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權法及其演進
一、著作權制度的起源
1、在人類進入階級社會之初,統治者制定法律側重于維護私有的土地、房屋等有形財產,對于人們創作的精神成果則排斥在法律的保護范圍之外。可以說,在印刷術被發明以前,作品只能靠作者自己保護,剽竊者也只會受到道義的譴責而不受法律的制裁。隨著造紙術和印刷術的發明及廣泛應用,一部作品能夠被大量地復制出售。這樣一方面使得作者的思想得以傳播,另一方面也使作品逐漸具有了商品屬性,從而出現了各種盜版行為,保護著作權便成為當務之急。(轉于自考365)
著作權的保護制度最早起源于我國宋朝的令狀制度,但直到1910年才頒布《大清著作權律》,但該法并未實施。
2、15世紀末,威尼斯共和國授予印刷商馮·施貝葉為期5年的印刷出版專有權,這被認為是西方第一個保護翻印之權的特許令。
二、西方諸國著作權法律制度的沿革
1、16世紀,歐洲啟蒙思想家在著作中對印刷商無償占有他人作品進行了強烈抗議。
2、1690年,英國哲學家洛克在《論國民政府的兩個條約》中指出作品作為勞動成果也應獲得法律的保護。
3、1709年,英國議會通過世界上首部著作權法,《安娜女王法》。
4、法國大革命后,資產階級則更進一步把著作權提高到“人權”的高度,強調對精神權利的全面保護。
三、現代著作權制度的發展變化
1、國際著作權保護體系逐漸形成。
從1886年國際上締結《伯爾尼公約》以來,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又締結了一系列國際著作權公約,如1952年的《世界版權公約》、1961年的《保護表演者、唱片錄制者和廣播組織公約》、1971年的《保護唱片錄制者防止其唱片被擅自復制的公約》及1974年的《人造衛星播送載有節目信號公約》等。
2、新的著作權項與著作權相關的權利制度陸續出現。隨著新技術的發展,現代著作權法陸續規定了“出租權”、“信息網絡傳播權”等新的權利。
3、著作權的保護范圍不斷擴大。(轉于自考365)
4、兩大法系著作權立法的差異逐漸縮小。
四、我國著作權法律制度的演進
1、1840年的鴉片戰爭以后,伴隨著帝國主義的經濟掠奪和文化侵略,西方國家也將著作權制度帶入了中國。1903年《中美續議通商行船條約》是第一部涉及著作權的條約,也是近代著作權制度的開端。
2、1910年清政府頒布了第一部著作權法《大清著作權律》。
3、1915年,國民政府頒布《著作權法》。
4、1986年,民法通則明確涉及著作權的制度。
5、199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通過,次年6月1日開始實施,并于2001年和2010年兩次修訂著作權法。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學復習重點(七)
08-06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反饋
08-292023年10月浙江自考《英語(一)》復習筆記(27)
06-292022年浙江自考市政學復習筆記第四章
09-142022年浙江《組織與管理概論》復習資料
09-222023年4月浙江自考環境心理學復習重點三
11-182023年4月浙江自考知識產權法復習資料:馳名商標的特別保護
04-14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公文寫作與處理》復習資料(9)
08-112023年4月浙江自考“古代漢語”聽課筆記(六)
04-06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美文學選讀復習筆記:Jane Austen
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