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狹義犯罪學和廣義犯罪學的區別主要在( )
A.研究手段上
B.研究對象上
C.研究方法上
D.研究難度上
2.標準化程度高、綜合性強和時空涵蓋面廣是( )
A.現場調查法的特點
B.社會調查法的特點
C.統計研究法的特點
D.文獻研究法的特點
3.古希臘時期的思想家們認為,犯罪是違反正義的人的惡性的表現,若要對其加以控制,必須依靠( )
A.法律
B.武力
C.權威
D.道德
4.在加羅法洛的犯罪學論著中,最著名的是( )
A.《犯罪人論》
B.《犯罪社會學》
C.《論犯罪與刑罰》
D.《犯罪學》
5.犯罪研究的基本觀點是唯物的觀點、辯證的觀點和( )
A.定性的觀點
B.定量的觀點
C.系統的觀點
D.局部的觀點
6.隨機抽樣包括簡單隨機抽樣、分類抽樣、等距抽樣和( )
A.偶遇抽樣
B.判斷抽樣
C.整群抽樣
D.配額抽樣
7.影響犯罪動態的因素主要是社會因素和( )
A.生理因素
B.法律因素
C.自然環境因素
D.主觀因素
8.一般認為,犯罪人初犯年齡與再犯之間的關系是( )
A.初犯年齡越大再犯可能性越大
B.初犯年齡與再犯可能性無關
C.初犯年齡越小再犯可能性越小
D.初犯年齡越小再犯可能性越大
9.1956—1965年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的犯罪狀況是( )
A.犯罪數量急劇增加
B.腐敗現象嚴重
C.犯罪數量減少
D.黑社會性質犯罪突出
10.1978年以來的30年間腐敗現象呈現的特點是:案件數量增長速度快,大案飚升和( )
A.腐敗僅涉及個別行業
B.腐敗僅局限在個別區域
C.女性腐敗嚴重
D.出現了群體性腐敗
11.犯罪人的道德觀是與其人生觀( )
A.相互對立的
B.互不相關的
C.相互等同的
D.緊密聯系的
12.犯罪行為抑制機制是犯罪行為的( )
A.調節器
B.發動器
C.助推器
D.傳送器
13.研究犯罪原因是( )
A.偵破犯罪案件的基礎
B.懲罰犯罪的基礎
C.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基礎
D.犯罪預防的基礎
14.犯罪根源是指犯罪現象在人類社會歷史上的( )
A.直接原因
B.間接原因
C.現實原因
D.終極原因
15.文化沖突是( )
A.文化規范的沖突
B.文化規律的沖突
C.文化分解的沖突
D.文化融合的沖突
16.家庭功能是( )
A.隨社會變化而變化的
B.不隨社會變化而變化的
C.隨家庭習慣變化而變化的
D.不隨家庭習慣變化而變化的
17.犯罪的個體原因是最終推動( )
A.犯罪現象產生的因素
B.犯罪行為產生的因素
C.犯罪結構變化的因素
D.犯罪類型變化的因素
18.犯罪動機產生于個人畸形的心理需要,是推動和維持犯罪行為的內部動力。其表現形式是( )
A.犯罪沖動和犯罪意念
B.犯罪結果和犯罪危害
C.犯罪現象和犯罪條件
D.犯罪原因和犯罪形式
19.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女性犯罪數量( )
A.有下降趨勢
B.有增長趨勢
C.無明顯變化
D.增降起伏波動大
20.在遭受犯罪侵害后,被害人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所受的傷害以及社會、他人的歧視和不公正待遇,是( )
A.重復被害
B.多次被害
C.再次被害
D.間接被害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21.被害人的自身因素和被害的社會因素統稱為( )
A.被害條件
B.被害現象
C.被害要因
D.被害事件
22.專家法是以( )
A.示名方式征詢專家意見
B.實名方式征詢專家意見
C.具名方式征詢專家意見
D.匿名方式征詢專家意見
23.廣泛收集可導致未來犯罪發生的原因性材料用以預測犯罪,是應用( )
A.連續性原理
B.系統性原理
C.類推性原理
D.相關性原理
24.以普通的社會成員為對象的犯罪預防是( )
A.一般預防
B.重點預防
C.特殊預防
D.典型預防
25.在下列措施中,不屬于犯罪預防實踐體系構建重點的是( )
A.公民自防意識的培養與樹立
B.老年犯罪的預防和控制
C.義務預防力量的挖掘和利用
D.公安運行機制的調整和改革
26.在下列預防理論中,屬于實證犯罪學派核心理論的是( )
A.社會防衛論
B.刑罰預防論
C.犯罪補償論
D.預防經濟論
27.對可能發案或經常發案的區域和場所,進行預防犯罪的相關設計,制約和限制犯罪發生的預防措施是( )
A.被害預防
B.刑罰預防
C.社會預防
D.情境預防
28.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決定》是在( )
A.1979年作出的
B.1981年作出的
C.1989年作出的
D.1991年作出的
29.加強對收購生產性廢舊金屬與信托寄賣行業的管理和控制的預防措施屬于犯罪防控系統的( )
A.第一道防線
B.第二道防線
C.第三道防線
D.第四道防線
30.在下列表述中,不屬于幫教工作原則的是( )
A.堅持平等原則
B.區別對待原則
C.成本效益原則
D.聯系實際原則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31.犯罪社會學用社會學的理論、觀點和方法研究以下主要因素對犯罪的影響( )
A.犯罪人素質
B.遺傳
C.人格
D.社會結構
E.社會生活環境及條件
32.犯罪行為的特征有( )
A.社會危害性
B.形式多樣性
C.傳染性
D.違規性
E.受容性
33.研究犯罪社會原因的實踐意義是( )
A.制定預防、控制和治理犯罪對策,有效地治理犯罪
B.矯治犯罪人,為有效地改造罪犯創造條件
C.對刑事立法起推動作用
D.對經濟發展起決定作用
E.對文化建設起推動作用
34.根據被害人是否已遭受侵害,可以將其劃分為( )
A.機會性被害人
B.直接被害人
C.既然被害人
D.職業被害人
E.潛在被害人
35.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手段有( )
A.政治手段
B.文化手段
C.教育手段
D.法律手段
E.經濟手段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3分,共18分)
36.犯罪對策
37.貝卡利亞
38.犯罪原因系統
39.犯罪行為發生機制
40.抽樣調查
41.犯罪預測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42.簡述犯罪研究的基本原則。
43.簡述消除和轉移犯罪動力的方法。
44.犯罪人的性格缺陷所呈現的特點是什么?
45.簡答三級犯罪預防理論。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46小題10分,第47小題12分,共22分)
46.試論犯罪的消長律。(10分)
47.試論犯罪防控系統的宏觀性預防。(12分)
以上就是“浙江自考《犯罪學(二)》模擬試題”的全部內容,希望可以幫到各位。浙江浙江自考網為廣大成考生提供免費咨詢與考試資料下載服務。關注我們,第一時間了解浙江自考最新政策等信息。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4年4月浙江自考《文化概論》簡答題及答案29
12-262023年4月浙江自考《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模擬題3.9
12-142023年4月浙江自考《新聞學概論》模擬試題及答案13
11-142023年4月浙江自考《馬克思主義原理》模擬試題十六
11-222022年10月浙江自考《心理衛生與心理輔導》模擬題及答案
10-292022年10月浙江自考《旅游法規》模擬試題(4)
09-30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大學語文(專)》模擬試題六(3)
11-282022年10月浙江自考《中國革命史》模擬試題(1)
10-25浙江自考《現代企業管理》模擬試題
05-272022年10月浙江自考貨幣銀行學模擬試題(5)
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