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簡述語言和言語的關系?
答:語言是做為交際工具和思維工具的音義結合體的符號系統。言語是個人講話(寫作)的行為和結果。二者的關系猶如工具和工具運用。區別:1.語言系統是社會共有的交際工具,是穩固的,相對靜止的。言語是人們運用語言交際的過程和結果,是自由結合的,運動狀態的。2.語言是個系統,人們運用它且要遵循它的規則,社會因素是它的本質因素。言語不僅有社會因素,還有個人因素。3.語言系統的各個結構部分是有限的,但人們可以用它說出無限的句子。聯系:1.語言是第一性,言語是第二性的。2.語言來源于言語,又反作用于言語。
2、 如何理解語言是一種交際工具?
答:交際工具是語言最根本的功能。這可以從起源和消亡兩方面去觀察。首先,語言是一種交際工具,它不源于集體的勞動。集體勞動的交際, 是語言產生的決定因素。其次, 決定一種語言是發展還是消亡,唯一的標準就是看這種語言有沒有交際價值。有交際價值的語言就能存在,沒有的只能消亡。因此,語言是一種交際工具。
3、 舉例說明語言符號的任意性和強制不變性.
答:從詞的本身來看,語言符號音義之間并沒有什么必然、本質的聯系,什么音與什么義結合完全是任意的、不可論證的,是由不同社會集團約定俗成的。比如漢語中的”馬”,普通話用”MA”,說不出道理,不同方言用不同的聲音表示同一個詞義等,都無從考證,只能從語言的任意性去解釋。但是這種任意性并不是可以任意地更改語言符號的音義關系。相反,一個符號在語言集體中確立以后。個人是不能對它有任何改變的,具有強制的不變性。例如”玫瑰花”而不說成”玫瑰草”,是約定俗成的,不可更改的。這兩種特性是一個矛盾體的兩個方面。
4、 舉例說明語言系統的組合關系與聚合關系。
答:組合關系是說語言符號與符號之間組成的言語鏈條關系。例如, q我們說”我愛吃蘋果”,就是用組合關系組織語言符號成一條言語鏈。聚合關系是指在這種鏈條某環節上能夠互相替換的,具有相同作用的符號聚積成類的關系。例如,”蘋果”可以換成”香蕉”,它們都是名詞,都可作賓語,都是水果名,可以互換。
這是兩種關系是不同的關系。組合關系是一種現實在場的、有順序、可數的橫向關系;聚合關系是一種聯想的、無序的、不易精確數出來的縱向關系。
兩者又是不可分割的。它們互為前提。合關系為組合關系提供了可供選擇的源泉,組合關系以聚合關系為基礎。
這兩種關系可以作為一個綱,語言系統的各個結構單位都可以在這個綱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5、 舉例說明語言發展的漸變性和參差性。
答:漸變性和參差性是語言發展的兩個特點。漸變性就是語言結構系統只能按照量變到質變的規律逐漸地變化,采取漸變的而不是突變的方式。例如,語言符號的變化是由于社會的需要和語言系統內部原因慢慢發展的,而不是突變的。參差性是指語言結構系統的各要素發展的速度是不整齊的。例如:詞匯及詞義發展最快,語音較慢,而語法最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