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社會心理現象:指在周圍社會情境下,在他人或人群影響下,你的心理上的主觀感覺與變化。
社會心理學:是研究個體和群體的社會心理與社會行為及其規律的一門學科。
心理學研究的是心理現象,帶有主觀性。
第2節 社會心理學的性質和類別
社會心理學 與 生理心理學 一起構成心理學兩大基礎與支柱。
人們對心理學一般看法認為,它屬于中間學科或邊緣學科,介乎于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之間,兼有兩類科學的性質。
簡述: SSP與PSP的區別
1. SSP指2. 社會學的社會心理學;PSP指3. 心理學的社會心理學。
4. SSP更著重定性分析;PSP著重在定量分析的基礎上再進行定性分析。
5. 在研究著眼點上,6. SSP的著重點似乎是面向社會結構的,7. 從宏觀方面研究社會心理與社會行為;而8. PSP的著重點似乎是面向個體的,9. 從微觀方面研究社會心理與社會行為。
第3節 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變量:指一個具有不同數值的量,其量的大小可以觀察和測量。科學研究就是要找出各種變量之間的關系。
變量通常分為 自變量 和 因變量。在年齡和學習能力的研究上,年齡是 自變量,學習能力是 因變量。
兩個變量之間的關系,既可能是 相關關系,又可能是 因果關系。相關關系又分正相關 和 負相關。
信度指測量本身的一貫性,如果測得的分數是可重復的、一貫的,則測得的分數是可信的。
效度指,當研究者所測量的正是他要測量的東西,發現的正是他要發現的東西時,研究就有了效度。
有信度不一定意味著有效度;但有效度,一定意味著有信度。
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有 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檔案研究法。其中,觀察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在社會心理學中,常用的調查法有 訪談法 和 問卷法
物理痕跡研究法:是利用殘留在物體上的印記來研究有關的社會心理現象的方法。
現代心理學始建于1879年,以德國教授 馮特 在萊比錫大學建立心理學實驗室為重要里程碑。
西方社會心理學一般定位由1908年開始,這一年,出版了兩本社會心理學的書,一本是羅斯寫的,另一本是麥獨孤寫的《社會心理學緒論》,他用的心理學理論是本能論。
觀察法的優、缺點:
優點:在于它的現實性,它主要研究在現實生活條件下,自然發生的過程,并可以在長時間內進行,因而能得到有關行為發生順序和發展過程的資料。
缺點:對自變量缺乏控制,難于得出因果關系的結論。
實驗法的優、缺點:
優點:對實驗情景的控制程度高,因而自變量與因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比較清楚、明確。
缺點:實驗情境與生活現實距離過遠,使研究結果往往缺乏概括力。
調查法的優、缺點:
優點:直截了當,針對性強。問卷法比訪談法更經濟,更省時,可以同時收集到大量的信息,結果也有較大的概括性。
缺點:主要問題在準確性上,被試者回答問題可能發生有意無意的偏差。
第4節 學習社會心理學的意義
論述:學習社會心理學的意義:P18
1. 學習社會心理學的理論意義
2. 學習社會心理學的實踐意義
第2章 個體的社會化
第1節 什么是個體的社會化
個體社會化:個體在社會環境影響下,認識和掌握社會事物、社會標準的過程,通過這個過程,個體得以獨立地參加社會生活。
每個人降生到人間后,就面臨著 物質環境 和 社會環境。
論述:什么是個體社會化,有那些特點?
(個體社會化概念),有如下特點:
1. 長期性
a - 因為人不同于動物,初生兒吸取食物以維持營養,披衣蓋被以維持體溫,總之,在生存生長方面,有個特別長的生活依賴期。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反饋
08-29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學復習重點(七)
08-062023年4月浙江自考環境心理學復習重點三
11-182022年浙江自考市政學復習筆記第四章
09-142022年浙江《組織與管理概論》復習資料
09-22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十七年”的詩歌、散文
09-26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國文化概論復習筆記:區域地理環境與文化的多元融合
12-09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審美經驗的結構法則
09-20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新聞作品研究復習資料:華陽礁上補給忙
02-04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優美及優美的內涵與特點
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