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普通語言學的奠基人物是(德國洪堡特)和(瑞士索緒爾)。《普通語言學教程》在語言學發展史上起到了劃時代的作用。
2、 從語言的社會功能上看,語言是(工具);從語言的內部結構上看,語言是(符號系統)。
3、 文字是建立在(語言)基礎上的(輔助交際工具);旗語之類是建立在(語言和文字)基礎上的(特殊領域的輔助交際)工具。
4、 奧斯汀的“三種語言行動”是指(說話行為)、(施事行為)、(取效行為)。
5、 格賴斯的言語合作原則是(質量準則)、(數量)、(寬宏)、(贊譽)、(謙虛)、(贊同)、(同情)。
6、 語言的穩固是由語言的基礎(基本詞法)和(詞法構成)決定的,語言變化決定因素是由于(語言的發展與穩固)。
7、 語言發展規律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個別語言發展規律)。一種是(普通語言發展規律),后者又具有(漸變性)和(參差性)兩大特點。
8、 (方言)和(親屬語言)是語言分化的結果;(共同語)、(民族交際語)、(國際交際語)是語言整化的結果。
9、 人的發音器官是由(動力器官)、(發音器官)、(共鳴調節器官)三大部分駔成的。
10、 語音的四要素是:(音高)決定于(發音體振動頻率);(音強)決定于(發音體的振幅);(音長)決定于(聲波的形式)。
11、 從聲音產生的角度看,音質的不同是由(發音體不同)、(發音方法不同)、(共振腔的形狀不同)決定的。
12、 語音的社會屬性可以從(音義結合的任意性)、(語言的民族性)和(音位體系的演變)上體現。
13、 元音和輔音的主要區別是(看聲門以上的發音器官有無阻礙);(看氣流的強弱);(看發音器官的各部分均衡緊張還是部分緊張);(看聲帶振動與否)。
14、 輔音的分類標準是(按發音法)和(按發音部位)。
15、 教材p80頁的14題。
16、 教材p80頁的15題。
17、 從音節構造的角度說,處在強峰階段的音叫(領音);處在漸強峰階段的音叫(起音);處在漸弱階段的音叫(收音)。
18、 常見的語流音變現象有(同化)、(異化)、(弱化)(脫落)、(增音)。
19、 詞匯意義可分為(概念義)、(感情義)、(風格義)、(搭配義)四類。
20、 言語意義的類型有(上下文義)、(言外之意)、(共現義)、(
主題義)四種類型。
21、 語義演變的結果有(擴大)、(縮小)、(轉移)三種,其中(擴大)最為值得注意。
22、 義素分析的總原則是(二元對立),方法是(對比)。
23、 語義場的類型有:(同義場)、(反義場)、(多義場)、(聯想義場)四種。
24、 詞匯是一個(集合)概念,不能指稱(單個詞或單個固定詞組)。
25、 詞是(語言中可以獨立運用的最小的音義結合單位),與語素的區別在于(能否獨立應用),和詞組的區別在于()。
26、 根據語素在構詞中的作用,可以把語素分為(詞根)、(詞輟)、(詞尾)。鞭中,(詞根)是構詞要素,(詞尾)是構形要素。
27、 根據詞干的情況,可以把詞分為(單純詞)、(復合詞)、(派生詞)三種,后兩者又統稱(合成詞)。
28、 構詞法的主要類型有(語音構成)(語義構成)(語法構成)三種,其中,(語法)構詞又包括(復合法)(派生法)(轉化法)(縮合法)。
29、 基本詞匯的特點燭(穩定性)、(全民長用性)和(能產性)。
30、 詞形范疇包括:(性)、(數)、(格)、(體)、(時)、(態)、(式)、(人稱)、(級)。
31、 劃分詞類的標準大致可以分為三類(形態標準)、(句法標準)、(意義標準)。
32、 語法手段一般包括:(內部曲折法)、(附加法)、(重疊法)、(異根法)、(重音法)、(詞序)、(虛詞)、(語調)、(冠詞)、(前置詞和后置詞)、(助動詞)。
33、 人類在發明文字以前,普遍經歷了用(實物)和(圖畫)來記事和傳遞信息的階段。
34、 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字母是(),現在所使用的各種表音字母大多數由它分化、派生而來。
35、 比較古老的表意文字除漢字外,還有古埃及的(圣體字)、古美索不達米亞蘇末(楔形文字)、古代(克里特[米諾]文字)和中美洲的(古瑪雅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