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選擇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
1.犯罪學這一概念的首次提出者是法國人類學家( )
A.保羅?托皮納爾 B.貝卡利亞
C.保羅?費爾巴哈 D.加羅法洛
2.犯罪學研究的出發點的基礎是( )
A.對犯罪現象的研究 B.對犯罪原因的研究
C.對犯罪對策的研究 D.對犯罪矯治方法的研究
3.犯罪學研究的具體方法有一個顯著的特征,就是( )
A.技術性 B.客觀性
C.綜合性 D.復雜性
4.在犯罪學研究中,研究者直接感知、記錄研究對象的具體事實資料的方法是( )
A.訪談法 B.問卷法
C.觀察法 D.臨床診斷法
5.逐漸形成一門獨立學科的犯罪學脫胎于( )
A.刑法學 B.社會學
C.統計學 D.生物學
6.提出“自由意志論”的犯罪原因觀的是( )
A.實證犯罪學派 B.古典犯罪學派
C.犯罪生物學派 D.犯罪心理學派
7.加羅法洛于《犯罪學》一書中提出了( )
A.犯罪原因三元論 B.天生犯罪人論
C.自然犯罪概念 D.犯罪飽和律
8.菲利在其犯罪原因論的基礎上推導出了著名的( )
A.消長律 B.犯罪飽和律
C.輻射律 D.起伏律
9.當代犯罪學研究的特點之一是( )
A.犯罪原因“單元論”成為主流 B.廣義犯罪學成為主流
C.注重犯罪的單向研究 D.犯罪社會學研究思路復興
10.心理分析法主要用于( )
A.研究犯罪動態 B.研究犯罪工具
C.研究犯罪構成 D.解釋犯罪原因
11.犯罪既危害了統治階級的利益,同時又危害了公共利益,表明了犯罪具有( )
A.階級性 B.相對性
C.社會性 D.動態性
12.已經發生并被發現由于種種原因而未舉報或舉報了未予統計的犯罪數是( )
A.犯罪率 B.相對暗數
C.絕對暗數 D.明數
13.與犯罪人初犯年齡密切相關的是( )
A.性別 B.犯罪類型
C.再犯的可能性 D.文化程度
14.在犯罪學的初創時期,犯罪學家對犯罪人進行分類,其目的是( )
A.研究犯罪預防 B.研究犯罪現象
C.研究犯罪原因 D.促進犯罪學學科發展
15.在建國初期已基本絕跡或發案極少而80年代后又死灰復燃的犯罪是( )
A.殺人 B.制販毒品
C.搶劫 D.搶奪
16.改革開放后,我國盜竊案顯著特點是( )
A.作案目標進一步縮小 B.集群犯罪嚴重
C.連續犯罪減少 D.重大案件迅速下降
17.建國后,我國第三次刑事犯罪高峰發生于( )
A.50年代初 B.60年代初
C.“文革”期間 D.改革開放后
18.社會學家和犯罪學家多用亞文化理論解釋( )
A.男性犯罪的成因 B.女性犯罪的成因
C.有色人種犯罪的成因 D.青少年和中下層人犯罪的成因
19.研究犯罪原因可以為犯罪人的( )
A.改造與矯治提供充分依據 B.生活提供出路
C.生產提供條件 D.安全提供保障
20.個體犯罪的可能性取決于內外兩個控制系統的強度同犯罪誘因之間的( )
A.力量等同關系 B.力量平行關系
C.力量對比關系 D.力量對等關系
21.經濟轉型過程中犯罪的增長,往往是通過諸多( )
A.直接原因 B.間接原因
C.相關因素 D.中介環節
22.失業使失業者不能承擔正常的( )
A.法律義務 B.社會責任
C.社會道義 D.社會角色
23.犯罪的個體原因外化的結果就是( )
A.犯罪行為 B.犯罪動機
C.犯罪結果 D.犯罪條件
24.被犯罪分子運用而作用于犯罪對象的一切物品和媒體被稱為( )
A.犯罪條件 B.犯罪空間
C.犯罪工具 D.犯罪時間
25.涉及到犯罪分子犯罪時的時空、工具、對象因素的是( )
A.犯罪原因 B.犯罪根據
C.犯罪條件 D.犯罪的相關因素
26.被害人由于自己的弱點落入犯罪人手中以致在受到侵害時不反抗,使犯罪易順利實施,這是犯罪的( )
A.易感性 B.誘發性
C.受容性 D.無意識性
27.綜合性犯罪預測、多項犯罪預測和單項犯罪預測分類所根據的標準是( )
A.犯罪預測的內容 B.犯罪預測的性質
C.犯罪預測的條件 D.犯罪預測的方式
28.維護社會治安的專門機關是( )
A.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 B.各級政府
C.各級黨委 D.政法部門
29.以下措施不屬于我國犯罪防控系統第二道防線的是( )
A.限制犯罪工具和手段 B.倡導主文化、遏制反文化
C.貴重物品標刻 D.建立人力防控系統
30.之所以說費爾巴哈的“心理強制說”促進了歐洲18世紀的刑法改革是因為這一理論主要著眼于( )
A.刑罰報應 B.社會防衛
C.保安處分 D.預防犯罪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選項中有二至五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多選、少選、錯選均無分。
31.犯罪學必須關注研究的關于犯罪現象課題有( ) A.犯罪現象屬性 B.犯罪的基本狀況 C.犯罪特點
D.犯罪規律 E.犯罪對策效果
32.我國改革開放后,犯罪狀況的顯著特點是( )
A.敵對分子犯罪突出 B.暴力犯罪向惡性化發展 C.發案數劇增
D.流動人口犯罪突出 E.新型犯罪不斷出現
33.研究犯罪原因的意義在于促進( )
A.犯罪預防 B.治理犯罪 C.犯罪學學科的發展
D.從深層次上認識犯罪現象 E.犯罪人的改造
34.我國幫教工作的原則有( )
A.平等原則 B.強制原則 C.真誠原則
D.區別對待原則 E.聯系實際原則
35.二十世紀中期以后,國外犯罪預防理論開始注重犯罪預防的( )
A.實際效果 B.平行性 C.具體性
D.抽象性 E.操作性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
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3分,共18分)
36.犯罪學的學科性質
37.龍勃羅梭
38.犯罪區域分布
39.亞文化
40.犯罪動機
41.轉處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滿分共20分。)
42.為什么說犯罪被害人研究拓展了犯罪學研究的廣度和深度?
43.簡述學校教育與犯罪問題之間的關系。
44.什么是犯罪預測?它有哪些特點?
45.如何提高公民的自防意識和能力?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1小題12分,第2小題10分;滿分共22分。)
46.論述犯罪學的學科性質。
47.為什么說犯罪是可以預防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答案:
一、 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1.A 2.A 3.C 4.C 5.A
6.B 7.C 8.B 9.B. 10.D
11.C 12.B 13.C 14.C 15.B
16.B 17.C 18.D 19.A 20.C
21.D 22.D 23.A 24.C 25.C
26.C 27.A 28.D 29.B 20.D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31.ABCD 32.BCDE 33.ABCDE 34.ADE 35.ABCE
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3分,共18分)
36.犯罪學主要是以社會學和法學為基礎,并運用多種學科的理論與研究方法,揭示犯罪現象及其原因,探索犯罪預防對策的一門綜合性的社會科學。
37.是意大利著名精神病學者、法醫學者和犯罪學家,長期以犯人為對象進行解剖學和人類學研究,于1876年發表《犯罪人論》。他是犯罪人類學派的創始人。被視為犯罪學的鼻祖。他提出了天生犯罪人論及刑罰目的在于防衛的預防觀。
38.是指不同區域的犯罪分布情況,包括具體分布和類型分布。
39.是社會文化體系中與主體文化相對應的組成部分,是局部文化。
40.是激起和促使犯罪人實施犯罪行為的內心動力。
41.是指對應受刑事處罰的輕微違法者或少年犯罪者改用其他非刑罰處罰的方式處理的方法。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42.(1)犯罪被害人研究成為揭示犯罪原因全貌的一個重要途徑。
(2)改變了傳統犯罪原因中只注重犯罪主體的單項研究方法,開始將主體與對象,犯罪人與被害人看作一個矛盾的統一體,雙向揭示犯罪原因。
(3)使犯罪的自我預防與個體預防受到了普遍關注。
43.(1)犯罪與受教育程度之間存在一定的關系,受過中、高等教育者犯罪率一般低于只受過初等教育者或文盲的犯罪率。即在一定條件下,犯罪率與受教育程度成反比。
(2)犯罪與學習成績的關系:在在校生中,學業優秀者、中等者、不良者的犯罪率依次由低到高排列。
(3)犯罪者在校學習的態度與犯罪的關系:如果對學?;驅W習缺乏興趣,時常逃學乃至輟學則易陷入犯罪。
(4)學校忽視全面教育與犯罪的關系:學校忽視全面教育、教育不當或不充分等都將影響學生健康成長,并可能成為潛在的犯罪因素。
44.(1)概念:犯罪預測是指在正確認識犯罪現象的歷史和現實狀況的基礎上,運用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對犯罪現象及其他有關現象進行調查分析研究,從而對未來一定時空范圍內犯罪現象的數量增減、種類變化等一系列宏觀和微觀項目所做的推斷和預見。
(2)特點:①現實性;②示導性;③預測結果的可變性;④復雜性。
45.(1)運用新聞傳媒廣泛宣傳犯罪預防知識。
(2)在特定處所張貼、設置警示語,提醒個體提高警惕性,加強防范意識。
(3)綜合治理部門、公安機關印刷預防犯罪的宣傳品,并免費向群眾散發,向大眾傳播預防犯罪知識。
(4)基層派出所應根據特定時期的犯罪動態,向特定單位、場所發送、張貼有針對性的預防宣傳件。
(5)幼兒園、學校應針對幼兒、學生的特定情況,結合治安形勢和犯罪特點開展有針對性的犯罪預防教育。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1小題12分,第2小題10分;滿分共22分。)
46.(1)犯罪學學科性質表述:犯罪學主要是以社會學和法學為基礎,并運用多種學科的理論與研究方法,揭示犯罪現象及其原因,探索犯罪預防對策的一門綜合性的社會科學。
(2)單一學科觀點和邊緣學科觀點無力完成犯罪學所肩負的使命,也不能反映犯罪學研究的客觀現實。
(3)學者們對綜合性學科觀點的日益廣泛認同,是犯罪學研究走向成熟的客觀要求、必然結果與具體體現。
(4)犯罪學的構成雖然借助于諸多學科的方法和理論,但它不從屬于其中任何一種學科,具有獨立于這些學科的功能和價值。
(5)犯罪學盡管橫跨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兩大領域,但就其主導方面而言,應屬于社會科學。
(6)綜合論述:邏輯嚴謹,表述清楚,完整。
47.(1)犯罪預防概念:犯罪預防是指綜合多種力量,運用各種手段和措施,通過消除或減少誘發犯罪的因素和原因的途徑,有效地防止、遏制和減少犯罪的行為體系。
(2)犯罪之所以是可以預防的是因為:①辯證唯物主義的可知論和矛盾可轉化理論的指導;②人類社會從正反兩方面積累了大量預防和控制犯罪的實踐經驗可資借鑒;③日益發展、豐富的犯罪學研究成果為犯罪預防提供了具體的理論指導;④在我國治理犯罪有可靠的政治和組織保障;⑤國際性、地區性的合作與交流為犯罪預防提供了有利的國際條件。
以上就是“浙江自考犯罪學(一)模擬試題及答案”的全部內容,希望可以幫到各位。浙江浙江自考網為廣大成考生提供免費咨詢與考試資料下載服務。關注我們,第一時間了解浙江自考最新政策等信息。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4年4月浙江自考《文化概論》簡答題及答案29
12-262023年4月浙江自考《新聞學概論》模擬試題及答案13
11-142022年浙江自考《農業經濟學》模擬題:多選題(5)
09-132023年4月浙江自考《園林樹木學》重點習題及答案
02-182023年4月浙江自考《園林樹木學》復習試題及答案
02-182023年4月浙江自考《廣告運作策略》模擬題:廣告策略與行業分析
02-24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模擬試題及答案45
02-062023年4月浙江自考《老年護理學》模擬試題及答案38
01-132023年4月浙江自考《企業文化》多選題及答案(4)
02-132022年10月浙江自考《史綱》考前預測題及答案(10)
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