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重要放牧場、割草地、勇于畜牧業生產的人工草地、退耕還草地、草原科研、教學實驗基地(應當被劃為基本的草原).
102、農村居民采伐自留地的零星林木、農村居民采伐房前屋后個人所有的零星林木(無需申請采伐許可證).
103、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可以分為(重點預防保護區、重點監督區、重點治理區).
104、在國際環境法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國際環境法最主要淵源的是國際條約).
105、國際環境法所確定的充分考慮發展中國家特殊情況和需要的原則最明顯地體現在(臭氧層).
106、對保護海洋環境的責任作出的規定最全面的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107、國際環境法基本框架形成的階段是(1972年斯德哥爾摩會議到1992年里約會議).
108、國際法歷史上第一個因跨國界污染引起環境責任與賠償的案例是 (特雷爾冶煉廠仲裁案).
109、迄今為止,國家環境條約體系中出現最早、發展最成熟、內容最豐富的條約體系是(海洋環境保護條約體系).
110、特雷爾冶煉廠仲裁案(體現的國際環境法原則是(國家主權與不損害管轄范圍以外環境的原則).
111、國家管轄范圍內的國際環境法客體有(敦煌莫高窟).
112、國際環境法的主體有(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歐洲聯盟、《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大會).
113、第一個以保護環境為宗旨的國際組織是(國際自然保護同盟).
114、國際社會就管理外空活動達成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國際規范包括:
①各國因該采取措施避免外空事件對地球環境造成負面影響.
②禁止任何國家對外空或者天體造成污染.
③各國對外空享有平等的收益權.
115、我國為了履行《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而頒布的法律、法規包括:
①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
②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
③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條例》.
116、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成立于(1972年).
117、確認可持續發展原則為國際環境法基本原則的會議是(1992年里約會議).
118、1987年向聯合國提交《我們共同的未來》的研究報告的是(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
119、《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簽訂于 (1982年蒙特哥灣).
120、第一部旨在防治海洋污染的公約是(《油污公約》).
121、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國際公約是(《氣候變化框架公約》).
122、為貫徹《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而制定的議定書是(《蒙特利爾議定書》).
123、人類文化遺產(的概念最早提出于(《海牙公約》).
124、國際環境法萌芽時期是 (19世紀中葉到1945年聯合國的建立).
125、目前調整又船舶產生的油污民事責任的公約主要是:)《國際油污損害民事責任公約》;《關于設立油污損害賠償基金的公約》).
126、國家環境主權原則是(國家主權原則在國際環境關系中的當然體現,具體表現為各國對其國內環境事物的最高權和對國際環境事務的平等參與權,對國際環境主權的限制只能依據國際法,各國擁有按照其本國的環境與發展開發本國自然資源的主體權利,要從整體上保護和改善全球環境必然要求對各個國家的某些環境主權權利加以限制).
127、全球性多邊條約經常采用的模式的構成包括(議定書、附件、框架條約).
128、國際環境法大的淵源包括:(國際條約、國際習慣、一般法律原則、輔助性淵源、軟法).
129、屬于(軟法)的有:《內羅華宣言》、《斯德哥爾摩宣言》、《里約宣言》.
130、國際環境合作原則是(保障所有國家有效參與國際環境事務的重要途徑;國際環境問題的解決有賴于國際社會成員的廣泛參與國際環境合作;國際社會的所有成員都有權參與國際環境合作;國際社會的所有成員都應當參與國際環境合作).
131、國際環境法中的經濟刺激措施包括:)保險、彈性許可證和聯合履約、標志、補貼、稅收).
132、生物多樣性是指(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生態多樣性).
133、首先提出人類環境這一概念的是(1972年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
134、關于環境與資源保護法階級性的認識:(否定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具有階級性是違背馬克思主義關于法的理論的基本觀點的).
135、關于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律關系表述:(它是一種思想社會關系;它歸根到底要受社會物質生產關系的制約而不是自然規律的制約;屬于上層建筑).
136、我國第一部礦產資源保護法規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礦業暫行條例》).
137、根據我國《刑法》第338條的規定,構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后果特別嚴重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138、環境影響評價制度首創與(美國).
139、我國最早規定(礦藏、水流,有法律規定為國有的森林、荒地和其他資源,都屬于全民所有)的法律是(1954年《憲法》.
140、省級人民政府對國家環境質量標準中未作規定的項目,可以制定地方環境質量標準,并報(國家環保總局備案).
141、下列有關(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的主管方面的表述,正確的是(破壞環境和資源的行為多為故意,而污染環境的行為多為過失).
142、我國對大氣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的機構是(縣級以上人民政府).
143、因工程需要等特殊原因而劃定的一次性專用海洋傾倒區是(臨時傾倒區).
144、屬于《水污染防治法》的適用范圍的是(江河、湖泊、水庫).
145、《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規定夜間突發的噪聲,其最大值不準超過標準值(15分貝).
146、為了防止非農業建設導致耕地減少,國家實行(占用耕地補償).
147、如果水資源規劃需要修改,必須經(原批準規劃的機關).
148、我國的植樹節為每年的(3月12日).
149、轉讓采礦權應當在礦山企業投入采礦生產滿(一年).
150、有關草原所有權和使用權:
①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
②全民所有制單位之間、集體所有制單位之間以及全民所有制單位與集體所有制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以上人民政府處理.
③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通知之日起一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反饋
08-292023年4月浙江自考高級英語課文串講筆記四
01-062023年10月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復習資料:陳子昂與張若虛
09-062023年浙江自考水產繁殖育苗技術復習資料:論述題
02-272022年浙江《組織與管理概論》復習資料
09-222023年4月浙江自考環境心理學復習重點三
11-18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情感與理解
09-18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蒙養園制度的建立
06-042023年4月浙江自考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復習資料02
02-02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悲劇理論的歷史考察
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