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自考復習資料均由浙江自考網整理并發布,考生想要了解更多關于浙江自考報名、考試、成績查詢、畢業、歷年真題、常見問答等相關信息請關注浙江自考網,獲取浙江自考更多信息。一、 訓詁的功能:漢代人去讀先秦或更早的典籍,已略有困難;而到了唐代,一般人對兩漢、先秦的典籍,就更不容易懂了。所以,在閱讀和研究古代文獻時,就需要首先掃清文字障礙,減少語言隔閡。
二、“訓詁”這兩個字連用,始于漢代的《毛詩詁訓傳》。唐代的訓詁學家孔穎達在《詩經·周南·關雎》的疏中對“訓”和“詁”分別作了解釋。他說:詁者,古也。古今異言,通之使人知也。
三、《毛詩詁訓傳》,是毛亨為《詩經》所作的傳注,簡稱《毛傳》。“傳”是一種發明經典大義的體例。
“春秋三傳”有左丘明的《左傳》、公羊高的《公羊傳》、谷梁赤的《谷梁傳》。
毛亨注釋《詩經》雖有敘事,但卻以解釋語言為主,所以叫《毛詩詁訓傳》。
四、孔穎達的意思是說,詁和訓,是解釋語言的兩個不同的法則:(一)“詁”是解釋“異言”的。所謂“異言”,就是同一事物因時代不同或地域不同而有不同的稱呼。因時而產生的異言,也就是古語。因地而產生的異言,也就是方言。對因時而異的古語,用當時的今語去解釋;對因地而異的方言,用當時的標準語(雅言)去解釋,這就是“詁”。(二)“訓”是道形貌的。所謂“道形貌,就是對文獻語言的具體的含義,進行形象的描繪、說明。
五、近代學者黃侃先生對“詁”、“訓”二字的解釋,反映了訓詁學進一步發展后所具有的新的含義。‘詁’就是‘故’,‘本來’的意思;‘訓’就是‘順’,‘引申’的意思。黃侃先生對‘詁訓’的解釋,說明他已有了詞義的系統的觀點。在解釋詞義的時候,首先要推求它的本義,即可以推溯的最原始或最核心的意義,然后沿著詞義發展的線索,找出它不同的引申義。這樣才能完成對一個多義詞詞義系統的解釋。比如(詩經·大雅·大明),毛亨不把“京”解釋作“京師”,而解釋作“大”。他的意思說,“京師”的意思,是從“大”這個本義里引申出來的。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國文化概論復習筆記:中國傳統的藝術審美
12-102023年4月浙江自考俄羅斯小說文體論復習資料七
11-26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美育的內涵
09-20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審美經驗理論的歷史回顧
09-182023年4月浙江自考《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串講資料四
03-14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30年代文學小說創作
09-24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國文化概論復習筆記:語言文字及其文化特征
12-10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實驗設計串講資料第三章
10-20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審美發生的特殊標志
09-162023年4月浙江自考學前教育史復習筆記: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
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