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托爾斯泰主義
是托爾斯泰所宣揚的政治和道德主張,他在猛烈抨擊沙皇舊制度的同時,鼓吹“勿以暴力抗 惡”的道德原則、宣揚對上帝的信仰,進行道德的自我完善的說教,把對上帝的信仰和道德 的自我完善當成消除社會邪惡、改良社會的根本途徑。在俄國民主主義革命日益高漲。人民 日益覺醒的時代,托爾斯泰主義所起的是麻醉人民的作用。
32 心靈辯證法
車爾尼雪夫斯基將托爾斯泰早期創作中的獨特的心理描寫手法概括為“心靈辯證法”, 即作家善于“描繪心理過程本身,這一過程的形態和規律”。“心靈辨證法”是托爾斯泰對現 實主義文學的重大貢獻。托爾斯泰從來不是靜止地去描寫人物的心理,而是始終細致地描寫 心理在外界影響下的嬗變過程。他特別注意描寫人物各種復雜情感的交織和更替,思想情緒 的瞬息變化,通過人物復雜的矛盾的心理全過程來反映人的變化和社會的沖突。這一手法特 別適用于塑造精神探索性的人物形象。在心理描繪中,托爾斯泰還創造了與作品藝術構思相 應的豐富多樣的形式。
33.復調小說
由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詩學問題》中提出,針對托爾斯泰的“獨白小說”。大意為: 陀筆下的人,是破碎的完整體。作品中有眾多各自獨立而不融合的聲音和意識,每個聲音和 意識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價值,這些多音調并不要在作者的統一意識下層層展開,而是 平等地各抒己見。每個聲音都是主體,議論不局限于刻畫人物或展開情節的功能,還被當作 是另一個人的意識,即他人的意識,但并不對象化,不囿于自身,不變成作者意識的單純客 體。陀的世界,根本上是屬于個人的世界。小說具有對話性。
34 威塞克斯小說
1 哈代最重要的長篇小說都屬于“人物和環境小說”。這類都以他的故鄉多塞特郡,即小說 中的威塞克斯農村地區為背景,所統稱“威塞克斯小說”。 2 反映了資本主義經濟入侵后小農破產的悲慘命運,深刻揭露了資產階級道德和法律觀念的虛偽性。 哈代把自己的小說分為三類:人物和環境小說、羅曼司和幻想小說、機敏和經驗小說。
35.冰山文體
這個理論最早是海明威在一部關于斗牛的專著《午后之死》里提出來的。以后又不斷闡發, 意即海明威把自己的寫作比作海上漂浮的冰山,用文字表達出來的東西只是海面上的 1/8, 7/8 都在海面以下。下面的就是作家省略掉的、需要讀者去感受的部分。它表現為兩個特點: 第一,簡約的藝術。即刪掉一切不必要的文字,“電報體風格”;第二,經驗的省略。
36“迷惘的一代”
“迷惘的一代”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崛起的一代美國青年作家。這些旅居歐洲的作家 大多參加過戰爭或接受過軍訓,戰爭的殘酷使他們震驚,戰后的商業化大潮和保守主義盛行 使他們失望,悲憤焦慮之余看不到人生出路,于是紛紛著文反對戰爭,抨擊時弊,悲嘆命運, 流露出幻滅后的虛無頹廢情調。美國女作家斯坦因曾對海明威說“你們全是迷惘的一代”, 后者將此語印于小說《太陽照常升起》的扉頁,由此得名。這派小說家中的知名者除了海明 威,還有菲茲杰拉德和托馬斯?沃爾夫等。 憲章派文學:世界文學史上第一次出現的無產階級性質的文學。19 世紀三四十年代,英國發 生憲章運動,其間產生戰斗性的詩歌,作者有工人活動家,也有普通群眾,其作品具有鮮明 的政治傾向性,反映工人的苦難生活,表達爭取自由的愿望,抨擊資本家的罪惡。大多采用 歌謠體,節奏明快,格調高昂,語言通俗,有名的憲章派詩人有瓊斯、林頓等人。
37“跨掉的一代”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隨著冷戰政策的推行和麥卡錫主義的猖獗,美國知識分子人人自危, 文壇一片沉寂。此時,被稱作“垮掉的一代”的一批文學青年首先發出了叛逆的呼聲。他們 不滿中產階級中規中矩的刻板生活,藐視明哲保身的庸人哲學,為了表示反抗,他們拋棄正 常的家庭生活,四處流浪,吸毒群居,放蕩形骸。他們的作品大多是自己流浪生活的實錄, 其放肆無忌的言行既表露了顛覆主流文化的叛逆精神,又宣揚了放縱情欲、及時行樂的頹廢 思想。代表作家有:凱魯亞克和金斯堡等
38“憤怒的青年”
英國戰后出現了“憤怒的青年”文學運動。憤怒的青年主要是小說家和戲劇家,他們對 中產階級的道德與習慣不滿,抨擊嚴格的階級等級劃分,他們大多來自社會下層,同情勞動 人民。奧斯本的劇本《憤怒的回顧》對社會作了多方面的抨擊,成為這個文學運動的代表作。 代表作家還有:艾米斯、韋恩和西利托等。
39、荒誕派戲劇
荒誕派戲劇出現于 50 年代法國文壇,后波及歐美各國,是二戰后影響最大的現代主義 戲劇流派。它在思想上受存在主義哲學影響,認為既然現實生活內容是荒誕的,那么其表現 形式也應該是荒誕的。面對嚴酷的社會現實,人物雖有反抗,但方式消極。荒誕派戲劇強調 表現抽象的主觀感受,喜歡采用漫畫式的夸張和比喻,情節沒有連貫性,人物缺乏鮮明個性, 常用東拉西扯的對話表現人的孤獨。劇作還根據舞臺特點,借助各種怪誕、不合邏輯的燈光 和場景,使得整個舞臺成為荒誕世界的象征性場景。代表作家有:法國的貝克特和尤奈斯庫、 英國的品特、美國的阿爾比等。
40.自然主義
流行于 19 世紀后期,產生于批判現實主義之中的一種文學思潮和流派。其特點是第一,強調寫真實,再現自然,包括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不重典型化。第二,強調客觀性,要求作家 不介入,不作價值評判,只做解剖家。第三突出科學性即自然法則,認為人的性格、欲望、 行為都受制于生物規律,尤其是遺傳規律。該派的代表作家是左拉。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國文化概論復習筆記:中國傳統的藝術審美
12-102023年4月浙江自考俄羅斯小說文體論復習資料七
11-26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美育的內涵
09-20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審美經驗理論的歷史回顧
09-182023年4月浙江自考《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串講資料四
03-14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30年代文學小說創作
09-24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審美發生的特殊標志
09-16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國文化概論復習筆記:語言文字及其文化特征
12-10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實驗設計串講資料第三章
10-202023年4月浙江自考學前教育史復習筆記: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
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