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宏觀經濟運行的特點
兩部門經濟的宏觀經濟運行
兩部門經濟是指一個經濟體系中只存在廠商與居民戶兩主體的經濟。在這種經濟中,居民戶向廠商提供各種生產要素,并得到各種收入;廠商用各種生產要素進行生產并向居民戶提供產量與勞務,居民戶用收入購買產量與勞務。此時,經濟循環的基本模型如下:
圖中:
⑴表示:居民向廠商提供生產要素;
⑵廠商向居民提供產量和勞務;
⑶廠商向居民戶支付生產要素的報酬;
⑷居民戶向廠商購買產量和勞務。
三部門經濟的宏觀經濟運行
三部門部門經濟包括了廠商,居民戶和政府,政府在經濟中的作用主要通過政府支出與稅收表現出來,政府支出分為對產品和勞務的購買,與轉移支付兩部分,政府購買是指政府為了滿足政府活動的需要而進行的對產品與勞務的購買,轉移支付是政府不以換取產品與勞務為目的支出。如各種補助金,救濟金等。政府的稅收包括直接和間接稅,前者是對財產和收入征收的稅,其特點是稅由納稅人承擔無法轉嫁,后者是對商品和勞務所征的稅,它的特點是稅可以轉嫁,可以向前轉嫁給消費者,或者向后轉嫁給要素的所有者。
三部門經濟的收入循環模型。
①工資利息地租利潤
②消費支出
③稅收
④轉移支付
⑤稅收
⑥政府購買
(二)國民收入核算方法
國內生產總值的含義
1.GDP(國內生產總值)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一般為一年)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值總和。表明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經濟活動的總規模。
理解國內生產總值概念需要注意的問題
⑴GDP包括所有經濟部門生產的最終產品,同時包括勞務。
⑵它是社會最終產品和勞務的貨幣價值來計算的,之所以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值來計算,其目的是為了避免統計中可能出現的重要計算,因為最終產品是直接進入消費的產品。
⑶貨幣價值以市場價值來計算,市場價值以經濟活動中的價格總額來計量,所以,GNP在統計過程中會產生以下情況,第一,凡是經過市場交換的最終產品在統計過程中不容易出現誤差,但大量的未經過市場交換的最終產品,在統計過程中極易遺漏,如農民生產的用于自己消費的那部分糧食的價值;家務勞動的價值等;第二,經過市場交易交易但是逃避登記的經濟行為如走私等地下經濟活動的形成的交易量,也會被疏漏;第三,市場價格經常變動,所以衡量GDP的增長必須以不變價格計算,剔除物價變動的GDP稱為實際GDP,而沒有扣除物價變動了GDP,稱為名義GDP。
幾個重要的總收入量
1.國內生產凈值(NDP):這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年內新增價值之總和,即從國民收入中扣除折舊后的總值。
2.國民收入(NI),這是狹義的國民收入:它是國家或地區在一年內以貨幣計算的用于生產的各種生產要素所得的全部收入,等于工資+利息+利潤+地租。
3.個人收入(PI):是一個國家或地區一年內個人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它等于勞動收入,業主收入租金收入、股息收入利息收入來自政府的轉移支付等的總和。
4.個人可支配收入(PDI),一個國家或地區一年內個人所得到的收入總和扣除個人納稅部分所余下的收入,它可以分為消費與儲蓄兩個部分。
五個指標的關系:
GDP-折舊=NDP
NDP-(間接稅-津貼)=NI (津貼是政府給予企業的應被看成是-稅負稅)
NI-公司利潤-社會保險稅+膠息+政府轉移支付和利息支出=PI
PI-調節稅=PDI
我們一般用GDP來衡量國民收入,如果不作特殊說明,我們以GDP來代表國民收入。
國內生產總值的核算方法
國民收入的核算方法主要包括支出法和收入法。
1.用支出法來測算GDP。
支出法是將一國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所有經濟單位用于最終產品和勞務的支出加總起來用于測算GDP的方法。如果Q1Q2……Qn分別表示一個國家在特定時間的商品和勞務數量,而P1P2…Pn分別表示對應的價格,則
GDP= P1Q1+P1P2+……+PnQn從支出的主體的角度來看,支出方法測算的GDP主要包括家庭,廠商和政府的支出,家庭部門的支出包括購買商品和勞務的支出以及其他支出,包括耐用消費品,非耐用消費品以及勞務支出。廠商部門的支出包括用于機器設備、廠房、民用住房及存貨方面的支出。政府的支出包括對商品和勞務的支出,在一個開放的經濟體系中,還包括凈出口。
設家庭支出為C,廠商支出即投資為I,政府購買為G,出口為X,進口為M。
則 GDP=C+I+G+(X-M)如表:
利用支出法計算GDP,簡單易行,但在實際生活中應注意以下兩個問題。
第一,有些支出項目不應計入GDP中。這些項目包括①對過去時期生產的產品的支出(如購買舊設備),②非產品和勞務支出如(購買股票、債券的支出)以及對進口產品和勞務的收入,此外,政府支出中的轉移支付也不應計入。
第二,避免重復計算,這主要是最終產品和中間產品往往無明顯的區分,因而容易造成重復計算。
支 出 | 收 入 |
個人消費(C) | 1.個人收入 |
耐用消費品 | 工資和薪金 |
非耐用消費品 | 2.租金收入 |
其他勞務支出 | 3.凈利息 |
私人投資(I) | 4.利潤 |
機器設備 | ⑴公司利潤 |
廠房 | 股息 |
民用住房 | 未分配利潤 |
存貨 | 公司所得稅 |
政府購買(G) | ⑵非公司利潤 |
凈出口(X-M) | 5.間接稅 |
出口(+×) | 營業稅、稅等 |
進口(-M) | 6.折舊 |
總計:支出方法測算GDP | 總計:收入方法計算的GDP |
2.用收入結束測算GDP
收入法是用出售最終產品和勞務獲得的收入來測算GDP的方法,由于廠商出售產品獲得的收入是生產中各種生產要素的收益,因而收入法測算的GDP是所有生產要素的貨幣收入總和,(其構成見上表所列,于是,用收入法測算的國內生產總值,可以表示為
GDP=個人收入+租金+利息+利潤+間接稅+折舊
這些收入按最終用途可分為消費(C),儲蓄(S),稅收(T)。
所以GDP=C+S+T
要注意的:
第一,銷售上一期生產的產品和勞務取得的收入不計算在內。
第二,與生產無關的收入不計在內,如出售股票和債券它們只是一種金融交易。
第三,政府的轉移支付也不能算作接受者的收入。
(三)國民收入核算恒等式
兩部門經濟中的國民收入核算恒等式
IoS
三部門經濟中的核算恒等式
I+GoS+T
四部門經濟中的核算恒等式
I+G+XoS+T+M
(四)名義GDP和實際GDP
名義GDP的含義
名義GDP是指按當年價格計算的全部最終產品及勞務的市場價格。
實際GDP的含義
實際GDP是指按基期價格計算的全部最終產品及勞務的市場價格。
GDP折算指數的定義
GDP折算指數=名義GDP/實際GDP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10月浙江自考《領導科學》復習筆記(第四章)
08-182022年浙江自考英語(二)語法及翻譯復習資料(8)
10-09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傳播技巧
08-302022年浙江自考英語(二)語法及課后翻譯復習資料(11)
10-10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審美發生的特殊標志
09-16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語(二)串講筆記:lesson10-13
02-10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傳播對象
08-30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清末學前教育的實施
06-042022年浙江自考《高級英語》復習資料(13)
09-282023年4月浙江自考美學模擬題及答案匯總
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