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藥物分析主要研究化學結構明確的合成藥物或天然藥物及其制劑的質量控制方法,也研究中藥制劑和生物制品及其制劑有代表性的質量控制方法。
第一章 藥典概況
2005年藥典分三部:①藥典一部收載藥材及飲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劑和單味制劑等;②藥典二部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收載化學藥品、抗生素、生化藥品、放射性藥品,第二部分收載藥用輔料;③藥典三部收載生物制品。
一、藥品質量標準
藥品質量的內涵:真偽、純度、品質的質量要求。
二、《中國藥典》的內容
凡例、正文、正文、附錄和索引四部分。
㈠凡例:解釋和正確使用的基本原則,與正文品種、附錄及質量檢定有關的共性問題加以規定。
凡例、附錄中采用“除另有規定外”的術語。
凡例的分類項目:名稱及編排,項目及要求,檢驗方法和限度,標準品、對照品,計量,精確度,試藥、試液、指示劑,動物試驗和說明書、包裝、標簽等,九類二十八條。
1.名稱與編排
《中國藥典》收載的中文藥品名稱均為法定名稱,英文名除另有規定外,均采用國際非專利藥名INN (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 for Pharmaceutical Substances)。
有機藥物化學名稱根據《有機化學命名原則》命名,母體的選定與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cation Chemistry)命名系統一致。
2.項目與要求
形狀、鑒別、檢查、含量測定、類別、制劑的規格、貯藏等項目。
3.檢查方法與限度
純度和限度數值以及重(裝)量差異,包括上限和下限兩個數值本身及中間數值。規定最后一位為有效位,運算可多保留一位修約至有效位。原料藥含量一般按重量計,不得超過101.0%。
4.標準品、對照品*
標準品:用于生物檢定、抗生素或生化藥品中含量或效價測定的標準物質,按效價單位(或μg)計,以國際標準品進行標定。
對照品:用于結構確切的化學藥,除另有規定外,均按干燥品(或無水物質)進行計算后使用。
5.計量
使用的滴定液和試液的濃度表示有明確不同,濃度要求精密標定的滴定液用“XXX滴定液(YYYmol/L)”表示;作其他用途不需精密標定其濃度時,用“YYYmol/LXXX溶液”表示。
%(g/g):表示溶液100g中含有溶質若干克。
%(ml/ml):表示溶液100ml中含有溶質若干毫升。
%(ml/g):表示溶液100g中含有溶質若干毫升。
液體的滴:20℃時,以1.0ml水為20滴進行換算。
(1→10):固體溶質1.0g或液體溶質1.0ml加溶劑使成10ml的溶液。
6.精確度
“稱重”或“量取”的量均以阿拉伯數碼表示,其精確度可根據數值的有效數位來確定。如:0.1g→0.06~0.14g;2g→1.5g~2.5g;2.0g→1.95~2.05g
“精密稱定”系指稱取重量應準確至所趨重量的千分之一。
“稱定”系指稱取重量應準確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
“精密量取”系指量取體積的準確度應符合國家標準中對該體積移液管的精密度要求。
“量取”系指可用量筒或按照量取體積的有效數位選用量具。
“約”系指取用量不得超過規定量的±10%。
7.試驗用水,除另有規定外,均系指純化水。
酸堿度檢查所用的水,均系指新沸并放冷至室溫的水。
㈡正文:①品名;②有機藥物的結構式;③分子式與分子量;來源或有機藥物的化學名稱;⑤含量或效價規定;⑥處方;⑦制法;⑧性狀;⑨鑒別;⑩檢查;?含量或效價測定;?類別;?規格;?貯藏;?制劑等。
㈢附錄:包括制劑通則、通用檢測方法和指導原則。
第二章 藥物的鑒別試驗
項目:性狀、一般鑒別試驗、專屬鑒別試驗。
條件:溶液的濃度、溫度、酸堿度,試驗時間,干擾成分。
性狀:外觀、溶解度、物理常數(熔點、比旋度、吸收系數)
一般鑒別試驗只能證實是哪一類藥物,而不能證實是哪一種藥物。包括:丙二酰脲類、托烷生物堿類、芳香第一胺類、有機氟化物、無機金屬鹽類、有機酸鹽、無機酸鹽。
鑒別方法:①化學鑒別法:呈色反應鑒別法、沉淀生成~、熒光~、氣體生成~、使試劑褪色~、測定生成物的熔點;②光譜鑒別法:UV鑒別法、IR~、近紅外光譜法、原子吸收法、NMR;③X射線粉末衍生法;④色譜鑒別法:TLC鑒別法、HPLC和GC~、MS~;⑤生物學法。
第三章 藥物的雜質檢查
3.1 概述
雜質來源:①生產過程中引入;②貯藏過程中受外界條件影響,引起藥物理化特性發生變化而產生。
雜質分類:①來源:一般雜質、特殊~;②毒性:毒性~、信號~;③理化性質:有機~、無機~、殘留溶劑。
雜質限量:藥物中所含雜質的最大允許量。
雜質限量=最大允許量/供試品量×100%
雜質限量控制方法:①限量檢查法;②定量測定。
靈敏度法:不得有正反應出現。
比較法:與規定限量比較,不得更大。
3.2一般雜質的檢查方法
⑴氯化物檢查法:Ag++Cl-→AgCl↓(白)
⑵重金屬檢查法:①硫代乙酰胺法:適用于溶于水、稀酸、乙醇的藥物;②熾灼后的硫代乙酰胺法:含芳環、雜環及難溶于水、稀酸、乙醇的有機藥物;③硫化鈉法:溶于堿性水溶液二難溶于稀酸或在稀酸中即生成沉淀的藥物;④微孔濾膜法:重金屬限量低的藥物。
⑶砷鹽檢查法:古蔡氏法、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銀法。
⑷干燥失重測定:檢查藥物中的水分及其他揮發性物質。
⑸殘留溶劑測定法:用于控制有機藥物經炭化或揮發性無機藥物中非揮發性無機雜質。
干燥失重%=(稱量瓶與加入樣品重-恒重后稱量瓶與樣品重)/樣品重×100%
干燥失重測定法:①常壓恒溫干燥法:受熱較穩定藥物;②減壓干燥法與恒溫減壓干燥法:熔點低或受熱分解的供試品;③干燥劑干燥法:受熱分解或易升華的供試品;④熱分析法:研究藥物理化性質和熱動力學參數。
殘留溶劑測定法:按有機溶劑毒性分為三類:①一類有機溶媒毒性較大,且具有致癌并對環境有害,應盡量避免使用;②二類有機溶媒對人有一定毒性,應限量使用;③三類有機溶媒對人的健康危險性較小,推薦。
3.3特殊雜質檢查法
㈠.色譜分析法(檢查有關物質的首選方法)
⑴TLC法:①雜質對照品法;②供試品溶液自身稀釋對照法;③二者并用;④對照藥物法。
⑵HPLC法:①內標法加校正因子法:f=(As/Cs) / (AR/CR);Cx=f * (Ax / (AS’/CS’) ) ;②外標測定法;③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對照法(需雜質對照);④不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對照法(無雜質對照)
㈡.光譜分析法:⑴紫外;⑵紅外
第四章 藥物定量分析與分析方法驗證
4.1定量分析樣品的前處理方法
⑴存在形式:①含金屬的有機藥物:金屬原子不直接與碳原子相連,通常為有機酸或酚類的金屬鹽或配位化合物;②有機金屬藥物:金屬鹽子直接與碳原子以共價鍵相連。
⑵分類:①不經有機破壞的分析方法:a.直接測定法:i.配位滴定法(葡萄糖酸鈣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鈉滴定);ii.氧化還原滴定法(富馬酸亞鐵);b.經水解后測定法:i.堿水解(含鹵素:三氯叔丁醇);ii.酸水解(十一烯酸鋅);c.經還原分解后測定法(含碘:泛影酸、膽影酸、碘他拉酸);②經有機破壞的分析方法:a.濕法破壞(凱氏定氮法:撲米酮);b.干法破壞:i.高溫熾灼法;ii.氧瓶燃燒法(碘苯酯)
⑶氧瓶燃燒法
①原理:將含有待測元素的有機藥物置于充滿氧氣的密閉燃燒瓶中充分燃燒,使有機結構部分徹底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而待測元素根據電負性的不同轉化為不同價態的氧化物,被吸收于適當的吸收液,再根據其性質和存在形式采用適宜方法分析。
②器具:磨口、硬質玻璃錐形瓶
③注意事項:p84
4.2定量分析方法的特點
⑴容量分析法——計算p87:是將已知濃度的滴定液由滴定管滴加到被測藥物的溶液中,直至滴定液與被測藥物反應完全,然后根據滴定液的濃度和被消耗的體積,按化學計量關系計算出被測藥物的含量。
①滴定度:每1ml規定濃度的滴定液所相當的被測藥物的質量。
②滴定度的計算:T(mg/ml)=m×a/b×M;m滴定液摩爾濃度mol/L、a被測藥物摩爾數、b滴定劑摩爾數、M被測藥物毫摩爾含量mg。
⑵紫外測定法
①對照品比較法②吸收系數法③計算分光光度法:雙波長分光光度法p93④比色法
⑶色譜分析法——HPLC系統適用性試驗p95
①色譜柱的理論板數n=5.54(tR/Wh/2)2
②分離度R=2(tR1- tR2)/(W1+W2)
③重復性
④拖尾因子T= W0.05h/2d1(峰高法定量時T應在0.95-1.05間;拖尾峰T>1,對稱峰T=1,前沿峰T<1)
4.3藥品分析方法的驗證p98
目的是證明采用的方法適合于相應檢測要求,方法驗證過程和結果均應記載在藥品標準起草或修訂說明中。
⑴準確度:指用該方法測定的結果與真實值或參考值接近的程度,一般用回收率(%)表示。
⑵精密度:指在規定的測試條件下,同一個均勻供試品,經多次取樣測定所得結果之間的接近程度,可用偏差d、標準偏差SD、相對標準偏差PSD表示。定量測定
①重復性:同一分析人員②中間精密度:同一實驗室不同時間不同人員不同設備(③重現性:不同實驗室
⑶專屬性:指在其他成分(如雜質、降解產物、輔料等)可能存在下,采用的方法能準確測定出被測物的特性。鑒別、雜質檢查、含量測定
⑷檢測限(LOD):指試樣中被測物能被檢測出的最低濃度或量。反映方法是否具備足夠的靈敏度。鑒別、雜質檢查
①目視法②信噪比法:S/N=3(或2)
⑸定量限(LOQ):指樣品中被測物能被定量測定的最低量,其測定結果應具有一定的準確度和精密度。定量測定 信噪比法:S/N=10
⑹線性:指在設計的“范圍”內,測試結果(響應值)與試樣中被測物的濃度或量直接呈正比關系的程度。相關系數r、最小二乘法
⑺范圍:指能達到一定精密度、準確度和線性、測試方法適用的高低限濃度或量的區間。
⑻耐用性:指在測定條件有小的變動時,測定結果不受影響的承受程度,為使方法可用于常規檢驗提供依據。
⑼總結:
①非定量分析方法:如鑒別、雜質的限度檢查,需專屬性、檢測限、耐用性。
②定量分析方法:如含量測定、含量均勻度、溶出釋放度測定,需準確度、精密度、專屬性、線性、范圍、耐用性。
③微量定量分析方法:如雜質的定量測定,需準確度、精密度、專屬性、定量限、線性、范圍、耐用性。
4.4生物樣品分析方法的基本要求
⑴常用樣品的種類、采集和貯藏
①血樣:短期保存用4度冰箱,長期保存用-20度或-80度冷藏。
①血漿:采集血樣置含抗凝劑試管中,混勻,離心,取上清液②血清:采集血樣室溫放置0.5-1小時,待凝固后剝離血餅,離心,取上清液③全血:也應加入抗凝劑混合
②唾液:4度以下保存
③尿液:保存需加入防腐劑(甲苯、二甲苯等),以免因細菌繁殖而變混濁。
⑵生物樣品分析前處理技術
蛋白質的去除:①加入與水混溶的有機溶劑②加入中性鹽③加入強酸④加入含鋅鹽及銅鹽的沉淀劑⑤酶解法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國文化概論復習筆記:中國傳統的藝術審美
12-102023年4月浙江自考俄羅斯小說文體論復習資料七
11-26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美育的內涵
09-20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審美經驗理論的歷史回顧
09-182023年4月浙江自考《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串講資料四
03-14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30年代文學小說創作
09-24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實驗設計串講資料第三章
10-20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審美發生的特殊標志
09-16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國文化概論復習筆記:語言文字及其文化特征
12-102023年4月浙江自考學前教育史復習筆記: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
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