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語言和語言學
第一節語言的客觀存在形式
一、什么是語言
1.言語交際是一個編碼和解碼的過程:人與人之間的交際行為實際上是一個涉及到(1)社會問題、文化問題、哲學問題和邏輯問題。(2)心理生理問題。(3)物理問題的非常復雜的過程。有人從通訊理論的角度把這樣一個過程稱為編碼和解碼的過程。從說話人的一方來說是一個編碼過程,從聽話人的一方來說是一個解碼過程,這些活動過程都是客觀存在的。
2.語言的客觀存在形式和人的主觀認識的關系:語言的客觀存在形式和主觀認識并不完全等同。語言學家研究的只是經過語言學家主觀概括和不同程度上理想化和簡單化了的語言。所以語言學研究的過程就是一步步地使我們的主觀認識更接近客觀事物和客觀現象真相的過程。
二、口語和書面語
1.書面語和口語的關系:(1)口語和書面語是語言的兩種客觀存在形式??谡Z是語言的口頭存在形式,書面語是語言的書面存在形式。(2)口語是第一性的,書面語是第二性的,也存在只有口語而沒有相應書面語的情況。(3)兩者在多數情況下一般是基本一致的,也就是基本的語匯和語法結構是一致的。嚴重的言文脫節現象在現代社會是維持不下去的。(4)書面語既不是口語絕對忠實的記錄,也不是口語機械的復制品。書面語一般不記錄口語交際時的輔助手段,如表情、手勢、體態、口氣等,但要補上一些省略以后就會影響理解的成分。因此,書面語是經過加工、提煉和發展了的口語的書面形式,具有相對的獨立性。(5)書面語反過來影響和促進口語的發展。由于書面語克服了口語在空間和時間上的局限,就有可能積累起比口語更豐富的詞匯,更精密復雜的語法結構,更多樣化的表達方式,從而促進口語向前發展。
2.書面語產生的重大社會歷史意義。(1)它克服了口語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缺點,使得人類社會和知識的積累速度大大加快,范圍也不斷擴大了。(2)書面語的產生被世界各國視為文明史的開端。
3、研究語言應首先研究口語,決不能因重視書面語而忽視口語,更不能認為書面語是語言研究的惟一對象或主要對象。
三、民族和語言
1.為什么說語言雖然是民族的重要標志,但不是最可靠的標志:(1)民族和語言的關系在任何時候都不能絕對化。在現代社會,同一個民族使用不同語言,或幾個民族使用同一種語言的現象很多,所以,一個民族一種語言的定義已經不再適用。(2)確定“民族”根本的標準是“共同的歷史文化傳統和由此產生的民族認同感”。
2.為什么不能單憑“相互理解程度”來區分語言和方言:西方一些語言學家把“相互理解程度”作為區分方言和語言的惟一標準的觀點把復雜問題簡單化了,是某些西方語言學家大國主義、實用主義的表現。
四、語言和種族
1.語言和種族有沒有必然聯系,為什么?
?。?)語言和種族沒有必然聯系,因為全世界從生理學的角度能確定的種族為數不多。
(2)語言和種族并不是沒有一點聯系,特別是就語系而言,兩者之間的聯系還是比較明顯的。
(3)語言和種族沒有必然聯系的根本原因: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不是一種生理現象,是后天獲得的,不是先天遺傳的。
五、語言的客觀存在形式和語言研究
1.語言的客觀存在形式多種多樣,因而語言研究的角度也是多種多樣的。
2.但要形成一門現代意義上的科學,首先必須要明確研究對象,這樣才能形成自己完整的理論體系和方法論體系。
第二節 語言的性質
一、語言和言語
1、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的《普通悟言學教程》開創了20世紀現代語言學的新局面,使語言學成為一門現代意義上的真正的科學。
2、語言和言語的概念是由索緒爾提出的。
?。?)他認為語言是言語活動中社會成員約定俗成共同使用的部分,是均質的,是言語活動的社會部分。
?。?)言語是具有個人特色的,異質的,是言語活動的個人部分。語言是有規律可循的,而很難在言語中找到規律。
?。?)因此,語言學的對象應該限于有內在一致規律并且成系統的語言,而排除無規律可循的言語因素。
3.索緒爾嚴格區分語言、言語的目的是要純化語言學的研究對象,這在一門科學發展的某個特定的歷史階段是完全合理和必要的。
4.語言和言語的區別:
(1)“語言”和“言語”是從口頭交際活動或者說從言語活動這樣的社會現象中區分出的兩個因素。語言是使一個人能夠理解和被別人理解的全部語言習慣,是言語活動中社會成員約定俗成共同使用的部分,是均質的,是言語活動的社會部分。而言語是個人“說話”的具體的行為和結果,在每個人的發音、用詞和使用的句子結構等方面體現出個人的特色。
?。?)“語言”是從言語活動中抽象出來的全社會約定俗成的一個均質的系統,有內在的一致的規律,而“言語”很難找到內在一致的規律。
5.找出下劃線上的詞,哪些是語言學術語中的“語言”,哪些是“言語”:
?。?)這部作品的語言很美。
?。?)言語無味,面目可憎。
?。?)社科院語言研究所。
(4)亞洲語言研究。
?。?)須向人民學習語言。
?。?)言語必須接近民眾。
答:言語:(1)(2)(5)(6) 語言:(3)(4)
二、語言符號
1.語言符號包括聲音實體和約定俗成的意義兩方面,它們好像一張紙的正反面一樣。是無法分開的。必須貫徹語言符號聲音和意義相結合的原則。
2.索緒爾給語言符號的物質實體創制的術語叫能指;給語言符號所指的意義內容創制的術語叫所指。
3.語言符號的特點有:任意性、強制性、可變性、離散性、線條性。
4.什么是語言符號的主要特點?語言符號的主要特點是任意性和線性。
?。?)任意性:①任意性是指語言符號的物質實體和意義內容之間沒有必然的理據關系。語言符號是音義結合體。音和義的結合是任意的,它們之間沒有什么必然的、本質的聯系,也就是說,它們的結合是不可論證的,完全是使用語言符號的社會自然形成的習慣。②語言符號的任意性只是就其單純的初始符號而言的,是就絕大多數的符號的特性而言的。極少數的符號,如擬聲詞,可以說不完全是任意的。至于復合符號,那是另外一個問題。復合符號是由單純的初始符號人為地根據一定規律組合而成的,所以原則上不是任意的,而是有理據的,有道理可講的。③語言符號的任意性不是說人人可以任意給事物或現象命名,可以任意使用或創制語言符號,或語言符號都是任意的,都是沒有理據的,而應該理解為單純的初始的語言符號的物質實體和意義內容之間沒有必然的理據關系。
?。?)線性。指在交際中語言符號只能一個跟著一個依次出現,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延伸,決不能在同一時間里說出兩個符號。
5.語言符號的強制性和可變性;(1)強制性:語言符號在同一社會、同一時代,對使用同一種語言的每一個社會成員來說,是不能任意改變的。(2)可變性:同一社會在不同時代,語言符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的變化而變化,但是,這種變化是在十分緩慢的情況下進行的,一般人不易覺察,甚至根本覺察不到。
6.說明語言符號的離散特征和線性特征:
?。?)語言符號是離散的,可分解的,并且在時間這根軸上是成線性排列的。
?。?)語言符號的線性特征使離散的語言符號有可能組合成大小不等的語言單位,組合成連續的語流。組合單位的成員之間,整個語流的各個部分之間就有可能形成各種關系,產生各種相互影響。因此,語言符號的離散特征和線性特征在供人們使用時有相當大的靈活性,可以根據需要將音義結合穩定的詞語組合成長短不等的任何單位,用來傳達任何信息和思想感情,對語言系統的結構特點有重大意義。
(3)語言符號的離散特征和線性特征使人類有可能用有限的符號傳遞和表達無限多的思想和情感。
三、語言系統
1.語言的系統性:
?。?)語言不是一堆互相之間沒有聯系,互不相干的獨立存在的符號,而是各種不同的語言符號根據嚴密的組織規律,分層次組織起來的,不同單位之間互相聯系、互相制約的“系統”。
?。?)語言系統是由語音系統、語匯系統、語法系統、語義系統等于系統組合而成的。這些子系統下又有不同層次的更小的子系統。
?。?)語言系統各個子系統的系統性是有明顯差異的,其中語音系統的系統性最強。
2.語言系統的相對封閉性和相對自主性:相對性指整個語言系統是在封閉狀態下運轉的,在一般情況下不依賴外界因素的支撐,不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在此基礎上,索緒爾嚴格區分了內部語言學和外部語言學,而特別強調內部語言學研究。相對自主性就是語言系統內部的現象和現象之間的規律都可以通過語言系統本身來加以解釋,而不需要向外界去尋找解釋的理由。
3.語言系統的層次性:語言系統的系統性和層次性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最小的語言單位是與語素;最小的可以自由運用的語言單位是詞;最小的交際單位是句子;最大的交際單位是語篇。
4.組合關系的含義:組合關系體現為一個語言單位和前一個語言單位或后一個語言單位,或和前后兩個語言單位之間的關系,也體現在互相關聯的語言單位組合而成的整體之中,又叫句段關系。
5、聚合關系的含義:在同一個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換出現的各個語言單位處在互相可以聯想起來的關系中,因而聚合成為一個類。這種關系稱為聚合關系,又叫聯想關系?,F在一般認為聚合類是句法功能相同或相近的功能類,如詞類。語言單位在線性語鏈中總處于一定的位置,能在同一個位置上出現的語言單位處在共同的組合關系之中,具有共同的句法功能。例如:他 在 看 小說
我 在 煮 開水
你 在 干 什么
他們 在 討論 明天 去 什么地方
張老師 在 批改 學生 的 作文
聚合類不限于詞類,也包括比詞大或小的語言單位的類,如短語的聚合類或功能類,句子的聚合類或功能類,語素的聚合類。
6.語言符號的聚合關系和組合關系:
(1)聚合關系是在組合關系中體現出來的,或者說是在組合關系中分析出來的,而組合關系又體現為聚合類的線性序列。所以組合關系和聚合關系是有機地統一的,是不可分割的。
(2)組合關系和聚合關系好像幾何學中的橫軸和縱軸,我們可以用這兩個軸來說明詞在語言結構中的地位。
組合關系
④我們 ⑤愛 ⑥祖國 ①我們愛祖國
大家 講 衛生 ②大家講衛生
他 學 英語 ③他學英語
①②③三個句子中的每個詞依次出現,各自形成橫向的組合關系,④⑤⑥三欄內的詞,分別可以在主語、謂語和賓語的位置上互相替換,各自形成縱向的聚合關系。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學復習重點(七)
08-06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反饋
08-292022年浙江《組織與管理概論》復習資料
09-222023年4月浙江自考知識產權法復習資料:馳名商標的特別保護
04-142023年4月浙江自考環境心理學復習重點三
11-182022年浙江自考市政學復習筆記第四章
09-14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美文學選讀復習筆記:Jane Austen
12-092023年浙江自考勞動就業概論復習資料:勞動概述
02-222022年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復習筆記(1)
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