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個時期,京城菜價上漲,有些細菜比肉還貴。
為了搞清菜價上漲的原因,記者來到北京的大“菜園子”——山東壽光市,從源頭開始,行程千余里,對蔬菜價格的變化作了,一
次全過程追蹤。
產地菜價比去年沒貴多少,菜農收入增加不多
4月2日凌晨,壽光蔬菜批發市場。
這是全國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每天早晨5時開秤交易,交易之前,這里就被運菜的車輛擠得水泄不通。記者抄錄了當日每公斤蔬菜的批發價:菜花1.06元,小辣椒4.4元,洋白菜1.8元,韭菜0上元,黃瓜2元,西葫蘆2元,香菜1.3元。據介紹,上述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雖有提高,但漲幅不大。
上午10時,文家鎮文家村。剛賣菜回來的菜農賈興孝告訴記者:“這兩年產地菜價漲了一點,但種菜所需的復合肥、農藥、水、電的價格也不斷上漲。算起來,今年種菜、賣菜掙的錢比去年多不了多少。”’旁邊幾戶種洋白菜、西紅柿的菜農收人變化同賈興孝的情況差不多。一位種小辣椒的姓賈的農民告訴記者:今年小辣椒當地收購價比去年低三成,光這一項,一季就少收人500多元。
長途販運,一公斤菜凈賺一兩角,
掙的是“辛苦錢”
4月2日下午3時,記者搭乘壽光市云生蔬菜購銷公司的一輛運菜卡車上了路。次日凌晨3時,當這輛卡車風塵仆仆地進人北京市的大鐘寺時,這里已擠滿來自各地的運菜車輛,菜販開始討價還價。
5點多鐘,壽光市云生蔬菜公司運進京城的9噸洋白菜、黃瓜等順利成交,每公斤成交價比產地收購價高0.4元。
貨主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這車菜,扣除給購銷公司的代購費180元錢,刨去1400元的租車費,一公斤萊也就賺一兩角錢。
常往這里運菜的一個菜販說,一般說來,我們賺的就是這個數。
相距4公里,菜價陡漲 80%以上
4月3日早7時,記者隨一輛剛從大鐘寺批發完萊的三輪車,來到北京西城區新文化街農貿市場。千里迢迢運進京城的各種新鮮蔬菜,到了這條小街上身價倍增:每公斤菜花2.2元,小辣椒9元,洋白菜4元,韭菜二.4元,黃瓜3.2元,西葫蘆4元,香菜3.6元,一般漲幅在80%左右,最高漲幅達125%,而大鐘寺和新文化街這兩個市場相距僅4公里。
一位來自河北滄州姓李的攤主對記者說:“只要有人買,我就敢要價。”到中午11點,來文化街買菜的人漸漸多了起來,這位攤主又把香菜價格提到每公斤3.8元。
4日,記者跟著兩輛三輪車,從大鐘寺來到位于亞運村南側的土城早市,兩地相距也是4公里,但每公斤二.6元批發來的蘑菇賣到3.6元,每公斤2.2元批發來的洋白萊賣至3元。
6日,記者又到了盛產蔬菜的順義縣北務鄉,隨運菜車進城,展現水蘿卜的產區與銷區的價格差竟達250%。
五里一“炒”,十里一“倒”,蔬菜“批發”環節多達五六道
記者追蹤菜價,聽到“炒萊”一說:從產地到菜攤,一般要經過三四道批發環節,有的要炒五六道,在西直門農貿市場,記者遇到一位河南省光山縣的販菜農民。他自稱是“三道販子”。這位農民把批發來的蒜苗批發給他在大鐘寺的老鄉,老鄉又批發給零售攤販,幾經倒賣,每公斤不到兩元錢的蒜苗,到零售時價格就漲到六七元了。
來自四川的一個菜販,不久前在大興縣前大營村以每公斤1元錢的價格收購了8筐韭菜,他把菜運到石景山古城批發,每公斤1.6元;古城地區的菜販又把韭菜零售價提到每公斤2元左右。也就是說,“二道販子”、“三道販子”聯手把韭菜價格炒漲了一倍。難怪菜農說:“有的菜販子太‘黑’,我們辛辛苦苦干一年,不如他們‘倒’幾天。”
手續繁雜,菜霸橫行,農民進城直銷幾多難
郊區菜農直接進城賣菜,環節少,價格低,不僅菜農的收人可以增加,居民的開支也可以減少,兩全齊美。記者同一些菜農談起進城直銷的問題時,他們訴說了一些苦衷:一是種菜費工,家里活兒忙。很難擠出時間進城賣菜;二是有些市場上的商販結伙欺行霸市,強買強賣,農民惹不起;三是進城賣菜手續繁雜,這個稅,那個費,名目繁多,到集市上找個攤位也很困難。
大興縣西蘆村農民郭寶來對記者說:“我們這些種萊的,都想早點賣完,早點回家,也不想把價格抬得那么高,可市霸不讓。”
在海淀區四季青鄉小煤廠村的塑料大棚旁,一個正在收購洋白菜的青年對記者說:“我們在附近的西黃莊賣菜,市場上誰的洋白菜價格定得比我低,我就立刻把他們打走 那些外地人,誰敢惹咱。”
當然,即便是上述問題都解決了,農民直銷的數量也有限。因此搞好搞活蔬菜流通,正當的蔬菜運銷商販是不可缺少的,只是不能允許胡倒亂倒,想漲多少漲多少。
“菜價落差”提出新課題:如何建立一套新的價格調控機制
記者采訪商業行家時了解到,在市場機制較健全的國家,一般商品批發和零售環節的合理利潤應是10%左右。蔬菜屬于鮮貨,損耗較大,差價在 20%還算正常,30%就算是高利潤了。但目前北京蔬菜從第一次批發至零售,差價多在100%左右,這就成為一個值得認真研究的課題。
追蹤中記者了解到,北京市已對“菜園子”、“萊攤子”、“菜販子” 等諸多環節齊抓共管,并有了良好開端:專門組織從外地調運一批蔬菜充實到各個市場。市政府還拿出 9 500萬元生產基金,在去年53萬畝菜地的基礎上再發展10萬畝;工商、物價、公安等部門已攜起手來打擊“萊霸”;物價部門在有些農貿市場每天公布主要蔬菜品種的批發引導價格,同時公布零售參考價格;反暴利的有關法規的研究制訂工作也在加緊進行。
北京市工商局市場處處長張建設說,目前北京城中蔬菜銷售網點偏少,500多個農貿市場的分布也極不合理。一般情況下,蔬菜銷儲網點的密度同菜價成反比,如石景山一帶蔬菜銷售網點較少,菜價就高;西直門一帶農貿市場多,又有蔬菜批發市場,菜價就低得多。為此,北京市正通過新建一批市場,使網點布局漸趨合理。
隨著綜合管理措施逐步實施到位,特別是市場供給的增加,近兩天,北京城區蔬菜價格已有所回落。當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要建立一種隨時可以調控的,使生產者、經營者、消費者都能承受又都能得益的菜價宏觀管理機制,尚需艱苦的努力和探索。
(新華社北京1994年4月12日電)
自學提示
(1)這是一篇經濟報道,涉及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有關的菜價問題。把握和概括此文的主題。
(2)為弄清菜價變化的緣由,記者不辭辛勞,追蹤采訪。簡要分析此文作者現場采訪、上下結合、點面結合的采訪特點。
(3)聯系此文記者的采寫過程,領會深入調查研究對新聞報道工作的重要意義。
(4)分析此文以追蹤菜價變化的全過程為主要線索,依次推進,層層深入的結構特點。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學復習重點(七)
08-06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反饋
08-292022年浙江《組織與管理概論》復習資料
09-222023年4月浙江自考環境心理學復習重點三
11-18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十七年”的詩歌、散文
09-262022年浙江自考市政學復習筆記第四章
09-14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國文化概論復習筆記:區域地理環境與文化的多元融合
12-092023年4月浙江自考知識產權法復習資料:馳名商標的特別保護
04-14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審美經驗的結構法則
09-20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新聞作品研究復習資料:華陽礁上補給忙
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