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際服務貿易的含義
(1)服務貿易的定義:“服務貿易”一詞最早出現在1971年經濟合作組織(OECD)的一份報告中。美國《1974年貿易法》首次使用了“世界服務貿易”的概念。1994年的《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對服務貿易的定義最為權威:是指一國勞動力向另一國消費者提供服務并獲得外匯的交易過程,具體包括四種形式:一是不涉及人員、資本和物資的移動,以中間媒介方式提供服務的越境支付,如電信服務;二是一國消費者到其他國家境內購買服務的境外消費,如國際旅游、出國留學和就醫等;三是到他國建立商業服務機構,并在當地提供服務的商業存在,如到國外開辦零售商店、銀行和保險公司等;四是以自然人的形式到其他國家提供服務的自然人流動。
(2)服務貿易的分類。
A)按投入生產要素的密集程度分類。可分為知識技術密集型、勞動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
B)按服務行業標準分類。可分為運輸、旅游、其他三個大類。
(3)國際服務營銷和國際服務貿易的聯系和區別。
A)其主要聯系是:首先,國際服務營銷和國際服務貿易都是以獲取利潤為目的二進行的跨越國境的企業經營活動,二者都以無形的服務或者輔助有形的商品服務為交易對象。前者的發展對后者有推動作用,而后者又反過來促進前者的發展。
B)其區別主要體現在:
1)行為主體不同。
2)活動的內容不同。
3)研究的范疇不同。
二、國際服務營銷的限制
(1)文化限制。人類學家總結文化有三個特征:文化的習得性、文化的內在一致性和文化的無意識性。文化限制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A)選擇目標市場的限制。
B)對提供服務產品的限制。
C)對營銷傳播的限制。。
(2)知識產權保護。
(3)服務貿易壁壘。服務貿易壁壘是指一國政府對外國生產的服務的銷售所設置的種種限制與障礙,即國際服務貿易中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服務貿易中的非關稅壁壘分為以下幾類:
A)服務人員流動壁壘。
B)與服務貿易有關的貨物貿易壁壘。
C)對服務類型的限制。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1年10月浙江自考《語言學概論》考前試題和答案(2)
06-092023年10月浙江自考《英語(二)》模擬練習題21
05-192023年10月浙江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模擬試題及答案55
05-132023年4月浙江自考《網絡營銷與策劃》模擬試題(6)
11-082022年浙江自考《農業經濟學》模擬題:多選題(5)
09-132022年浙江自考英語(二)考前模擬題及答案(2)
06-092023年10月浙江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模擬試題及答案98
05-152023年4月浙江自考《公共關系學》模擬試題六十九
12-102023年4月浙江自考《水產動物疾病防治》模擬試題及答案(1)
02-202022年自學考試英語(二)模擬練習(1)
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