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節 哲學和哲學基本問題 一、哲學的含義: 1、 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是世界觀的理論體系; 2、 哲學是關于自然知識、社會知識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 3、 哲學既是理論化的世界觀,又是方法論,是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統一;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和具體科學的關系(或者說哲學和具體科學的關系) 1、 二者是一般和個別,普遍與特殊的關系; 2、 二者最明顯的區別在于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以自然、社會、思維三大領域的普遍規律作為研究對象,具體科學是以局部領域的特殊規律作為研究對象的; 3、 其聯系是具體科學為馬克思主義哲學提供基礎,馬克思主義哲學為具體科學提供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 4、 既要反對代替論,也要反對取消論。 三、哲學基本問題: (一)哲學基本問題的內容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是哲學基本問題,也可以表述為意識或精神與物質的關系,它有兩方面的內容: 第一、 思維和存在誰是本原,誰是第一性的問題,誰決定誰的問題,是劃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 第二、 思維和存在有無同一性的問題,是劃分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標準。 (二)哲學基本問題的依據?這是由哲學的性質特點和它在哲學中的地位決定的。 1、他是任何哲學派別都不能回避而必須回答的問題; 2、對它的解決決定著哲學派別的路線和方向; 3、它是一切哲學派別斗爭的焦點; 4、他也是實路中的基本問題。 (三)哲學基本問題的意義:包括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兩方面。 1、在理論上對思維和存在,誰是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對思維和存在有無同一性的問題是劃分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標準。 2、在實踐上,它可以指導我們自覺的處理主觀和客觀的矛盾,從而正確認識世界和成功的改造世界。 四、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以及歷史唯物主義和歷史唯心主義的含義:(簡答或選擇題) 社會存在和社會意義的關系是歷史觀的基本問題 1、 對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誰是一第性的不同回答是劃分歷史唯物主義和歷史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凡是認為社會存在是第一性,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就是歷史唯物主義。 2、 凡是認為社會意識是第一性的,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的就是歷史唯心主義。 第二節 哲學基本派別和形態 一、一元論和二元論的含義:(選擇) 1、 一元論主張世界有一個統一的本原,是肯定在思維和存在的關系中有一個是第一性另一個是第二性的學說,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都是一元論哲學; 2、 二元論否認世界有一個統一的本原,認為思維和存在是兩個獨立的互不依賴的本原,它是動搖于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之間不徹底的哲學,最終倒向唯心主義。 二、唯物主義的含義及三種歷史形態: 唯物主義主張世界的本原是物質,物質是第一性的,意識是第二性的,物質決定意識,意識依賴物質。 1、 樸素唯物主義 認為世界的本原是一種或幾種具體的物質,世界是由一種或幾種原初物質發展來的。 2、 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認為原子和原子的屬性是世界的本原,也叫機械唯物主義。它有三個嚴重缺陷:A、機械性 B形而上學性 C唯物主義的不徹底性 3、 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它是唯一科學的、完備的,徹底的唯物主義。 三、唯心主義的含義及其兩種基本形態(或唯心主義的兩種形式的共同點和區別) 唯心主義主張世界的本原是精神,認為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質是第二性的,精神決定物質,物質依賴精神。 1、主觀唯心主義 它們是把人的主觀精神、主觀意志夸大為世界的本原,第一性的,把客觀世界看成是主觀意識的產物,導致唯我論。 2、客觀唯心主義 他們認為客觀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第一性的,是先于人類,先于事物的,客觀精神產生了萬事萬物。 A、現代西方哲學包括人本主義和科學主義思潮; B、其實質都是唯心主義 C、我們對它的態度都是批判的加以吸收。 以上ABC三個選項是書中的內容。會出選擇題。 四、唯心主義和存在的根源:(簡答或選擇題) 1、 主觀和客觀相分離,認識和實踐相脫離,片面夸大主觀,這是它產生和存在的認識論根源,如果把認識過程中的感性因素片面夸大,就產生主觀唯心主義和經驗論。如果把認識過程中的理性因素片面夸大,就產生客觀唯心主義和唯理論; 2、 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分離和對立是產生和存在的社會歷史根源; 3、 反動統治階級的需要是它產生和存在的階級根源。 五、辨證法的三種歷史形態: 1、古代樸素辨證法; 2、以黑格爾為代表的唯心主義辨證法; 3、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辨證法 第三節 馬克思主義哲學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歷史必然性(或馬哲產生的歷史條件)簡答 1、19世紀40年代,資本主義的高度發展和社會矛盾的激化是它產生的社會歷史條件; 2、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是它生產的階級基礎;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4月浙江自考高級英語課文翻譯復習資料十二
11-262022年浙江自考英語(二)語法及翻譯復習資料(8)
10-09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語(二)串講筆記:lesson10-13
02-102024年4月浙江自考溫病學復習資料:第八章
12-22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辯證關系
06-172023年浙江自考公共管理學串講資料:公共管理學的產生
03-022023年4月浙江自考美學模擬題及答案匯總
12-012022年浙江自考《高級英語》復習資料(13)
09-28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復習資料十四
11-292023年4月浙江自考環境心理學復習重點三
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