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自考復習資料均由浙江自考網整理并發布,考生想要了解更多關于浙江自考報名、考試、成績查詢、畢業、歷年真題、常見問答等相關信息請關注浙江自考網,獲取浙江自考更多信息。閱讀文字:
原文
息徒蘭圃。秣馬華山。流磻平皋。垂綸長川。
目送歸鴻。手揮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嘉彼釣叟。得魚忘筌。郢人逝矣。誰與盡言。
出處
魏晉時期 嵇康 《贈秀才入軍》
注釋
嘉彼釣叟。得魚忘筌:典故出自《莊子》。莊子釣于濮水,得到了魚,卻忘記了捕魚的竹籠。魏晉玄學發揮莊子的理論,崇尚領會事物本質的同時,忽略其外在的形式,這里是指深得自然萬物奧妙的精神境界。
郢人逝矣。誰與盡言:典故出自《莊子》。郢人死后,匠石再也找不到可以為他做模特的人了。莊子用這則寓言來說明自己在惠施死后“無與言之”,失去了可以交流的好友。嵇康借來說由于分離,自己和兄長不能在一起談論得道的體會了。
譯文
在長滿蘭草的野地上休息,在長著花草的地方喂馬。在平坦的草澤地上射飛鳥,在長川垂釣。
一邊用手彈奏五弦的琴,一邊眼睛看著天邊的鴻雁。一舉一動都是自在滿足的,讓心靈在“太玄” 的境界中遨游。
稱贊莊子釣于濮水,得到了魚,卻忘記了捕魚的竹籠。(兄長參軍就像)郢人逝世,再也不能一起談論得道的體會了。
閱讀文字:
原文
日暮途遠,人間何世?將軍一去,大樹飄零;壯士不還,寒風蕭瑟。荊璧晲柱,受連城而見欺;載書橫階,捧珠盤而不定。鐘儀君子,入就南冠之囚;季孫行人,留守西河之館。申包胥之頓地,碎之以首;蔡威公之淚盡,加之以血。釣臺移柳,非玉關之可望;華亭鶴唳,豈河橋之可聞!
出處
南北朝時期 瘐信 《哀江南賦序》
注釋
人間何世:這里指感嘆時節變幻多端,難以把握。
將軍:指東漢馮異。典故出自《后漢書》。這里將軍為自喻,大樹喻梁。
壯士:指荊軻。典故出自《史記》。荊軻為燕太子丹刺殺秦王,太子丹送至易水之上。
荊璧:和氏璧。
晲柱:斜視著柱子。
荊璧晲柱,受連城而見欺:藺相如為趙送璧至秦,交換土地,恐被秦國欺騙,憤然欲摔玉迫使秦王允諾,后完璧歸趙。
載書:盟書。
珠盤:諸侯盟誓時所用的器具。毛遂隨平原君出使楚國,陳說合縱的利害,楚王不決,毛遂當廷以劍脅迫,終于使楚王屈服,捧銅盤與之歃血而盟。
季孫:季孫意如,春秋時期魯國人。曾隨魯昭公至平丘參加諸侯盟會,被晉候扣留,后晉國放他歸魯的時候,季孫要晉人按照禮節將他送回,晉人威嚇說如果不愿回去,就把他長期拘留在西河之館。
申包胥:春秋時,吳攻入楚都郢,楚大夫申包胥至秦求救,于宮外痛哭七日七夜,九頓首而坐,秦國終于答應出兵。典故見《左傳》。
頓地:叩頭至地。
移柳:東晉陶侃為武昌太守時,曾種過很多柳樹。
華亭鶴唳:西晉陸機兵敗于河橋,被司馬穎所殺,臨刑時嘆息地說:“欲聞華亭鶴唳,可復得乎!”
閱讀文字:
原文
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于長沙,非無圣主;竄梁鴻于海曲,豈乏明時?所賴君子見幾,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嘗高潔,空懷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愛宗慤之長風。舍簪笏于百齡,奉晨昏于萬里。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他日趨庭,叨陪魯對;今茲捧袂,喜托龍門。楊意不逢,撫凌云而自惜;鐘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
嗚呼!地不常,盛筵難再。蘭亭已矣,梓澤丘墟。臨別贈言,幸承恩于偉餞;登高作賦,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懷,恭疏短引,一言均賦,四韻俱成。請灑潘江,各傾陸海云爾!
出處
唐代 王勃 《滕王閣序》
注釋
時運不齊,命途多舛 時運不齊:運氣不好。 命途:命運。 舛:向背,不順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馮唐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國文化概論復習筆記:中國傳統的藝術審美
12-102023年4月浙江自考俄羅斯小說文體論復習資料七
11-26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美育的內涵
09-20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審美經驗理論的歷史回顧
09-182023年4月浙江自考《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串講資料四
03-14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30年代文學小說創作
09-24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實驗設計串講資料第三章
10-20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審美發生的特殊標志
09-16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國文化概論復習筆記:語言文字及其文化特征
12-102023年4月浙江自考學前教育史復習筆記: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
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