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 論
填空或選擇
1 人力資源管理包括(宏觀管理和微觀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的對象是(人)。
2 傳統的人事管理是和(大機器)生產方式相適應的,它基本上是以(管理機器)的理念和方法來管理人。
3 現代人力資源概念的產生受(社會文化與人文精神)和(產業變革)因素影響。
4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人本主義心理學形成并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其主要創始者之一(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人的需要層次論。認為人最基本的需求是滿足(生存的)生理需求,上一個層次是(安全和工作保障),再上一個層次是(愛、被愛、社會歸屬的需求)。這三個需求被馬斯洛稱為基本需求,因為它們都是要靠外部條件來滿足,因此也稱為(“缺失性需求”)。第四層是(自尊的需求),最后一個層次是(自我實現的需求)。這兩個層次又稱為(“成長需求”)。
5 著名動機心理學家麥克里蘭提出了人的工作動機的(三重需要理論),三種滿足:(人際親和關系的滿足),(個人成就的實現),(權利的獲取和運用)。動機和需要有時是相近的,成就動機弱者做技術人員,權利動機強的人做管理人員。
6 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學科基礎:心理學 經濟學 社會學與人類學 法律。
7 就人力資源業的具體構成成分來說,一般分(通用型)和(專一型)。專一型的服務機構包括(獵頭公司)(評價中心)(培訓中心(公司)),以及一些(自由師)(培訓師)或(評估師)。
8 獵頭公司收取的傭金一般(25%-30%)。
9 常用的情境模擬評價技術有(文件筐測驗)(角色扮演測驗)(工作樣本測驗)等。
簡答與論述
一 簡述人力資源的特性。
首先,這個定義具體說明了人力資源的物質性,它是以人為載體的。
其次,人力資源有其內涵結構特性。
再次,這個定義說明了人力資源的功能意義,即它的價值特性。
其四,定義說明了人力資源的時效特性。
最后,這個定義說明了人力資源的整合性,即人力資源是一個統和的概念。
二 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要執行的功能。
1 提高員工個人和組織整體的業績。
2 確保各種人事和制度與組織績效密切聯系,維護人事和制度的適當的連續性。
3 確保各種人事政策與組織經營目標的統一。
4 促進組織文化建設。
5 創造理想的組織氛圍,形成員工積極向上的作風。
6 創造靈活的組織體系,適應企業變革。
7 確保并提高組織結構和工作分工的合理性、靈活性。
8 使員工充分發揮潛力。
9 維護并改造員工隊伍的素質,維護并完善組織的產品和服務。
三 現代人力資源管理與傳統人事管理的區別。
1 傳統的人事管理是和大機器生產方式相適應的,它基本上是以管理機器的理念和方法來管理人。
2 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則有根本的不同,主要表現在它的資源的觀點、以人為本的觀點、整體的或系統的觀點、權變的觀點。
(1)資源的觀點:在現代組織競爭中,人才是最關鍵的資源,是決定性的。人力資源被提升到組織戰略的高度。
(2)以人為本的觀點:“以人為本”,管理首先是服務于人而不是工作。
(3)系統的觀點:人力資源管理是涉及組織所有地方、所有人的事。
(4)權變的觀點: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強調因人而異、因地制宜的權變思想。
簡而言之,現代人力資源管理與傳統人事管理的根本區別就在于如何看待人,人被置于什么位置,是附屬的還是主導的,人是生產機器的附屬,還是生產的主人。
四 人力資源與組織戰略的關系。
1 人力資源是組織特有的競爭優勢。
依靠技術、財力、特殊融資等因素取得競爭優勢的時代已成為過去。在今天,人力資源是組織獲得優勢競爭力的關鍵。
2 人力資源是組織的戰略支持。
實際上,在現代市場經濟中,人力資源對組織的管理策略和市場戰略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是獲得管理效率和經營成功的必要和重要的基礎條件,因此許多組織把它提升到相當的戰略高度給予重視。
五 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的內容框架。
規劃 職務分析 薪酬管理 招聘甄選 評估 考核管理 培訓開發 激勵
六 績效管理的概念、目的、作用和步驟
1 績效考核:是收集、評估并傳遞員工在其職位上的工作行為和工作成果信息的過程,是對員工工作表現的一種系統的描述和評價。
2 績效管理的目的:幫助員工認識自己的潛力,發揮這些能力,為人力資源策略的制訂提供依據,改進人力資源管理各方面的策略。
3 一般情況下,企業的績效考核有三個基本步驟:建立績效標準,根據績效標準對員工的工作表現進行評估,給予員工反饋,促使員工改善工作表現或達到更高的標準。
七 影響人力資源實務的因素(即實際操作)
外部環境 勞動力 組織文化 組織戰略 生產技術
八 組織文化的價值觀念,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1 導向作用。 2 協調的作用。 3影響人力資源實務的一致性。 4 影響著人力資源策略的效力。
九 人力資源實務一致性的價值。
1 具有一些明顯的人力資源管理技術上的優勢,并可以有效地促進激勵的效果。
2 有助于員工個人在組織中的學習過程。
3 有助于員工群體的學習過程。
4 可以提高招聘和錄用的效率。
5 有助于消除不公平的社會比較和分配不公的感覺。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4月浙江自考高級英語課文翻譯復習資料十二
11-262022年浙江自考英語(二)語法及翻譯復習資料(8)
10-09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語(二)串講筆記:lesson10-13
02-10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辯證關系
06-172024年4月浙江自考溫病學復習資料:第八章
12-222022年浙江自考市政學復習筆記第十二章:城市經濟管理
09-162023年浙江自考公共管理學串講資料:公共管理學的產生
03-022023年4月浙江自考學前教育史復習筆記:史前社會幼兒教育的特征
12-122023年4月浙江自考美學模擬題及答案匯總
12-012022年浙江自考《高級英語》復習資料(13)
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