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小說創作☆☆☆
知識點一、概述
1、京派作家群:主要是指 20 年代末期至 30 年代,文學中心南移上海之后繼續滯留北京或其他北方城市的一個自由主義作家 群,當時亦稱”北方作家“派。主要有沈從文、廢名(馮文炳)、凌叔華 、林徽因、老向、蘆焚(師陀)和蕭乾等人。
(1)30 年代形成的一個文學流派,成員主要是居留北京的一些自由主義作家,如沈從文、廢名、蘆焚(師陀)和蕭乾等。
(2)側重表現人性的豐富乃至美好,展示鄉風民俗的和諧,作品大都包含深厚的文化底蘊,具有寧靜幽閑的意境之美,對于豐 富中國現代文學的內涵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2、”新感覺派“作家群:”新感覺派“是指 30 年代以《文學工場》、《無軌電車》和《現代》等雜志為主要陣地從事小說創作的 一批作家,”新感覺派“小說的主要作家是施蟄存(小說集《梅雨之夕》)、穆時英、劉吶鷗。還有穆時英被稱為”新感覺派的圣 手“和”鬼才“作品也體現了”新感覺派“的基本特點。
3、蕭紅的代表作是《生死場》,被魯迅稱為表現了”北方人民的對于生的堅強,對于死的掙扎,卻往往已經力透紙背,“
4、東北作家群 (1)指”九bull;一八“事變后流亡至上海及關內各地的一群東北作家,他們創作了一批反映東北人民生活與斗爭的文學作品。 (2)主要作家作品有蕭軍《八月的鄉村》、蕭紅《生死場》等。
5、連續性歷史題材長篇小說《死水微瀾》、《暴風雨前》和《大波》的作者是李劼人。
6、柔石的中篇小說《二月》表現了對中國知識分子道路的深沉思考。
7、柔石的《為奴隸的母親》通過一個”典妻“的故事,如實書寫了春寶娘這一忍辱負重的中國普通農婦的悲劇命運及真實靈魂。
8、新感覺派小說在藝術上的創新:(1)quot;新感覺派quot;的創作主要受日本新感覺派的影響;
(2)注重表現人物的感覺心理,強調 抓取人的剎那間的感覺,采用象征和暗示等藝術手法,
(3)開掘包括人的夢幻與變態心理的無意識領域。
9、艾蕪的第一部短篇小說集是《南行記》。
10、葉紹鈞的長篇小說《倪煥之》在廣闊的歷史背景中書寫知識分子的歷史道路,被茅盾贊譽為”扛鼎之作“。
11、左翼作家群。以文學為革命吶喊,熱衷表現流行的”革命加戀愛“主題。京派作家群:主要是指 20 年代末期至 30 年代, 文學中心南移上海之后繼續滯留北京或其他北方城市的一個自由主義作家群,當時亦稱”北方作家“派。 蕭紅的(1911-1942)這時期的代表作是被魯迅評為表現了”北方人民的對于生的堅強,對于死的掙扎,卻往往已經力透紙背“ 的《生死場》。
知識點二、丁玲 張天翼
1、丁玲小說創作的思想和藝術成就 藝術成就:
1.在于真實地反映了土改斗爭中農村生活的復雜性,暖水屯有著明晰的階級分野。
2.成功的人物形象塑造也是《太陽 照在桑干河上》所取得的重要成就。
3.《太陽照在桑干河上》也顯示了丁玲善于深入細致地刻畫人物心理的藝術特長。
2、丁玲筆下的莎菲形象及其意義。?
(1)莎菲是個追求個性解放的青年女性,執拗地尋求人生的意義卻又找不到出路;鄙視世俗,又不時徘徊于聲色邊緣;重感情, 更愛幻想與狂想。
(2)莎菲的形象生動地反映了動蕩時代知識青年的反抗而帶著病態的性格。
3、張天翼小說創作的思想和藝術成就 張天翼的短篇小說《包氏父子》;
兒童文學作品《大林和小林》 思想特色:
(1)張天翼的小說創作始終直面人生展現世態,貫穿著反暴虐、反虛偽、反庸俗的諷刺主題。
(2)鞭撻了小市民包括職員灰色人生哲學和畸零性格。
4、張天翼小說《華威先生》中的主人公形象。
(1)小說的主人公華威先生是一個不學無術、庸俗淺薄而又自命不凡、剛愎自用,有著極強的權利欲和統治欲的國民黨文化官僚。
(2)他每天乘著黃包車東奔西跑,忙于出席各種會議,插足各種抗日活動。他并不是真正地為了抗日,其實質是要人們”認 定一個領導中心“,把一個黨派的狹隘利益和個人私利凌駕于抗日工作之上。
(3)華威先生是張天翼貢獻給中國現代人物畫廊的 一個獨特典型,這一人物形象不僅在當時是對一種社會政治現象和人物類型有力的揭露和概括,具有極大的認識價值和時代內 涵,而且在客觀上也表現出巨大的歷史預見性。
5、丁玲 1948 年出版的小說《太陽照在桑干河上》是土改題材,屬于解放戰爭時期,杰出成就首先在于真實地反映了土改斗爭 中農村生活的復雜性。處女作是《夢珂》,還有《生死場》。
6、1930 年參加”左聯“前后,丁玲的創作在題材、格調與思想感情方面都開始發生明顯變化,創作了《韋護》、《一九三零年 春上海》、《田家沖》、《水》、《法網》、《奔》以及長篇小說《母親》等一大批作品。
7、沙汀:小說《在其香居茶館里》、《淘金記》、《還鄉記》。艾蕪:1933 出版了第一部小說集《南行記》。
8、符合張天翼小說創作特色的是富有喜劇色彩和諷刺性。
9、張天翼發表在魯迅主編的《奔流》上的第一篇新小說是《三天半的夢》。
10、丁玲女性”自敘傳、血淚書和懺悔錄“系列作品的藝術特色。
(1)包括《莎菲女士的日記》、《我在霞村的時候》、《在醫院中》等作品;
(2)以主人公的命運和心理變化為結構線索,發揮了作家細膩、委婉、曲盡其情地刻畫人物的藝術特長;
(3)注重描寫有美好追求的女性與封閉保守環境之間的沖突,表達了對人物命運的同情。
11、丁玲在解放區創作的反對專制、愚昧等小生產習氣的小說是《在醫院中》。還有短篇小說《我在霞村的時候》(貞貞是一個 被損害者的形象)和《太陽照在桑干河上》。
知識點三、葉紫 吳組緗
1、《豐收》是葉紫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小說集中描寫的是農村的”豐收成災“這一悲劇性的社會畸形現象。在 30 年代的”左 翼“文學創作中,表現農村的”豐收成災“是一個較為集中的題材領域,茅盾的《春蠶》和葉紹鈞的《多收了三五斗》都是反映這一現象的名篇。
2、葉紫的代表作:《豐收》、《電網外》、《火》。短篇小說《樊家鋪》的作者是吳組緗。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學復習重點(七)
08-06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反饋
08-292023年10月浙江自考《英語(一)》復習筆記(27)
06-292022年浙江自考市政學復習筆記第四章
09-142022年浙江《組織與管理概論》復習資料
09-222023年4月浙江自考環境心理學復習重點三
11-182023年4月浙江自考知識產權法復習資料:馳名商標的特別保護
04-142023年浙江自考勞動就業概論復習資料:勞動概述
02-222023年4月浙江自考“古代漢語”聽課筆記(六)
04-06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美文學選讀復習筆記:Jane Austen
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