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從傳播過程考察傳播現象
一、基本概念
1、傳播過程
傳播現象(內部和外部)的結構,要素(或者說環節)和各要素(環節)之間的關系。如在拉斯韋爾的五W模式中,傳播過程指從傳播者開始,經過訊息,渠道,到達受傳者那里,結果產生了傳播效果。對傳播過程的研究,是傳播學研究的第一步,是宏觀把握傳播現象的必由之路。
二、重點題
1、伯洛對傳播過程的理論及其意義。
(1) 傳播是一個動態過程,無始無終,沒有界限。
(2) 傳播過程是一組復雜的結構,應當把其中多元關系作為研究的基本單位。
(3) 傳播的本質是變動的,即各種關系的相互影響和變化。
其意義是:強調了“傳播過程研究”的重要性,而且加強了“過程研究”的科學性,糾正了以往認識中把傳播看作是孤立的,靜止的,簡單的,封閉的的過程的謬論。
第二節 傳播理論與模式,方法的關系
一、基本概念
1、傳播模式
理論“模式化”是傳播學研究的一大特點。理論是指經過概括,系統化的一組相互關系的命題和結論。模式是指再現現實的一種理論性的簡化的形式。
理論是對客觀規律的表述;模式是一種簡潔地表現理論的手段。
傳播模式的作用:為清楚表達各種理論提供簡明,直觀,有效的輔助工具。
模式的三種類型:文字模式,圖像模式,數學模式。最常用的是圖像模式。
二、重點題
在傳播研究中,“理論模式化”的主要原因是甚么?傳播理論與模式,方法三者之間的關系如何?
盛行的原因:1,這種方法適合于傳播學領域。2,這是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整體化”的結果;
理論與方法的關系:傳播學由兩部分組成,以理論為主,方法為輔,以理論指導方法,方法為理論服務。
第三節 傳播過程基本模式述略(重點章)
一、基本概念
1,信源;2,信宿;3,訊息;4,反饋;5,噪音;6,線性傳播模式
7,傳播單位;8,社會系統模式;9,賴利夫婦的模式;10,馬萊茨克模式
二、重點問題簡答
(一)三種傳播模式
傳 播 模 式 代表人物 主 要 觀 點 與 特 點 局限
線性傳播模式
定義:傳播是一種直線型,單向型的過程。從傳播者開始,經訊息,媒介,受傳者,到傳播效果結束,沒有受傳者的反饋,也看不到其它各要素之間的關系。
拉斯韋爾模式
1,在傳播學史上,第一次分解傳播過程,即傳者,受者,信息,媒介,結果;(簡稱五W)2,第一次為傳播學理論建立理論構架。3,被稱為傳播學“鼻祖”。
布雷多克在五W的基礎上,加上情境與動機,形成7W.
1,直線性;2,孤立性;
申農—韋弗模式 模式中信源,信道和接收器相當于媒介。訊息以信號發出和接收,反映了常見的一種符號的轉換現象。即訊息不論是發送還是接受,都必須轉換成各種符號,才能順利達到目的地。
模式中增加了“噪音源”,噪音又分為內部噪音,外部噪音。
1,注意到傳播與周圍環境的關系;要保證傳播順利進行,必須排除噪音;2,強調了傳播效果在于實現傳,受雙方理解訊息的一致性;
控制論傳播模式
定義:以控制論為指導思想的傳播過程模式。“雙向循環性”,引入反饋機制,更準確地反映了現實傳播過程。
主要貢獻:變單向直線傳播為雙向循環傳播,增加了反饋,更客觀地,準確地反映了現實的傳播現象。
局限:1,易產生誤解,似乎各“傳播單位”之間傳受的地位,集會完全平等;2,循環性的表述,也易產生誤解。 德福勒模式
1,加入并突出反饋功能;2,模式提示了大眾媒介介入傳播過程;3,模式表現出傳播的雙向性和循環性。
奧斯古德模式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廣告文案復習資料
08-10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兒童文學概論》復習資料(2)
07-222022年浙江自考俄羅斯小說文體論復習資料第五章
10-08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語(二)串講筆記:lesson10-13
02-102023年10月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復習資料:陳子昂與張若虛
09-06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學復習重點(七)
08-06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反饋
08-292022年浙江自考英語(二)復習資料:語法及課后翻譯(16)
10-17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語(二)串講筆記:lesson14
02-102022年浙江自考《科技檔案管理》串講筆記(11)
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