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自考復習資料均由浙江自考網整理并發布,考生想要了解更多關于浙江自考報名、考試、成績查詢、畢業、歷年真題、常見問答等相關信息請關注浙江自考網,獲取浙江自考更多信息。第四節 句義
一、句義的構成
1.句子的語言意義可以依據表達形式的不同大致分為詞匯意義、關系意義和語氣意義三個主要部分。
2.詞匯意義:詞是句子的基本構成部分,句子中詞的意義也就成為句義的重要組成部分。理解一個句子的意義,首先要懂得句中詞語的詞匯意義。
3.關系意義:句子通常都是由詞語組合而成的,詞語在組合時總要形成一定的結構關系,由這些結構關系所賦予的意義就是我們所說的關系意義。詞語之間的關系意義可分為語法關系意義和語義關系意義。
4.詞匯意義和關系意義的區別:詞匯意義是詞語本身所具有的意義,一個詞語即使孤立存在,也會具有一定的詞匯意義,而關系意義則是詞語進入組合之中才產生的意義,它只存在于一定的句法結構之中,孤立的詞語是沒有關系意義的。
5.語法關系意義:詞語在一定的語法結構中形成的相互關系就是語法結構關系,由這種結構關系所賦予的意義就是語法關系意義。
6.語義關系意義:語義結構關系是指詞語在組合中產生的語義上的關系,它是一定的現實關系的概括反映,由這種結構關系所賦予的意義就是語義關系意義。如“猴子吃桃子”所包含的語法關系意義有“猴子”和“吃桃子”之間的“陳述”的意義和“吃”與“桃子”之間的“涉及”的意義,而這句話所包含的語義關系意義有:“吃”和“猴子”之間存在的“動作”和“施事”的意義和“吃”和“桃子”之間的“動作”和“受事”的意義。
7.語氣意義:反映說話人使用句子的目的和說話人情緒的意義就是語氣意義。語氣意義包括陳述、疑問、祈使、感嘆等不同的意義。在語言中可以通過語調、虛詞和語氣副詞等形式表達。
二、句子的語義結構
1.述謂結構:由-個謂詞和若干個變元組成,謂詞是處于支配地位的核心部分。一個述謂結構可以有多少變元以及有何種性質的變元,都是由謂詞的語義規定的。
2.變元:又稱題元、項等,是與謂詞有直接語義關系并受謂詞支配的語義成分,一般都是名詞性的詞語,在句子中經常充當主語或賓語。
3.語義角色:根據謂詞和變元之間的不同語義關系,可以把變元分為若干類型,這種變元的類型一般稱為語義角色。常見的語義角色有施事、受事、與事、工具、結果、處所等。從語義上看,一個變元在述謂結構中屬于哪一種語義角色,首先取決于謂詞的語義,謂詞的語義規定著謂詞與變元之間可能具有的語義關系。此外,一個變元在述謂結構中屬于哪一種語義角色也同變元自身的語義有關。
4.述謂結構可以分為四種類型:
(1)簡單述謂結構:由一個謂詞和若干個變元構成,其中所有變元都只是名詞性成分而不是述謂結構,這樣的述謂結構就是簡單述謂結構。
(2)復合述謂結構: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相對獨立的述謂結構按照一定的語義關系復合而成,這樣的述謂結構就是復合述謂結構。
(3)從屬述謂結構:述謂結構中的變元本身也是一個述謂結構,這種充當其他謂詞變元的述謂結構就是從屬述謂結構。
(4)降級述謂結構:述謂結構中的變元可以帶有修飾限定的成分,以表示變元某方面的特征,充當這類成分的述謂結構就是降級述謂結構。
5.為什么說在連謂結構中謂詞是處于支配地位的核心部分:一個述謂結構可以有多少變元以及可以有何種性質的變元,都是由謂詞的語義決定的。比如“睡覺”的意思是“進入睡眠狀態”,在這種行為中,只有行為發出者而不會有另外的涉及對象,因而“睡覺”作為謂詞就只能帶一個表示行為發出者的變元。而 “喝”作為謂詞就可以帶兩個變元,即行為的發出者和這一行為所涉及的客體。因為謂詞語義規定了述謂結構的內容,從而也就規定了句子的語義框架,有了這個語義框架,再用符號謂詞語義要求的變元把這個框架填滿,就產生了句子的命題。因此,我們說,在述謂結構中,謂詞是處于支配地位的核心成分。
6.語義指向:句子中某個成分在語義上指向哪兒,或者說同哪個或哪些成分發生語義聯系就是這個成分的語義指向。句中某個成分的語義指向可以同句法結構關系一致,也可以不一致。
三、蘊含和預設
1.蘊含。有句義甲就必然有句義乙,就是甲蘊含乙。蘊含的公式表示:甲→乙。
2.研究蘊含關系的意義。語義學研究的蘊含關系是指就話語本身所表達的意義而言的蘊含關系,這種關系可以從句子本身的意義推知而不必依賴特殊的背景知識。
3.預設和蘊含的區別:
(1)預設和蘊含一樣,也是有句義甲就必然有句義乙,不同的是,蘊含包含在句子的斷言范圍內,是句子的基本信息;預設不在句子的斷言范圍內,是句子的背景信息。
(2)同蘊含一樣,一個句子的意義可以通過預設關系與其他句義聯系在一起,使這些句義成為這個句子潛在的意義。
四、歧義
1.歧義的性質。
(1)歧義是指同一形式的語言符號序列可能表達不同意義的現象。
(2)歧義以語言符號序列的同形為前提條件。
(3)歧義與語義的模糊性質和籠統性質都不同。
(4)歧義在理解上有難易程度的區別。
2.舉例說明歧義的類型:歧義包括兩大類:
(1)詞匯歧義。指由詞匯上的原因造成的歧義,常見的詞匯歧義有三種成因:①同音歧義。如“這件事沒有yiyi”。yiyi可以表示“意義”,也可以表示“異議”。②同形異義。如“你別上”,“別”既可以理解為動詞,也可以理解為副詞。③一詞多義。如“他的包袱很重”, “包袱”既可以指用布包起來的包兒,也可以指某種負擔。詞語的同音異義、同形異義和一詞多義都可能造成語句的歧義。
(2)組合歧義。指由詞語組合關系上的原因造成的歧義,又可分為語法結構歧義和語義結構歧義兩類。①語法結構歧義。如“出租汽車”,既可以是動賓關系,也可以是偏正關系。②語義結構歧義。如“雞不吃了”,可以理解為“雞不吃食了”,也可以理解為“不吃雞了”。③如果相同的詞語之間可以有不同的句法結構關系或不同的層次構造,就有可能造成語法結構歧義;如果相同的詞語之間可以有不同的語義結構關系,就有可能造成語義結構歧義。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國文化概論復習筆記:中國傳統的藝術審美
12-102023年4月浙江自考俄羅斯小說文體論復習資料七
11-26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美育的內涵
09-20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審美經驗理論的歷史回顧
09-182023年4月浙江自考《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串講資料四
03-14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30年代文學小說創作
09-24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實驗設計串講資料第三章
10-20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國文化概論復習筆記:語言文字及其文化特征
12-10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審美發生的特殊標志
09-162023年4月浙江自考學前教育史復習筆記: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
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