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藥物與藥學專業知識
精講考點:藥品分類
1、化學合成藥
【定義】通過化學合成方法得到的小分子的有機或無機藥物
【特點】確定的化學結構 明確的藥物作用和機制
2、來源于天然產物的藥物
【定義】天然產物中提取的有效單體;發酵方法得到的抗生素;半合成得到的天然藥物和半合成抗生素(比例最大);
【特點】部分是以天然活性物質或抗生素為原料通過化學半合成或生物合成的方法得到的半合成天然藥或半合成抗生素。
3、生物技術藥物
【定義】指所有以生物物質為原料的各種生物活性物質及其人工合成類似物,以及通過現代生物技術制得的藥物
【特點】包括細胞因子、重組蛋白質藥物、抗體、疫苗和寡核苷酸藥物等
一、藥物物理配伍變化的類型
| 溶解度改變 | 某些溶劑性質不同的制劑相互配合使用時,常因藥物在混合后的溶液體系中的溶解度較小而析出沉淀。包括提取、制備過程發生溶解度改變、吸附、鹽析、增溶等現象。例如氯霉素注射液(含乙醇、甘油或丙二醇等)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時往往析出氯霉素。 |
| 吸濕、潮解、液化與結塊 | ①吸濕性強的藥物或制劑如干浸膏、顆粒劑、乳酶生、干酵母等相互配伍,易吸濕潮解; ②能形成低共熔混合物的藥物配伍,易發生液化。但樟腦、冰片與薄荷腦的液化,不影響療效; ③散劑、顆粒劑等吸濕后又逐漸干燥會引起結塊。 |
| 分散狀態或粒徑的變化 | 乳劑、混懸劑與其他藥物配伍,分散相的粒徑變粗,或聚結或凝聚而分層或析出。 |
二、藥物化學配伍變化的類型
| 混濁和沉淀 | ①pH改變產生沉淀 | 由難溶性堿或難溶性酸制成的可溶性鹽,其水溶液常因pH值的改變而析出沉淀,如鹽酸氯丙嗪注射液與異戊巴比妥鈉注射液、磺胺嘧啶鈉注射液與葡萄糖注射液;水楊酸鈉或苯巴比妥鈉水溶液遇酸等。 |
| ②水解產生沉淀 | 如苯巴比妥鈉溶液因水解反應能產生無效的苯乙基乙酰脲沉淀。硫酸鋅在中性或弱堿性溶液中,易水解生成氫氧化鋅沉淀。故硫酸鋅滴眼劑中,常加入少量硼酸使溶液呈弱酸性,以防止硫酸鋅水解。 | |
| ③生物堿鹽溶液的沉淀 | 大多數生物堿鹽的溶液,與鞣酸、碘、碘化鉀、溴化鉀或烏洛托品等相遇時,可產生沉淀。黃連素和黃芩苷在溶液中能產生難溶性沉淀。 | |
| ④復分解產生沉淀 | 無機藥物之間可由復分解而產生沉淀。如硫酸鎂溶液遇可溶性鈣鹽、碳酸氫鈉或某些堿性較強的溶液時,均能產生沉淀。又如硝酸銀遇含氯化物的水溶液時即產生沉淀。 | |
| 變色 | 藥物制劑配伍引起氧化、還原、聚合、分解等反應時,可產生有色化合物或發生顏色變化。如含有酚羥基的藥物與鐵鹽相遇,可使眼色變深。 ①維生素C與煙酰胺即使是干燥粉末混合也會產生橙紅色。 ②多巴胺注射液與碳酸氫鈉注射液配伍會漸變成粉紅至紫色。 ③碳酸氫鈉或氧化鎂粉末能使大黃粉末變為粉紅色。 ④氨茶堿或異煙肼與乳糖粉末混合變成黃色。 變色現象在光照、高溫、高濕環境中反應更快。 |
|
| 產氣 | 一般由化學反應引起,如溴化銨、氯化銨或烏洛托品與強堿性藥物配伍,溴化銨和利尿藥配伍,產生氨氣;碳酸鹽、碳酸氫鈉與酸類藥物配伍產生二氧化碳;烏洛托品與酸類或酸性藥物配伍,產生甲醛。 | |
| 發生爆炸 | 由強氧化劑與強還原劑配伍而引起。如氯化鉀與硫,強氧化劑與蔗糖或葡萄糖,高錳酸鉀與甘油等。 | |
| 產生有毒物質 | 含朱砂的中藥制劑不宜與還原性藥物如溴化鈉、溴化鉀、碘化鈉、碘化鉀、硫酸亞鐵等配伍。朱砂主要成份硫化汞,被還原產生游離汞。 | |
| 分解破壞、療效下降 | 如乳酸環丙沙星與甲硝唑混合,甲硝唑的濃度下降;維生素B12和維生素C合用,維生素B12的效價顯著降低;紅霉素乳糖酸鹽與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配合,紅霉素乳糖酸鹽的效價降低。 | |
【2015年真題】配伍選擇題:
【43-45】
A、藥理學的配伍變化
B、給藥途徑的變化
C、適應癥的變化
D、物理學的配伍變化
E、化學的配伍變化
43、將氧霉素注射液加5%葡萄糖注射液中,氧霉素從溶液中析出
44、多巴胺注射液加入5%碳酸氫鈉溶液中主見變成粉紅色
45、異煙肼合用香豆素類藥物抗凝血作用增強屬于什么變化。
【答案】DEA
【2017年真題】最佳選擇題:
下列藥物配伍或聯用時,發生的現象屬于物理配伍變化的是()。
A.氯霉素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析出沉淀
B.多巴胺注射液與碳酸氫鈉注射液配伍后,溶液逐漸變成粉紅至紫色
C.阿莫西林與克拉維酸鉀制成復方制劑時抗菌療效最強
D.維生素B12注射液與維生素C注射液配伍時效價最低
E.甲氧芐啶與磺胺類藥物制成復方制劑時抗菌療效最強
【答案】A
一、外界因素
| 溫度 | Arrhenius方程描述了溫度與反應速度之間的定量關系,即隨著溫度升高反應速度常數增大。它是藥物穩定性預測的主要理論依據。 |
| 光線 | 光可以引發鏈反應(氧化反應)。常見的對光敏感的藥物有:硝普鈉、氯丙嗪、異丙嗪、核黃素、氫化可的松潑尼松、葉酸、維生素A、維生素B、輔酶Q10、硝苯吡啶等。 |
| 空氣(氧) | 大氣中的氧是引起藥物氧化變質的重要因素。 |
| 金屬離子 | 微量金屬離子對自氧化反應有明顯的催化作用 |
| 濕度和水分 | 空氣濕度與物料含水量對固體藥物制劑的穩定性有較大影響。無論是水解反應,還是氧化反應,微量的水均能加速阿司匹林、青霉素G鈉鹽、氨芐青霉素鈉、對氨基水楊酸鈉、硫酸亞鐵等的分解。藥物是否容易吸濕,取決于其臨界相對濕度(CRH)的大小。一般水分含量在1%左右比較穩定,水分含量越高分解越快。 |
| 包裝材料 | 藥物貯藏于室溫環境中,主要受熱、光、濕度及空氣(氧)的影響。包裝材料與制劑穩定性的關系十分密切,特別是直接接觸藥品的包裝材料。 |
二、處方因素
| pH的影響(液體制劑) | ①藥物的水解受H+或0H-催化,故應通過試驗確定最穩定pHm。 ②受H+或OH-催化水解,這種催化作用也叫專屬酸堿催化或特殊酸堿催化 |
| 廣義酸堿催化 | ①給出質子的物質叫廣義的酸,接受質子的物質叫廣義的堿。有些藥物也可被廣義的酸堿催化水解,這種催化作用叫廣義的酸堿催化或一般酸堿催化。許多藥物處方中,往往需要加入緩沖劑。 ②常用的緩沖劑如醋酸鹽、磷酸鹽、枸櫞酸鹽、硼酸鹽等,均為廣義的酸堿。 |
| 溶劑的影響 | 溶劑的介電常數對離子與帶電荷的藥物間反應的影響可用下式表示: 根據公式 K為速度常數,ε為介電常數,K∞為溶劑ε趨向∞時的速度常數,ZAZB為離子或藥物所帶的電荷。 當ZAZB>0:藥物離子與進攻離子的電荷相同,采用則1gK對1/ε作圖所得的直線為負值,采用介電常數低的溶劑將降低藥物的分解速度。苯巴比妥鈉注射液用于介電常數低的溶劑,例如丙二醇(60%)可使注射液穩定性提高。 當ZAZB<0:藥物離子與進攻離子的電荷相反,如專屬堿催化帶正電荷的藥物,采取ε低的溶劑也無法提高。 |
| 離子強度影響(催化反應) | ![]() 式中,K為降解速度常數;K0為溶液無限稀(μ=0)時的速度常數,μ為離子強度; ZAZB為溶液中藥物所帶的電荷。 當ZA、ZB>0(荷電相同)時,斜率為正值,降解速度隨u的增大而增大; 當ZA、ZB<0(荷電相反)時,斜率為復值,μ增加,降解速度降低; 當ZA、ZB=0(中性藥物)時,斜率為0,離子強度與降解速度無關。 |
| 表面活性劑影響:使穩定性增加(苯佐卡因加十二烷基硫酸鈉);穩定性降低(聚山梨酯80使維生素D穩定性下降) | |
| 處方中基質或賦形劑的影響 |
|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國文化概論復習筆記:中國傳統的藝術審美
12-102023年4月浙江自考俄羅斯小說文體論復習資料七
11-26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美育的內涵
09-20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審美經驗理論的歷史回顧
09-182023年4月浙江自考《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串講資料四
03-14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30年代文學小說創作
09-24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實驗設計串講資料第三章
10-20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審美發生的特殊標志
09-16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國文化概論復習筆記:語言文字及其文化特征
12-102023年4月浙江自考學前教育史復習筆記: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
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