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1、毛澤東思想產生的社會歷史條件是什么?5-8
2、簡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含義及基本內容?13
3、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路線?(論述)20-21
4、簡述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和作用?25-26
多選:毛澤東思想的獨創內容14-17 毛澤東思想的特點及其形成的特點23、11
第二章
5、簡述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條件及意義33-34
6、論述新民主主義政治綱領及新民主主義政治的特點47-48
7、簡述新民主主義文化綱領及其特點51-52
8、簡述中共二大的主要貢獻及歷史意義36
9、論述新民主主義革命是新形勢的特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45-46
多選:三大經濟綱領49 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34 中國革命兩大任務及其關系38
第三章
10、簡述中國紅色政權存在與發展的原因和條件62-63
11、論述中國共產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的原因與要求(黨指揮槍原則及要求)74
12、論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理論的主要內容及其歷史意義68
13、中國革命只能以進行長期的武裝斗爭為主要形式58-89
注意:新民主主義革命土改總路線及土改中須堅持的基本原則73
多選:工農武裝割據的基本內容63 積極防御的戰略方針的具體化內容80
第四章
14、簡述革命統一戰線中兩個聯盟的內容是什么,如何處理二者關系93-95
15、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如何實現在統一戰線中的領導權(或條件)99-100
16、堅持和發展統一戰線的基本方針和原則95
多選:鞏固和加強工農聯盟的條件100-101 統一戰線的主要97-101
第五章
17、論述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特點和優點132-133
18、為什么說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131
19、論述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優越性136-137
20、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含義及優越性138-139
簡述人民民主專政是民主和專政的辨證統一(區別聯系)127
多選:三三政權內容118 人民民主專政特點127-130
第六章
21、試述農業合作化的成功及其重要意義154-155
22、試述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的經驗教訓和歷史意義162-163
23、新民主主義政治經濟發展為過渡到社會主義創造的客觀條件143-145
(主觀條件:七屆三中全會確定的建黨的中心任務和策略方針143)
第七章
24、基本國情172-173 八大對我國形勢、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務判斷173-174
25、陳云提出的關于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實行“三個主體、三個補充”的設想是什么?180
26、毛澤東關于社會主義社會兩類矛盾學說的主要內容及意義?176-177
第八章
27、中國共產黨進行自身建設的有利條件和不利困難197-199(好的階級基礎)198
28、毛澤東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提出的加強黨的建設的兩個“務必”是什么?它有什么深遠意義? 217-218
29、毛澤東為什么要著重于從思想上建設黨,如何從思想上建設黨206-210
30.簡述黨的自身建設理論的基本內容208-209
多選:黨的自身建設理論的基本內容 民主集中制的基本思想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