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答題:
1、心理物理學研究的核心問題是什么?
一百多年來,心理物理學方法不斷發展,但它的中心問題仍然是物理量(對身體各感官的刺激強度)與心理量(各種感覺的強度)之間的數量關系問題。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觀察到這樣一種數量關系,即感覺強度的增長同刺激強度的增長并不是1 :1的關系。
2、如何理解絕對閾限和差別閾限的概念?
“剛剛感覺到”意味著這種感覺量正處在“感覺到”與“感覺不到”的過渡地帶,而且在從“感覺到”到“感覺不到”的轉折點上。
剛剛能引起感覺的最小刺激強度叫作絕對閾限。絕對閾限的操作性定義:有50%的次數能引起感覺、50%的次數不能引起感覺的刺激強度。
剛剛能引起差別感覺的刺激之間的最小強度差叫作差別閾限又稱為最小可覺差(j.n.d)。差別閾限的操作性定義:有50%的次數能覺察出差別、50%的次數不能覺察出差別的刺激強度的增量。
3、什么是韋伯定律?它的適用條件是什么?
1846 年韋伯發表了他關于重量差別閾限的研究,系統地闡述了差別閾限與標準刺激之間的關系,他指出,差別閾限與標準刺激成正比,并且差別閾限和標準刺激的比例是一個常數,用△T/I=K這個等式表示。其中△T代表差別閾限,I代表標準刺激的強度,K是小于1的一個常數。K也叫作韋伯比例或韋伯分數。后來,費希納把這個關于差別閾限的規律稱之為韋伯定律。這個定律只適用于中等強度的刺激,標準刺激接近絕對閾限時,韋伯比例增加很多。
4、測量感覺閾限的三種基本方法是什么?舉例說明它們的實驗程序和結果處理。
測量感覺閾限的基本方法有三種,它們是最小變化法、恒定刺激法和平均差誤法。
用最小變化法測量音高的絕對閾限的實驗程序和實驗結果的計算方法。P82頁
用恒定刺激法測定重量的差別閾限的實驗程序和實驗結果的計算方法。P93頁
用恒定刺激法測定手掌的兩點閾(絕對閾限)的實驗程序和實驗結果的計算方法。P88頁
用平均差誤法測量視覺的長度辨別的差別閾限的實驗程序和實驗結果的計算方法。P95頁
5、什么是75%的差別閾限,它有什么優點?
當要求被試只作兩類回答時,只有50%次能與標準刺激區分的比較刺激,實際上是不能與標準刺激區分的比較刺激。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取75%次感覺重于標準刺激的比較刺激作為相等地帶的上限,因為它處在50%次與100%次感覺重于標準刺激的比較刺激之間的中點;同理,我們取25%次感覺重于標準刺激的比較刺激作為相等地帶的下限。這樣求得的差別閾限與前面規定的閾限的操作性定義并不相符,所以稱之為75%的差別閾限。因為25%次感覺重于標準刺激的比較刺激也就是75%次感覺輕于標準刺激,這樣,上限和下限與標準刺激比較就都有75%的次數可以辨別。
6、在感覺閾限的測量中,如何鑒別和抵消各種誤差?
用最小變化法進行實驗時,當遞增系列的閾限值大于遞減系列的閾限值且差異顯著時,就可以斷定被試存在著習慣誤差。當遞減系列的閾限大于遞增系列的閾限且差異顯著時,被試就有期望誤差。為了消除習慣和期望誤差,我們在用最小變化法來測閾限時,就不能只用一種系列的刺激,而應該是遞增和遞減系列交替進行,而且二者的次數還應相等,這樣還可以平衡練習和疲勞因素對兩種系列造成的影響。在用恒定刺激法測量重量差別閾限的實驗中,標準刺激和比較刺激是繼時呈現的,這就可能產生時間誤差。為了消除時間誤差的影響,在整個實驗過程中,就不能總是先呈現標準刺激后呈現比較刺激,而要使標準刺激的呈現先后各半。在平均差誤法中,為了消除空間誤差,標準刺激在左邊和右邊的次數應各占一半。為了消除動作誤差,被試從長于和短于標準刺激處開始調節的次數也各占一半。
7、信號檢測論相對于經典心理物理學方法的優點是什么?
信號檢測論(SDT)對心理物理學的貢獻,就是使實驗者可以用一些方法測量反應的傾向性,并使測得的被試的辨別力不受反應傾向性的影響。
8、信號檢測論中,擊中率和虛報率是如何隨標準而變化的?
在色子游戲中當我們判斷特殊色子是3還是0的標準發生變化時,擊中率、虛報率等就會發生相應的變化。隨著標準愈來愈高(總點數變大),擊中率愈來愈小,但虛報率也愈來愈小,另外,同一標準下的擊中率與虛報率之和,也不等于100%.
9、什么是ROC曲線?如何根據曲線分析被試的分辨力和判斷標準?
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線簡稱ROC曲線,在心理學上又稱等感受性曲線。這就是說,曲線上各點反映著相同的感受性,它們是對同一信號刺激的反應,不過 是在幾種不同的判斷標準下所得的結果就是了。
將具有不同分辨能力的被試的實驗結果畫在一起,便可得到一組d‘不同的ROC曲線。圖中連接(0,0)和(⒈0,⒈0)的45°對角線是代表被試的辨別力等于0的一條線,也可以說是擊中率等于虛報率的一條線。ROC曲線離這條線愈遠,表明被試的辨別力愈強。圖4-22 P127頁
當信號本身的強度很大或被試的感受性很高時,信號容易被覺察,因此ROC曲線向左邊彎得更高;當信號較弱或被試的感受性較低時,ROC曲線就向45對角線*攏。換句話說, ROC曲線的曲率是由信號強度和被試的感受性共同決定的,而與被試的判斷標準無關。當被試的判斷標準高時,他傾向于少說信號,A點。當被試的判斷標準低時,他傾向于多說信號,C點。圖4-23 P127頁 圖4-21 P125頁。
。 . .
10、怎樣計算d‘和β?影響d’的因素是什么?影響β的因素是什么?
d‘=ZN-ZSN就是擊中率P(y/SN)對應的Z分數與虛報率P(y/N)對應的Z分數之差。
??SN(c) OSN
β=-又可寫為β=-
??N(c) ON
影響β的因素有:信號出現的概率P(SN)和對被試回答的獎懲辦法。
11、有無法和評價法的實驗程序是怎樣的?比較二者的優缺點。
有無法要求事先選定SN刺激和N刺激,SN和N的差別要比較小,約接近被試的辨別閾限。并規定SN和N出現的概率,然后以隨機方式呈現SN或N,要求被試回答,剛才的刺激是SN還是N.
在信號檢測論的實驗中我們可以首先回答有信號或無信號,然后說明我們對回答的確信程度,這就是評價法的實驗。
用評價法的結果,強度不同的感覺就分屬于不同的評價等級,反應的把握程度就可以表達出來,從而也就避免了有無法中感覺強度不同,只用有信號或無信號來反應的簡單做法,而保留了較多的信息。由于評價法在一輪實驗中使用了多個標準,故它可以獲得有無法多輪實驗才能得到的結果。
12、評價法中低標準下的擊中率和虛報率為什么應該是累計概率?
對C5 來說,擊中率P(y/SN)是當SN呈現時被試以“6”反應的概率。對C4而言,擊中率P(y/SN),除了SN呈現時以“5”反應的概率以外,還應加上以“6”反應的概率。因為當被試把標準定在C4時,就意味著對任何大于或等于C4的感覺都以“y”(是信號)反應,凡大于或等于C5的感覺也必然大于 C4,所以對于C4來說,P(y/SN)應為SN呈現時以“6”和“5”反應的概率的總和。其余標準下的P(y/N)以此類推。因此,對于C5以下的各標準來說,擊中率P(y/SN)都應該是累計概率。各標準下的虛報率P(y/SN)也應以類似方法計算。
fN(x) fSN(x)
概
率
密
度
x3 x4 x1 x2
1 2 3 4 5 6
C1 C2 C3 C4 C5
評價法反應圖示
13、什么是費希納定律?它與韋伯比例有什么關系?
費希納定律-感覺量與刺激量的對數成正比,這就是韋伯-費希納定律。
韋伯比例-1846年韋伯發表了他關于重量差別閾限的研究,系統地闡述了差別閾限與標準刺激之間的關系,他指出,差別閾限與標準刺激成正比,并且差別閾限和標準刺激的比例是一個常數,用△T/I=K這個等式表示。其中△T代表差別閾限,I代表標準刺激的強度,K是小于1的一個常數。K也叫作韋伯比例或韋伯分數。
費希納在韋伯研究的基礎上,進行了大量的實驗研究。提出了感覺與刺激強度的關系并非是一對一的,而是成對數的依存關系。兩個定律只適用中等強度的刺激。
14、舉例說明心理順序量表、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的制作方法。
順序量表是一種比較粗略的量表,它既無相等單位又無絕對零點,只是把事物按某種標準排一個順序。⑴對偶比較法是把所要測的刺激配成對,逐對呈現給被試,讓被試判斷在兩個刺激中哪一個某種特性更明顯。若有n個刺激,一共可配成n(n-1)/2對。以消費者對某種商品顏色喜愛程度的實驗為例。P82頁。⑵等級排列法是一種更為直接的方法,它要同時呈現所有的刺激,讓被試根據一定的心理特點,將其中最優的刺激排在第一位,把最差的刺激排在最后,其他刺激依次排在中間,以等級來表示與各刺激相應的心理量的順序。卡特爾對當時10個著名的天文學家排過等級。P100頁。(參考書上)
等距量表是一種有相等單位但沒有絕對零點的量表,因此它只能做加減運算,不能做乘除運算。⑴感覺等距法是一種制作心理等距量表的直接方法。特點是讓被試把兩個感覺的距離分成幾等份。可以同時分成幾個等份,也可以用一次分成兩個等份的方法,最后分成幾個等份。以二等分法制作一個音高的等距量表。P102頁。⑵差別閾限法是制作心理等距量表的一種間接方法。費希納提出,差別閾限(△T)造成了最小可覺差(j.n.d),因而j.n.d可以用作單位來測量感覺量的大小。(參考書上)
比例量表既有絕對零又有相等單位,因此它除了可以測量對象之間的差別,還可以確定它們之間的比例。⑴分段法是制作心理比例量表的一種直接方法。這種方法是通過把一個感覺加倍或減半或取任何其他比例來建立心理量表。以線段長度的比例為例,說明如何用減半法制作比例量表。P108頁。⑵數量估計法用數量估計法制作比例量表比分段法簡單易行。它要求被試對各種刺激引起的感覺量直接用數字估計。斯蒂文斯1975年的一項數量估計實驗。P110頁。(參考書上)
15、什么是斯蒂文斯定律?它與費希納定律有什么不同?
冪定律指的是心理量S(如長度的主觀單位)是物理量I(如線段的長度)的冪函數,用公式表示即S=kIn.這就是斯蒂文斯提出的冪定律或稱斯蒂文斯定律。
費希納定律-感覺量與刺激量的對數成正比,這就是韋伯-費希納定律。
第六章 單因素實驗設計方差分析
1、科學的心理實驗方法主要包括兩部分內容,實驗設計和統計處理。
2、實驗的效度是實驗的核心,在審視一個實驗設計時一般從兩方面來看,一是看實驗的內部效度,一是看實驗的外部效度。
3、實驗設計的內容包括:(1)單因素實驗設計,包括單因素被試間設計、單因素被試內實驗設計,以及拉丁方實驗設計等。(2)多因素實驗設計,包括多因素被試間設計、多因素被試內設計、混合實驗設計。
4、當兩個總體沒有差異,而統計推論的結論說有差異,就犯了Ⅰ類錯誤;當兩個總體存在差異,而統計推論的結論說沒有差異,就犯了Ⅱ類錯誤。Ⅰ類錯誤的發生概率用α表示,Ⅱ類錯誤發生的概率用β表示。
5、 ω2是自變量和因變量聯系強度的指標,表示因變量隨自變量變化的比例,其范圍為0.00~1.00.柯亨建議用一個粗略的標準來表示自變量與因變量聯系的強度。當ω2≤。01時自變量與因變量聯系很弱,實驗效果很差。ω2≈。06時自變量與因變量聯系中等,實驗效果中等。ω2≥。15時自變量與因變量聯系較強,實驗效果好。
第七章 因素實驗設計方差分析
1、 簡單效應檢驗方法常用的Tukey HSD檢驗法。
第八章 因子分析
1、KMO值是相關系數與偏相關系數的一個比值。KMO值最大接近1.KMO值小,對因子分析不利。
2、 直接斜交旋轉有一個參數δ。δ=0時,因子最傾斜。δ的負值越小,因子越不傾斜。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