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唐傳奇與變文、俗講
名詞解釋:唐傳奇
一、唐傳奇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說,在六朝志怪小說的基礎上,融合歷史傳記小說、辭賦、詩歌和民間說唱藝術而形成的新的小說文體。
二、在唐代,傳奇只是某些單篇作品或小說集的專稱,至宋代才開始將傳奇用作唐代新體小說的統稱,以區別于舊有的志怪小說。
變文
一、“變文”是唐代明間創作的一種新文體,其體裁是有說有唱的,為佛教俗講所借用。所謂“變文”之“變”,當時指變更了佛經的本文而成為“俗講”之意。
二、變文的體制是散文與韻文相結合而成。散文為講述之用,韻文用來歌唱。
三、變文分為三類:一是演說佛經故事的宗教性作品;二是演說歷史故事講史作品;三是演說明間傳說題材的作品。
簡述唐傳奇與志怪小說的區別。
1.唐傳奇反映現實生活,志怪小說反映的是超現實的神靈鬼怪。
2.唐傳奇是作者的虛構,志怪小說收集奇記。
3.唐傳奇情節曲折離奇,篇幅加長,志怪小說粗陳梗概。
簡述唐傳奇的藝術成就。
唐傳奇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說,在六朝志怪小說的基礎上,融合歷史傳記小說、辭賦、詩歌和明間說唱藝術而形成的新的小說文體。主要藝術成就有:
一、唐傳奇的藝術成就相當高,情節的傳奇性與現實性兼容,情節的虛構、想象與作品的藝術性融合一體,起虛構和想象已標志著文言短篇小說創作的成就。如《柳毅傳奇》寫充滿神話色彩的書生與龍女相戀故事,情節離奇,但人情味很重。
二、體裁豐富。有描寫愛情的,如元稹的《鶯鶯傳》、蔣防的《霍小玉傳》;寓言諷刺題材有沈既濟的《枕中記》“黃粱夢”;歷史題材陳鴻的《長恨歌傳》《東城父老傳》;游俠題材杜光庭的《虬髯客傳》;神怪題材裴鉶的《傳奇》。
三、所寫故事情節化、細節化,注重寫人物的生活瑣事,尤其注重寫他們的情感生活或性情偏嗜之類的細節。
四、敘事模式由故事中心向情節中心、人物中心演進。
五、敘述語言雅俗兼采時莊時諧,用文言描寫物態人情以至瑣事,簡潔、準確、豐富、優美,將古代散文的巨大表現力發揮到很高水平。
第十章 唐五代詞
名詞解釋:花間詞派
1.花間詞派是晚唐五代奉溫庭筠為鼻祖而進行詞的創作的一個文人詞派。
2.得名于趙崇祚編輯的《花間集》,共十八家詞共五百首。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文人詞總集。
3.產生與西蜀,多用華麗的字面和婉約的表達手法,寫女性的美貌和服飾以及他們的離愁別恨。
簡述馮延巳的婉約詞風和優美意境。
馮延巳是南唐詞人中的佼佼者。
一、馮延巳作詞不追求人物描述的具體真切,而是重在抒發觸景所生之情,情思千回百轉,若有寄托,深婉而纏綿悱惻,將晚唐以來的婉約詞風又推進了一步。
二、寫思念、離愁,把男女之情作為抒寫的主要內容,這是馮延巳和“花間”詞人共同之點。但較少對女人的容貌和體態進行刻畫,他寫的是一種感情的境界。如《鵲踏枝》。有的詞較多身世的凄愴感慨的抒發,如《采桑子》。馮延巳詞中著力表現的,不是情事的直接描述,而是雅致優美的意境,〈如謁金門〉以風吹皺水面起興,寫思春閑情,完全是一種優美意境感發的心緒,開闔蕩漾,情調極為雅致。
試論溫庭筠《菩薩蠻》二首的藝術風格。
一、溫庭筠是“詞為艷科”的始作俑者,領導了五代詞的發展趨向。他的兩首有名的〈菩薩蠻〉詞,寫美女的體態裝飾及其閨閣情思。
二、不作明白的敘述,而以物象的錯綜排比和音聲的抑揚長短,增加直覺印象的美感,引人產生一種深美的聯想,成功地把形象鮮明的物語、景語與難以琢磨的情語融合在一起,使所要表現的難以言狀的心緒,轉化成可感的優美物象。“懶起畫娥眉,弄妝梳洗遲”通過將美女起床、梳洗的懶散的動作,把一種本來難以琢磨的閨閣情思,表現的可感知。
三、溫庭筠的詞常以靜態的描繪代替抒情,尤著力于細部的重彩描繪,富有裝飾性,而且善于用暗示的手法,造成了含蓄的效果。如“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美人的情思是希望和他心愛的人成雙成對,作者用一種含蓄的手法表現出來。
試論李煜前期詞與后期詞的不同。
李煜是南唐的最后一個皇帝,世稱李后主。
一、他的早期作品以反映沉溺聲色、縱情逸樂的宮中生活為主要內容。描寫精細、生動、且富有情趣。如專詠美人口的〈一斛珠〉。他的艷情詞并未脫“花間”舊格,但寫得較為真切率真,如相傳寫與小周后偷情的〈菩薩蠻〉,用直白淺露的敘說,把熱戀女子約會的情態和放縱心理寫得淋漓盡致。
二、李煜后期詞的主要內容是寫亡國之痛,故國之思。純以白描的手法直抒內心極度悲痛,詞中時空跨度很大,加大了感情容量,抒發的感情以哀傷真實為主,能引起歷代讀者的共鳴。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用白描的手法抒發了對江山、故國的懷戀,充滿了悔恨、悲憤和哀愁等復雜的情感,感慨極深,詞境也極為闊大。
試分析溫庭筠與韋莊詞的異同。
相同:
一、都以詞名世,所以并稱“溫韋”。
二、兩人詞的內容都是以男女情愛離別相思為主要內容。如溫庭筠的〈菩薩蠻〉、韋莊的〈思帝鄉〉。
三、都開辟了一種新的詞風。反映了詞由僅供歌兒舞女演唱的伶工之詞,到抒情寫懷的士大夫之詞的漸變過程。如溫庭筠為了適應舞艷歌席場合的實用要求,他的詞中都是精麗字面和綺麗意象的組合,適于花間酒下歌詠的香軟詞境,具有娛樂價值,這對于詞在晚唐五代迅速興起有決定性的意義。而韋莊相對淡漠詞體佐歡酬賓的實用功能,開啟了文人詞自抒情懷的傳統。這不僅是韋莊詞的一大特色,也是詞的風格內容一大轉變。
相異:
一、溫庭筠多“伶工之詞”。大膽的寫側艷之詞,是“詞為艷科”的始作俑者,領導了五代詞的發展趨勢。而韋莊多“士大夫之詞”。
二、藝術表現手法不同。
溫庭筠:以排比和音聲的抑揚長短,增加直覺印象的美感,引人產生一種深美的聯想,成功地把形象鮮明的物語、景語與難以琢磨的情語融合在一起,使所要表現的難以言狀的心緒,轉化成可感的優美物象。如〈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常以靜態的描繪代替抒情,尤著力于細部的重彩描繪,富有裝飾性,而且善于用暗示的手法,造成了含蓄的效果,如“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美人的情思是希望和他心愛的人成雙成對,作者用一種含蓄的手法表現出來。
注重文辭聲律的華美精工,艷麗如晚唐詩風,炫人眼目。少藻飾、多白描的語句寫離情別恨,如〈更漏子〉〈夢江南〉。詞境纏綿悱惻,凄麗而有情致,頗有民間曲子詞的風味。
韋莊:以疏淡之美,寫詞抒情為主,直述胸臆,風格趨向清麗,如〈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自然清新的風格,江南的景美、人美、生活美,寫得疏朗、顯直。他是一個大力用白描手法作詞的作家,對情事多作直接而且分明之敘述。如〈思帝鄉〉寫的是常見的情愛題材,但長于勾勒,直接描述人物的心理感受,筆調疏放秀美。
三、風格不同。
溫庭筠:開創詞為艷科的傳統,領導了五代詞的發展趨向。注重藻飾以艷麗見長,具有密麗的風格。
韋莊:對民間抒情詞給以藝術的加工,以疏淡為美。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反饋
08-29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學復習重點(七)
08-062023年4月浙江自考環境心理學復習重點三
11-182022年浙江自考市政學復習筆記第四章
09-142022年浙江《組織與管理概論》復習資料
09-22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十七年”的詩歌、散文
09-26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國文化概論復習筆記:區域地理環境與文化的多元融合
12-09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審美經驗的結構法則
09-20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新聞作品研究復習資料:華陽礁上補給忙
02-04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優美及優美的內涵與特點
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