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中國古代教育
這一章較抽象,主要是記住第一節的內容,可以出一些小題目;第二節將備考重點擇其要而記住就行了。
第一節中國古代文化是靠教育傳遞下來的
1 、中國古代教育是中國古代文化賴以延續和發展的基礎,是中國古代文化不斷創新的的動力,因為中國古代文化是靠中國古代教育一代一代傳遞下來的。
2 、中國古代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夏、商、西周以前。
3 、學官:是虞時設置的管理教育事務的官員,負責對人民進行倫理道德和音樂詩歌的教育等。
4 、國學,西周時出現,同時還有鄉學。
5 、商周時代,我國不僅有宮廷教育,還注意幼兒教育,逐漸形成了一個以禮、樂、射、御、書、數為主體的“六藝”教育體制。
6 、私學,春秋戰國時期出現的民間教育形式,以私人自由講學為主。如孔子、墨子、孟子等。
7 、《禮記》中的《學記》和《大學》是春秋戰國時期出現的總結教育和教育理論的教育學專著,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自成體系的教育學專著。此外還有《荀子。勸學》《管子。弟子職》。
8 、太學,西漢時期出現的專門傳授知識、研究學問的機構,漢武帝時設在長安,是中國當時的最高學府;太學的課程是通經致用為主,學生分經受業,經考試及格,任用為官吏。
9 、博士:是指漢代太學里選聘的學優德劭者擔任的教授,其學生為博士弟子。
10、漢代地方政府辦的官學在郡國稱“學”,縣稱“校”,鄉稱“庠”,聚稱“序”。私學中小學程度的稱為“書館”。(學校庠序)
11、兩漢教育以儒學經典為教材,主張教育要明經修行。其教育設施、教育思想和漢代的選舉制度是互相配合的。
12、晉代中央學制分國子學和太學兩種。國子學限五品以上貴族子弟入學;太學為平民子弟而設。
13、隋唐時期建立健全了科舉考試制度,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官員任用、均服從或從屬于科舉考試。選拔人才和培育人才的標準和要求一致起來以后,促進了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發展,也促進了當時的政治革新。
14、唐代取士之法:一是生徒法,即從各地學生中選成績優良者到尚書禮部受試;二是貢舉法,即從非在校學生通過州縣試后送到京師復試。三是制舉法,是指特種考試,產生非常之才,試于殿廷。
此外還有武舉。
15、國子監,是唐代中央兼大學和教育行政管理機構雙重性質的組織。下設國子學、太學、四門學、書學、算學、律學等,此外還有弘文館、崇文館。
16、書院,出現于唐宋之后,原為藏書、校書之地,宋時將書院與教育、教學和學術研究結合起來,成為著名學者授徒講學、培養人才之地方。主持人稱洞主或山長。建制有民辦、官辦、民辦官助等多種形式。其講學以義理修養為核心,可以彌補科舉制度之不足。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美文學選讀復習筆記:John Keats
12-09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學復習重點(七)
08-062023年4月浙江自考心理學串講筆記:感覺的整合
03-29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國文化概論復習筆記:區域地理環境與文化的多元融合
12-092023年10月浙江自考《英語(一)》復習筆記(27)
06-29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新聞作品研究復習資料:華陽礁上補給忙
02-042023年4月浙江自考環境心理學復習重點三
11-18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06-112022年浙江自考市政學復習筆記第四章
09-14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知識點-茅盾
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