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詞解釋
1、企業文化:指在一定的社會大文化環境影響下,經過企業領導者的倡導和全體員工的認同與實踐所形成的整體價值觀念、信仰追求、道德規范、行為準則、經營特色、管理風格以及傳統和習慣的總和。
2、企業文化積累:指企業文化特質的保存以及企業文化新特質不斷增長的發展過程。企業文化不是某一時刻一下產生的,而是企業在長期的經營管理實踐中連續傳播、積累的產物。
3、企業楷模:也稱企業英雄,是指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涌現出來的一批具有較高政治水平、業務技術能力和優秀業績的勞動模范、先進骨干分子或英雄人物等。
4、企業形象識別系統:簡稱CI,包括理念識別系統、行為識別系統和視覺識別系統三個方面的內容,旨在把企業及產品形象的個性有效地傳達給消費者,使其對企業及產品產生統一的認同感和價值觀。
5、企業的價值觀是指企業領導者和全體員工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和企業人的行為是否有價值以及價值大小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
6、企業精神是一個企業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質、任務、宗旨、時代要求和發展方向,為謀求生存、發展而于長期生產經營實踐基礎上,經精心培育而逐步形成的,并為整個員工群體認同的正向心理定勢、價值取向和主導意識。
7、企業形象是一個企業在消費者和社會公眾心目中的總體印象,或者說是消費者和社會公眾對企業整體的認識和評價。
8、同構易播規律是指相同或相近企業結構的企業文化共同體,企業文化在其間的傳播速度陜,影響大,易于奏效。不論是整體同構或部分同構,這條規律均適用。
9、異構傳播規律:是指一般說來相異甚或全然不同的企業文化體,企業文化在其間的傳播速度慢,影響小,不易奏效。
10、企業文化沖突是企業文化發展過程中不同特質的文化在相互接觸、交流時所產生的撞擊、對抗和競爭。
11、企業文化整合指的是企業內部具有的不同特質的文化通過相互接觸、交流進而相互吸收、滲透,融為一體的過程。
12、企業文化變革是指由企業文化特質改變所引起的企業文化整體結構性的變化。它是企業文化運動的必然趨勢。
13、企業家素質是指企業家本來的品質、特征、知識素養及在創新活動中表現出來的作風和能力的綜合。
14、理念識別(即MI),是CI的基本精神所在,也是CI運作的原動力。企業更新、完善、明確、統一自己的理念,就是設計和實施企業理念識別系統。
15、行為識別(即BI),是以企業理念為核心,表現企業內部的組織、教育、管理、制度等行為,以及對社會的公益事業、贊助活動、公共關系等的動態識別形式。
16、視覺識別(即VI),是通過具體可見的視覺符號,經由組織化、系統化、統一化的識別設計,傳達企業的經營理念和各項信息,塑造企業獨特的形象。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5年10月浙江自考《英語二》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23)
07-222023年4月浙江自考《新聞學概論》模擬試題及答案13
11-142023年4月浙江自考法學類商法原理與實務模擬試題及答案二
03-162022年浙江自考《農業經濟學》模擬題:多選題(5)
09-132023年浙江自考《旅游心理學》模擬題及答案(7)
02-272023年4月浙江自考《企業文化》多選題及答案(4)
02-132023年浙江自考《建筑工程定額與預算》模擬試題及答案一
02-272023年浙江自考《刑事偵查情報學》模擬題:情報的收集
03-21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模擬試題及答案45
02-062022年10月浙江自考《組織行為學》模擬試題及答案(5)
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