情感☆☆☆
1、情感活動是審美經驗中最為活躍的因素。
2、客觀論者表面上是在否定情感的主觀性,實際上是在否定情感的屬人的本質,或者說它把屬人性與主觀性混為一談了。 主觀論者與此相反,他們認為情感是由主體投射或灌注到對象之中去的。這派觀點的主要代表是里普斯的”移情說“。在他看來, 審美情感并非審美客體所固有的,而是主體在審美活動中將自己的人格和情感移入或投射到對象之中,與之融為一體,使對象 呈現出人格化的情感特征。
3、同構說把審美情感歸結為主客觀之間的同構對應關系。提出這一觀點的是格式塔心理學美學,它們認為,自然事物和藝 術形式之所以具有情感特征,是因為外在世界與人的心理世界具有同構對應關系。按其代表人物阿恩海姆的說法,”那推動我們 自己的情感活動起來的力,與那些作用于整個宇宙的普遍性的力,實際上是同一種力“。其所以如此,是因為外物的力的結構與 大腦皮層生理力的結構一致,它們都服從共同的組織規律。
4、日常生活中的情感具有更多的個人色彩,而審美情感則具有更為顯著的社會性和理性特征。
理解☆☆☆☆
1、審美經驗雖然是一種感性的直觀行為,但卻離不開理性因素的參與,因而同時是一種本質直觀行為。
2、康德對規定判斷力(認識)和反思判斷力所作的區分就令人信服地回答了這個難題。所謂”反思判斷力“,不像規定判 斷力那樣從普遍性的概念、規律出發去判斷特殊事實,而是從特殊的事物和感受出發去尋找普遍。錢鐘書先生也曾指出:”理之 在詩,如水中鹽、蜜中花,體忒性存,無痕有味“,其意也在強調藝術作品感性與理性相互統一的基本特征。
3、審美經驗中理解的特點歸結為以下兩個方面:
(1)首先,審美理解具有非概念性的特點由于在反思判斷中主體并沒有明確的規律可循,而必須直接從特殊的審美對象出 發去發現其普遍性,因而他不需要也不可能把對象分解為抽象的概念,而必須保持其完整的感性形象。這樣一來,在審美創造 和審美欣賞中,理解因素必然表現為既超乎感性又始終不脫離感性,而是積淀在感性之中,與想象和情感水乳交融,無法分解。 對于這一點,中國古代詩論有許多精辟的論述。司空圖說:”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語不涉難,已不堪憂。“所謂”不著一字“, 顯然不是要求詩人不要使用文字,而是說要不必使用概念性的語詞,就能表現出深刻的含義和豐富的意蘊。李白詩云:”玉階生 白露,夜久浸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2)其次,審美理解具有多義性的特點。
①含義:由于審美對象中所包含的理性因素并不是以抽象概念的形式表現出來, 而是通過感性形象暗示出來的,因而對其的理解也不可能以抽象思維的方式來進行,而必須通過滲透著理性因素的直觀活動來 進行。與抽象的邏輯推理相比較,這種直觀活動看似更加具體,實際上卻更加模糊和含蓄,所把握到的意義也顯得不夠確定, 卻意蘊豐富,回味悠長。
②審美理解的這種多義性特點,除了與審美對象自身的特性相關之外,也是由理解活動自身的特點所 造成的。審美理解所運用的是反思判斷力,這也就決定了在審美經驗中主體自身要更深地參與進來,正因為這樣,審美主體所 獲得的才不是科學認識,而是對于對象帶有個體色彩的審美體驗,這也是審美經驗中理解有多義性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③就藝 術欣賞而言,讀者總是具有一定的、由他的審美理想和閱讀期待所構成的視域,而文本也具有自己的、由自身的結構和作者的 意圖所構成的視域,欣賞活動就是這兩個視域相互融合的過程。如此一來,理解活動的偏差就是無法避免的,因為不同的欣賞 者必然具有不同的視域,也就必然形成對作品的不同理解。審美理解的多義性和不確定性是一個客觀的事實,人們也因此而提 出了”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說法,但這并不意味著審美經驗是一種主觀任意性的活動。這首先是因為,審美 對象必然具有自身的規定性,這種規定性在一定意義上決定了欣賞者的思考和理解方向。
(3)審美理解是在把握對象感性形象基礎上做出具有普遍性的審美判斷和評價。
4、作用:審美理解是與科學認識活動具有本質區別的一種新的理解形式。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學復習重點(七)
08-06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反饋
08-292023年10月浙江自考《英語(一)》復習筆記(27)
06-292022年浙江自考市政學復習筆記第四章
09-142022年浙江《組織與管理概論》復習資料
09-222023年4月浙江自考環境心理學復習重點三
11-182023年4月浙江自考知識產權法復習資料:馳名商標的特別保護
04-14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公文寫作與處理》復習資料(9)
08-112023年4月浙江自考“古代漢語”聽課筆記(六)
04-06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美文學選讀復習筆記:Jane Austen
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