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自考復習資料均由浙江自考網整理并發布,考生想要了解更多關于浙江自考報名、考試、成績查詢、畢業、歷年真題、常見問答等相關信息請關注浙江自考網,獲取浙江自考更多信息。朱砂(Cinnabaris)
【來源】為硫化物類礦物辰砂族辰砂。
【產地】主產于湖南、浙江、四川、廣西等省。
【采收加工】挖出礦石后,選取純凈者,用磁鐵吸盡含鐵的雜質,用水淘去雜石和泥沙。
【性狀鑒別】為粒狀或塊狀集合體。呈大小不一的塊片狀、顆粒狀或粉末狀。鮮紅色或暗紅色,條痕紅色至褐紅色,具光澤。質重而脆,硬度2~2.5,相對密度8.09~8.20。無臭,無味。其中呈細小顆粒或粉末狀,色紅明亮,有閃爍的光澤,觸之不染手者,習稱“朱寶砂”。呈不規則板片狀、斜方形或長條形,大小厚薄不一,邊緣不整齊,色紅而鮮艷,光亮如鏡面而微透明,質較松脆者,司稱“鏡面砂”;塊狀較大,方圓形式多角形,顏色發暗或呈灰褐色,質重而堅,不易碎者,習稱“豆瓣砂”。
以色鮮紅、有光澤、體重、質脆者為佳。
【成分】主含硫化汞(HgS)。
【理化鑒別】
(1)取本品細末用鹽酸濕潤后,在光潔的銅片上摩擦,鋼片表面顯銀白色光澤,加熱烘烤后,銀白色即消失。
(2)取本品粉末2g,加鹽酸-硝酸(3:l)的混合溶液2ml使溶解,蒸干,加水2ml使溶解,濾過,濾液顯汞鹽與硫酸鹽的鑒別反應。
【含量測定】《中國藥典》(2000年版)規定,本品含硫化汞(HgS)不得少于96.0%。
雄黃(Realgar)
【來源】為硫化物類礦物雄黃族雄黃。
【性狀鑒別】為塊狀或粒狀集合體。呈不規則的塊狀或粉末,大小不一。全體呈深紅色或橙紅色,條痕淺橘紅色。塊狀者表面常覆有橙黃色粉末,以手觸之手易被染成橙黃色。晶面金剛石樣光澤。質脆,易碎,硬度1.5~2.0,相對密度3.4~3.6。斷口呈貝殼狀,暗紅色,具樹脂光澤或脂肪光澤。有特異臭氣,味淡。燃燒時易熔融成紅紫色液體,火焰為藍色,并生成黃白色煙,有強烈蒜臭氣。其顏色鮮艷、半透明、有光澤、質松脆的習稱“明雄”或“雄黃精”。精礦粉為粉末狀或粉末集合體,質松脆,手捏即成粉,橙黃色,無光澤。
以色紅、塊大、質松脆、有光澤者為佳。
【成分】主含硫化砷(As2S2)。
【附注】雄黃遇熱易產生劇毒的二氧化二砷,所以忌用火煅。
自然銅(Pyritum)
【來源】為硫化物類礦物黃鐵礦族黃鐵礦。
【產地】主產于四川、浙江、江蘇等省。
【采收加工】采挖后,除去雜質。
【性狀鑒別】本品集合體呈致密塊狀,晶形多為立方體形,直徑0.2~2.5cm。表面亮黃色,有金屬光澤,有的表面顯黃棕色或棕褐色(系氧化成氧化鐵所致),無金屬光澤:具棕黑色或墨綠色細條紋;立方體相鄰晶面上的條紋相互垂直,是其重要特征。條痕綠黑色或棕紅色。體重,質硬脆,硬度6~6.5,相對密度4.9~5.2,易砸碎。斷面黃白色,有金屬光澤;或棕褐色,可見銀白色亮星。無臭,無味。
以快整齊,色黃而光亮,斷面有金屬光澤者為佳。
【成分】主含二硫化鐵(FeS2)。
【理化鑒別】 取本品粉末1g,加稀鹽酸4ml,振搖,濾過,濾液加亞鐵氰化鉀試液,即生成深藍色沉淀。
赭石(Haematitum)
【來源】為氧化物類礦物剛玉族赤鐵礦。
【性狀鑒別】為鮞狀、豆狀、腎狀集合體。多呈不規則的扁平塊狀,大小不一。棕紅色或灰黑色,表面附有少量棕紅色粉末,條痕櫻紅色或紅棕色,多具金屬光澤。一面有多數直徑約1cm的圓形乳頭狀突起,習稱“釘頭”,另一面與突起相對應處有同樣大小的凹窩。體重,質硬,硬度5~6,相對密度4~5.3,砸碎后斷面顯層疊狀。氣微,味淡。
以色棕紅、斷面層次明顯、有“釘頭”、無雜石者為佳。
【成分】主含三氧化二鐵(Fe2O3)。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國文化概論復習筆記:中國傳統的藝術審美
12-102023年4月浙江自考俄羅斯小說文體論復習資料七
11-26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美育的內涵
09-20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審美經驗理論的歷史回顧
09-182023年4月浙江自考《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串講資料四
03-14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30年代文學小說創作
09-24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實驗設計串講資料第三章
10-20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審美發生的特殊標志
09-16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國文化概論復習筆記:語言文字及其文化特征
12-102023年4月浙江自考學前教育史復習筆記: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
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