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自考復習資料均由浙江自考網整理并發布,考生想要了解更多關于浙江自考報名、考試、成績查詢、畢業、歷年真題、常見問答等相關信息請關注浙江自考網,獲取浙江自考更多信息。第一章 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
引言: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路程中出現了兩次飛躍,第一次是毛澤東思想,第二次就是鄧小平理論。它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
一、內容提要與章節結構:
本章著重分析了鄧小平理論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強調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說明了學習鄧小平理論的意義和方法。
本章分為四節:
第一節 鄧小平理論形成的條件
――闡述了鄧小平理論是在時代主題轉換和新技術革命浪潮興起的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是在總結中國和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建設教訓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是在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第二節 鄧小平理論的歷史發展
――較詳細地分析了鄧小平理論形成的三個階段。
第三節 鄧小平理論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
――指出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有兩次歷史性飛躍和兩大理論成果,即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強調鄧小平理論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以及鄧小平理論的主要內容和科學體系。
第四節 學習鄧小平理論的意義和方法
――說明了鄧小平理論是黨的指導思想和中華民族振興的精神支柱;學習鄧小平理論的重要意義;掌握學習鄧小平理論的方法。
二、重難點分析:
1、鄧小平理論中國當代實際與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物,是中國當代的馬克思主義;
鄧小平理論形成的環境條件:(時代背景+歷史根據+現實依據)
①、國際環境——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
②、國內條件——改革和開放的成功。
鄧小平理論的時代特色:
(1)鄧小平理論的產生是時代發展的需要。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時代主題由戰爭與革命轉變為和平與發展。盡管和平與發展這兩大問題至今一個也沒有解決,但世界要和平,國家要發展,生活要提高,已成為各國人民的普遍的要求。隨著時代主題的轉換,戰后興起的新技術革命浪潮,深刻地改革了當代經濟社會生活和世界面貌。時代的變化要求馬克思主義有新的發展。
(2)鄧小平站在時代的高度,敏銳地把握時代的變化,以新的思想、觀點對之作出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分析,及時而正確地回應了時代主題轉換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和理論,從而使鄧小平論形成和發展起來。
2、 鄧小平理論的形成和發展過程,重要的幾次大會和三個階段的標志;
鄧小平理論形成的三個階段:
①提出命題階段(1978年~1982年)標志是1982年12大中“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命題的提出;
②形成輪廓階段(1982年~1987年)標志是1987年13大中對鄧論12條的概括;
③建立體系階段(1987年~1997年)標志是1997年15大中正式啟用“鄧小平理論”并作為指導思想寫入黨章。
形成過程中需注意的知識點:
(1)在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鄧小平明確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一基本命題。
(2)1987年黨的十三大第一次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這一概念,并系統地概括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主要觀點,構成了鄧小平理論的輪廓。
(3)1992年黨的十四大使用了“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這一提法,以南方談話為靈魂,對鄧小平理論的主要內容作了新的科學概括,使之形成比較完整的科學體系。
(4)鄧小平理論作為指導思想列入黨章和憲法: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鄧小平理論”確定為黨的指導思想并寫入黨章。
3、 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有兩次歷史性飛躍和兩大理論成果;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國文化概論復習筆記:中國傳統的藝術審美
12-102023年4月浙江自考俄羅斯小說文體論復習資料七
11-26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美育的內涵
09-20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審美經驗理論的歷史回顧
09-182023年4月浙江自考《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串講資料四
03-14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30年代文學小說創作
09-24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實驗設計串講資料第三章
10-20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審美發生的特殊標志
09-16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國文化概論復習筆記:語言文字及其文化特征
12-102023年4月浙江自考學前教育史復習筆記: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
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