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學社會主義
① 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發表《共產黨宣言》,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誕生。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摒棄了空想社會主義的空想色彩,從而使關于社會主義是社會進步合乎規律的結果的學說,代替了烏托邦的幻想,把社會主義思想發展的進程推進了一個嶄新的歷史時期,實現了人類思想史上的一次巨大的飛躍。
② 唯物史觀揭示了人類歷史上發展的客觀規律,即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狀況,上層建筑一定要適應經濟基礎規律,剩余價值規律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基本規律。
③ 資本主義必將被社會主義所代替不再僅僅是個猜想,而是現實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矛盾運動的必然結果。
2、戰時社會主義
① 也稱‘軍事共產主義’。是蘇聯1918-1920年在外國武裝干涉和國內戰爭時期所采取的一項戰時經濟政策。
② 其主要措施內容有:1、對大中小型企業一律實行國有化。2、國民經濟管理高度集中,生產資料國有,3、日用消費品實行配額制度,禁止私人貿易。4、實行余糧征集制,禁止私人貿易。5、實現普及于一切階級的勞動義務制。
③ 這些制度對動員社會資源,贏得戰爭勝利起了重大作用,但是是臨時的。
3、新經濟政策
① 1921年后實施的,在無產階級專政國家掌握國民經濟命脈的條件下,充分利用商品貨幣關系,利用市場,建立城鄉聯系,發展經濟的措施。
② 主要內容:1、用糧食稅代替余糧征集制 2、發展商業,在一定限度內允許自由貿易和私商的存在。3、在國營企業中,實行經濟核算制。
③ 實行新經濟政策的結果,重新建立了工業與農業之間正常的經濟聯系,鞏固了工人與農民的聯盟,促進了生產的發展。為蘇聯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1、怎樣理解經濟文化相對落后國家社會主義建設的長期性和艱巨性?P264
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國家先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進入社會主義社會,是科學社會主義的勝利,但同時又使社會主義事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由于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產生的一系列困難,并使這些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具有長期性和艱巨性。
經濟文化相對落后國家社會主義建設的長期性和艱巨性是由以下因素決定的:
1、生產力落后因素的制約。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國家在社會主義制度建立之前都發生過長期的戰爭,這些戰爭,使原本就落后的生產力遭受到嚴重的破壞從而更加落后,在這樣的基礎上建設社會主義,不經過長期艱苦的努力是不可能接近或趕上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
2、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制約。在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取代舊的經濟制度的過程中,充滿著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即使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建立起來,它所面臨的歷史任務依然是非常艱巨復雜的,必須經過長期艱苦的努力才能最終完成。
3、國際環境的嚴峻挑戰。從總體實力看,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一直要比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國家強大的多,它們對社會主義國家進行種種形式的武力進攻和和平滲透。這種態勢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都不會發生根本性的改變。特別是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和科技革命的迅猛發展,社會主義將面臨更大的挑戰。社會主義的建設和經濟發展將是長期、艱巨的任務。
4、歷史上其他社會制度的更替,只是用一種私有制代替另一種私有制,一種剝削階級代替另一種剝削階級,尚且經歷了漫長的歷史時期。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是社會制度的根本變革,必須經歷一個漫長的曲折過程,對此一定要有充分的認識。
2、談談對社會主義本質要求和對社會主義經濟制度一般特征的理解。
一、本質要求的理解
根據馬克思恩格斯關于未來的展望和社會主義實踐的發展,社會主義本質為:
① 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大力發展生產力,是社會主義本質的要求,也是社會主義事業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基礎。
② 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是要在生產發展的基礎是那個,不斷滿足全體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實現全國人民共同富裕,實現全國人民的共同富裕,不是兩極分化,這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之一。
③ (新增)社會和諧和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社會和諧是經久不變的主體之一,人的發展是建立在個體高度自由自覺基礎上的發展,是全面的發展,全體社會成員的發展,社會發展與個人發展實現了真正的統一,社會發展不再以犧牲某些個人發展為代價。
二、經濟制度的理解
堅持用歷史唯物主義、辯證的發展和堅持事物發展分階段的方法論和觀點分析實踐中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
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一般特征可以概括為:
1)生產力的提高和經濟的不斷發展。生產力不是判斷社會經濟制度的唯一標準,也不能說生產力發達的制度就是社會主義,但生產力是社會進步的最終決定力量,社會主義一定要有不斷發展并最終高于資本主義的生產力。
2)建立與生產力發展要求相適應的公有制形式和所有制結構。生產資料所有制是生產關系和經濟制度的基礎。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根本區別之一在于他們的生產關系不同。但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歸根結底是由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決定的,公有制在整個社會主義經濟中占的比重大小和采取的形式,要與社會主義不同的發展階段相適應。
3)實行與生產力發展要求和所有制關系相適應的分配形式。分配關系是所有制關系的實現,其宗旨是要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促進生產力的發展。社會主義究竟實行何種分配形式,要根據生產力發展和所有制關系的要求而決定。
4)建立與經濟基礎相適應的上層建筑。社會主義上層建筑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和生產關系的變化而不斷改革、不斷完善,使之成為保護經濟基礎,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主義制度完善的重要力量。
3、怎樣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認識社會主義制度首先在經濟文化相對落后國家建立的歷史事實?
① 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制度變革的基本原理
按照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來認識,生產力是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構成社會的基本矛盾,這個基本矛盾的運動,決定著社會性質的變化和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方向。
社會主義革命率先在蘇聯和中國等經濟文化相對落后國家發生并成功,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率先在經濟文化相對落后國家建立,是國際資本主義內部不可克服的基本矛盾逐漸激化的必然結果,是這種基本矛盾轉嫁到經濟文化相對落后國家使其具備了發生革命的全部客觀依據的必然結果,是對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驗證和在實踐中豐富和發展。
② 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率先在經濟文化相對落后國家建立不是對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背離和對社會發展規律的違反,原因如下:
1、從蘇聯、中國等國家當時的國內情況看,一方面資本主義的發展使社會生產力從手工作坊向大工業發展,由此擇偶按此了代表先進生產力發展要求的無產階級,另一方面,先進生產力的發展在經濟文化相對落后國家遇到了最反動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的嚴重阻礙。
<script> if(window.location.href.indexOf("agent=bdopen")>0){ $(".bdopenhide").hide() } </script>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4月浙江自考高級英語課文翻譯復習資料十二
11-262022年浙江自考英語(二)語法及翻譯復習資料(8)
10-09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語(二)串講筆記:lesson10-13
02-102022年浙江自考市政學復習筆記第十二章:城市經濟管理
09-16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辯證關系
06-17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復習資料十四
11-292024年4月浙江自考溫病學復習資料:第八章
12-222023年4月浙江自考學前教育史復習筆記:史前社會幼兒教育的特征
12-122022年浙江自考《科技檔案管理》串講筆記(11)
10-102022年浙江自考《高級英語》復習資料(13)
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