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漢字
第一節 漢字概說
一、漢字的產生
文字是記錄語言的書面符號系統,是擴大語言交際作用的最重要的輔助工具。
在文字產生之前,人們或者用結繩或刻契的方法來幫助記憶、傳達信息,或者用畫圖畫和作圖解的方法來幫助記憶。
漢字發展有四五千年的歷史。
二、漢字的形體演變
漢字的演變過程分為:甲骨文、金文、籀文與六國古文、小篆、隸書、楷書等六個階段。
了解:甲骨文通行與殷商時代,是用青銅刀刻在龜甲獸骨上的卜辭。金文又叫鐘鼎文,是刻鑄在青銅器上的銘文字體。籀文又被稱作大篆。小篆是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后實行“書同文”時頌布的標準字體。
隸書是以點畫結構取代篆書的線條結構而使之便于書寫的一種字體。秦代的隸書稱之為秦隸又叫古隸,漢代使用的隸書,叫今隸。
用點、橫、豎、撇、捺等筆畫轉寫小篆所發生的變化叫“隸變”。隸變把圓轉不斷的線條變成方折的斷筆,使漢字的象形意味全部喪失了。在漢字發展史上,隸變是一次質的飛躍,是古文字與今文字的分水嶺。
三、漢字的性質和特點
(一)漢字的性質
文字分為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兩大類。
根據記錄語音的符號性質,可稱現行漢字為意符音符記號文字,簡稱意音文字。漢字為表意文字。
(二)漢字的特點(易出簡答)
1、漢字符號繁多,以語素定型,孤離性強。
2、漢字是音義二維的語素文字,與語義的聯系具有特定性,與語音的聯系不具有特定性。
3、漢字構形具有理性,可以進行結構分析。
漢字的造字法:
象形:日、月 指事:上、下 會意:武、信 形聲:江、河
轉注:考、老 假借:令、長
注:熟悉第115-116頁書中所列的例字。
第二節 現行漢字的形體結構
一、現行漢字的結構系統
(一)筆畫和筆順
筆畫指的是構成漢字的各種形式的點和線。
傳統上把漢字的基本筆畫分為八種,即:橫、豎、撇、點、捺、提、鉤、折。1965年規定了五種基本筆畫即:橫、豎、撇、點、折?!稗唷睔w“點”類;“提”歸“橫”類;“豎、鉤”歸“折”類。
注:留意(第119-122頁)幾個例表;第112頁第一段里例字的筆劃。
筆順是指漢字筆畫的書寫順序,它是人們在長期書寫實踐中形成的。
(二)部件和字型
了解:部件是漢字的構字單位。部件分為單一部件和復合部件。
二、現行漢字的構字理據
(一)偏旁和部首
偏旁是構成合體字的表意或表音的單位。
偏旁系統的核心是部首。
部首:是具有字形歸類作用的偏旁,是按結構編排的字書中每部的首字。
第一個創立部首檢字法的是: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共540部。
了解:明代梅膺的《字匯》,列214部;《康熙字典》、《中華大字典》、《辭源》采用214部;《新華字典》189部;《現代漢語常用字表》201部。
(二)字符的提出與歸類
把語言的符號(文字)和文字的符號(字符)明確區分,并根據字符組字時的不同功能把字符分為意符、音符、記號三類。
意符指的是和文字所代表的詞在意義上有聯系的字符。
音符指的是和文字所代表的詞在聲音上有聯系的字符。
記號指的是和文字所代表的詞在意義上和聲音上都沒有聯系的字符。
(三)現行漢字的四種基本類型
熟悉書中第135頁的現行漢字方式一覽表。
第三節 漢字的簡化、標準化和漢字編碼
一、漢字的簡化
了解:漢字簡化包括減少筆畫和精減字數兩個內容。
(一)減少筆畫
了解:筆畫簡化的八種方法:
1、 改換形旁或聲旁;
2、 借用同音字或音近字代替;
3、 草書楷化;
4、 換用簡單的符號;
5、 保留特征或輪廓;
6、 另造新的形聲字或會意字;
7、 采用古字;
8、 用簡化偏旁或簡化字類推。
以上八種方法中的例字,應適當記住一些。
(二)精減字數
二、漢字的標準化
漢字標準化的具體內容是在對現代漢字進行全面、系統、科學的研究和整理的基礎上,制定各項有關標準,做到現代通用漢字的定量、定形、定音、定序。
定量:指確定現代漢語用字的數量,其中包括現代漢語通用字和常用字的數量,也包括現代漢語用字的總量。
定形:指確定現代漢語用字的標準字形。
漢字的定形工作包括三個方面:一是進一步整理異體字;二是整理異體詞;三是對漢字的偏旁部件進行定形與定稱。
定音:指確定現代漢語用字的標準讀音。
定序:指確定現代漢語用字的排列順序,規定標準的查字法。
注:第二章出題約占7、8分。主要以單選、名詞解釋、簡答等形式出現。
第三章 詞匯
第一節 語素和詞
一、什么是語素
詞素是最小的語言語義結合體,是最小的語法單位。
語素是五級語法單位(語素、詞、詞組、句子、句群)中最小的一級。(此處易出選擇)
二、語素的分類
(一)按音節分類
根據語素的音節數量可分:單音節語素、雙音節語素和多音節語素。
(二)按構詞能力分類
單音節語素有的能夠獨立成詞,被稱為自由詞素。
有的單音節語素不能獨立成詞,但是能夠和其他語素或比語素大的語法單位自由組合成詞稱為半自由語素。
有的單音節語素不僅不能獨立成詞,而且在和別的語素或比語素大的語法單位組合成詞的時候,位置往往是固定的,稱為不自由詞素。
(三)按意義分類
根據語素意義的虛實分成實語素和虛語素。
根據語素意義的單義或多義分成單義語素和多義語素。
三、什么是詞
詞是由語素構成的、能夠獨立運用的最小的造句單位。
“獨立運用”指的是可以單說或單用。單說就是可以獨立成句。單用就是單獨作句子成分或單獨起語法作用,在組句中可以自由地被換用。
“獨立運用”和“最小的”是用來判斷詞的互相制約、互相補充的兩個語法特點。是否能夠“獨立運用”,劃清了詞與語素的界限;是否是“最小的”,劃清了詞與詞組的界限。
四、詞的構造(此節是重點出題的地方,注意書中列舉的例子)
(一)單純詞
由一個語素組成的詞是單純詞。
雙音節的單純詞中有一部分是聯綿詞和疊音詞。
單純詞中有相當數量的譯音詞。
單純詞中還有一些取聲命名的詞和擬聲詞。
(二)合成詞
由兩個或兩個以上語素構成的詞是合成詞。合成詞的結構方式分為復合式、附加式、重疊式等三種類型。
1、復合式有以下五種類型:
1)聯合式;2)偏正式;3)動賓式;4)后補式;5)主謂式。
2、附加式分兩種:
1)前附加(前綴加詞根);2)后附加(詞根加后綴)
3、重疊式分為AA與AABB式兩種。
注:在合成詞這里,要記住書中例句。
五、語素與詞、漢字、音節的關系(以了解為主)
第二節 詞義的性質、構成及分解
一、詞義的分解
詞的詞匯意義簡稱詞義。詞義是詞的語音形式所表達的內容,是客觀世界在人們頭腦中的概括反映。
(一)詞義的客觀性和主觀性
詞義具有客觀性。詞義所映的內容,不管是事物還是現象,不管是真實的還是虛幻的,都以客觀存在作基礎。
詞義具有主觀性??陀^存在的事物或現象本身并不是詞義,詞義產生于人們對客觀對象的認識,是長期的思維活動的成果。
詞義的主觀性首先表現在詞義的形成離不開人的主觀認識,其次還表現在人們對詞義的認識具有主觀性。
(二)詞義的發展(易出簡答)
詞義是一個歷史范疇,它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科學的進步,隨著人類對外界的認識和對自身的認識的日益變化,而不斷發展變化。這種變化一般概括為詞義擴大、詞義縮小、詞義轉移等。
詞義擴大,一是指詞的指稱對象的范圍由小到大,二是指義項由少變多。
詞義縮小,一是指詞的指稱對象的范圍由大到小,二是指義項由多變少。
詞義轉移,一是指詞的理性意義變了,由指甲轉而指乙,甲乙兩事物互不包容,二是指詞的附加意義變了,主要是感情色彩發生了褒貶的變化。
(三)詞義的概括性
詞義舍棄一類事物中個別的、局部的、非本質的特征,抽象出了共同的、本質的特征,那么這種過程稱詞義的概括性。
任何一個詞的意義都具有概括性,所不同的僅僅是概括的范圍。
(四)詞義的社會性
語言作為社會的產物,它的交際功能決定了詞義的社會性。
有一些詞義所反映的事物或現象本身不確定或互相之間界限不確定,這就造成了詞義的模糊性。
詞義的明確性和模糊性,即決定于存在的客觀對象,又決定于社會交際的需要。
詞義的社會性還突出地表現在詞義具有顯著的民族特點。
二、詞義的構成
(一)理性意義
詞的理性意義指的是詞義當中與概念相應的部分,它包括所表示的對像的特征和所表示的適用對象的范圍這兩個方面。
理性意義是詞義的主要部分,又稱作基礎意義。詞典釋義主要是解釋理性意義。
理性意義以外的詞義是色彩意義,又稱作附加意義。
(二)色彩意義(了解)
詞的色彩意義主要是指詞義中的感情色彩、語體色彩、形象色彩。
感情色彩:有些詞在指稱客觀事物或現象時表明了人們對該事物或現象的愛憎、褒貶等感情,這就是詞義中的感情色彩。
語體色彩:有些詞語由于經常在特定的語體中使用,便帶上了某種語體所特有的色彩。
形象色彩:許多詞的詞義是以比喻或描繪為手段構成的,這些詞往往在形態、動態、顏色、聲音等方面具有形象色彩,能夠使人在了解其理性意義之外,產生某種生動具體的形象感。
三、詞義的分解
(一)語素義
語素義和詞義之間常見的幾種關系(易出簡答)
語素義按照一定的語法關系直接表示詞義。
用語素義的借代、比喻用法構成詞義。
語素義表示了詞義的某些內容。
語素義部分失落或模糊。
(二)義位
1、什么是義位
一個能夠獨立運用的意義所形成的語義單位叫義位。
義位是對詞義的分項說明,是詞的語義的基本存在形式,是語義系統中基本的、現成的單位。
2、意義詞和多義詞
單義詞指只有一個意義的詞。
多義詞指有多個意義的詞,在各意義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
3、本義、基本義、引申義、比喻義
多義詞有本義、基本義、引申義、比喻義之分。
本義就是某個詞有文獻記載的最早的意義。
基本義指的是詞在現代最常用最主要的意義。
引申義是在詞的本義或基本義的基礎上引申發展出來的。
比喻義是詞或詞組的比喻用法逐漸固定下來所形成的意義。
4、同意詞和多義詞的區別
同音詞指的是語音相同而意義之間并無聯系的詞。所謂語音相同即聲母、韻母、聲調完全相同。所謂意義之間并無聯系,是指同音詞之間不存在著引申比喻之類的關系。
同音詞中的同音同形詞和多義詞的區別在于詞所代表的意義現時是否有聯系?,F時意義有聯系的一詞多義,是多義詞。
(三)義素
1、什么是義素
義素是構成義位的最小的語義單位,是通過比較了解義位而得到的詞義的區別特征。
作用:義素分析法是一種很有價值的詞義分析方法,它可以提示義位之間存在的區別與聯系。
第三節 詞與詞之間的意義聯系
一、語義場
(一)什么是語義場
語義場就是通過不同詞之間的對比,根據詞義的共同特點或關系劃分出來的語義范圍,語義場的存在,體現了詞匯的系統性。
(二)語義場的類型
詞義場分為:分類義場、順序義場、關系義場、同義義場、反義義場等。
順序義場內各義位之間按照某種固定的順序排列。
關系義場由表示人或事物之間關系的義位構成。
二、同義義場和同義詞
(一)絕對同義詞和相對同義詞
在任何語境中都能替換。構成絕對同義義場的義位相同的一組詞叫絕對同義詞,也叫等義詞。
構成相對同義義場的義位相近的一組詞叫相對同義詞,也叫近義詞。
(二)同義詞的辨析(重點)
根據同義詞的差別,可以從詞的理性意義,詞的色彩意義和詞的用法三個方面進行辨析。
1、從詞的理性意義上進行辨析
1)詞義的側重點不同;2)詞義的輕重;3)詞義的范圍大小不同。
2、從詞的色彩意義上進行辨析
3、從詞的用法上進行辨析
注:辨析題答法:1、尋找共同點;2、共語意思;3、不同點。
(書中重點看第191-195頁的例句。)
三、反義義場和反義詞
(一)絕對反義詞和相對反義詞
反義義場分:互補反義義場和極性反義義場兩類。
處于互補反義義場的兩上反義詞,如果肯定一方就必須否定另一方,如果否定一方就必須肯定另一方,這類的反義詞稱為絕對反義詞。
處于極性反義義場的兩上反義詞,如果肯定一方就必須否定另一方,但是如果否定一方并不意味著必須肯定另一方。
反義詞表示的是對立的兩上極端,但是在兩上極端之間存在中間現象。
第四節 現代漢語詞匯的構成
一、基本詞匯和一般詞匯
(一)基本詞匯
基本詞匯是詞匯中最主要、最穩定的部分,是構成全部詞匯的基礎。基本詞匯有三個基本特點:1、普通性;2、穩定性;3、能產性。(基本詞匯作名詞解釋時,需加答三個特點)
了解:基本詞是指使用率最高、生活中最必需、意義最明確、生命力最強的詞。
(二)一般詞匯
一般詞匯是基本詞匯以外的詞匯。
一般詞匯包括:古語詞、方言詞、外來詞、專業詞、新詞
二、古語詞、方言詞、外來詞、專業詞、新詞
(一)古語詞
古語詞就是從古代文獻中留傳下來的詞語,包括歷史詞和文言詞兩類。
了解:1、歷史詞指的是在歷史上出現過而現在已經不存在,或者只是作為遺跡、文物存在的事物或現象的名稱。
2、文言詞指的是來源于古代書面語中,在現代一般場合已不使用,只使用于某些文體或特殊語言環境里的詞語。
(二)方言詞
已經被吸收進普通話詞匯系統,成為普通話詞匯一部分的詞語。稱之為方言詞。
(三)外來詞
外來詞也叫音譯詞、借詞,指的是從外國語言和本國其他民族語言中連音帶義吸收來的詞。
了解:漢語吸收外來詞的四種形式:1、譯音;2、譯音兼譯義;3、半譯音半譯義;4、譯音加表義語素;還有來自日語的借形詞。
新詞指的是根據現代社會生活的需要新創造出來的詞。
三、熟語
(一)成語
1、成語是長期習用的、意義上整體化、結構上定型化的固定短語。
成語的習用性表現世代相傳、流傳久遠。
成語的意義具有整體性。
成語的結構及構成成分都是固定的。
2、成語的來源:
1)源于古代寓言、神話;2)源于古代歷史故事;3)源于古代詩文語句;4)源于古代俚諺、鄙語;5)源于口頭流傳;6)源于外族語言;7)源于當代創造。
(二)慣用語:注意(第218頁)慣用語三字格以外的多種形式,要能與諺語區分開。
(三)歇后語
歇后語是由近似謎面、謎底的兩部分組成的固定性口語。
歇后語分:喻意的和諧音的兩種類型。
喻意型歇后語像是一個倒裝的比喻,即先說出喻體,然后再提示本體,兩部分之間不出現比喻詞語。
諧音型歇后語利用異形同音或同形同音的關系在后一部分的關鍵成分上造成雙關,言在此而意在彼。
注:歇后語兩種類型的區別。
第三章第四節重點是書中的例子。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10月浙江自考《領導科學》復習筆記(第四章)
08-18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傳播技巧
08-302022年浙江自考英語(二)語法及翻譯復習資料(8)
10-092022年浙江自考英語(二)語法及課后翻譯復習資料(11)
10-10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審美發生的特殊標志
09-16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語(二)串講筆記:lesson10-13
02-10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傳播對象
08-302023年4月浙江自考美學模擬題及答案匯總
12-012022年浙江自考《高級英語》復習資料(13)
09-28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清末學前教育的實施
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