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自考模擬題均由浙江自考網整理并發布,考生想要了解更多關于浙江自考報名、考試、成績查詢、畢業、歷年真題、常見問答等相關信息請關注浙江自考網,獲取浙江自考更多信息。
一、填空
1.統計學 2.社會統計 3.國勢學派 4.推論統計 5.假設檢驗 6.樣本或樣本總體、樣本容量 7.標志、數量標志、品質標志
8.統計指標 9.總體、總體中各單位、匯總 10.班級的所有學生、班級中的每個學生 11.連續變量、離散變量
12.大數規律 13.互相抵消、平均數
二、單項選擇
1.B 2.B 3.B 4.B 5.B 6.A 7.C 8. D 9.D 10.B 11.C 12.D 13.B 14.D 15.B
三、多項選擇
1.CDE 2.BDE 3.ABC 4.AD 5.ABC 6.BC 7.ABCDE 8.BCE
四、判斷題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五、名詞解釋
1.社會統計學
社會統計學是運用統計學的一般原理,對社會各種靜態結構和動態趨勢進行定量描述或推斷的一種專門方法與技術。人們既用它來分析已經發生和正在發生的現象,也用它來估計預測未來可能發生的現象。
2.國勢學派
產生于德國,其創始人為康令和阿亨瓦爾。該學派一直以統計學為名,但只用文字記述,不用數字計量,歷史上人們將該學派稱為“有名無實”學派。
3.政治算術學派
該學派的創始人為英國人格朗特和威廉?配第。該學派“用數字、重量、尺度來表達自己想說的問題”,雖然沒有使用統計學這一名詞,但所使用的社會宏觀數量對比和分析方法揭示了統計學所要研究的內容,因此歷史上人們將這一學派稱為“有實無名”學派。馬克思對配第評價很高,譽他為“政治經濟學之父,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統計學的創始人”。
4.數理統計學派
該學派的創始人未比利時人凱特勒,其最大的貢獻就是將法國的古典概率論引入統計學,用純數學的方法對社會現象進行研究。由于把概率論引進統計學,使社會隨機現象數量方面的研究提高了準確性。因此,一門兼有數學和統計學雙重意義的學科被命名為“數理統計學”。凱特勒也被人稱為“現代統計學之父”。
5.大量觀察法
大量觀察法,就是就總體中足夠多的單位進行調查和綜合分析,用以反映社會總體的數量特征。大量觀察法是統計調查階段的重要方法
6.大數規律
大數規律是隨機現象出現的基本規律,它的一般意義是:觀察過程中每次取得的結果可能不同(因為具有偶然性),但大量重復觀察結果的平均值卻幾乎接近某個確定的數值。
7.描述性統計
描述性統計,就是討論范圍僅以搜索的資料本身為限,而不予以擴大。早期的統計都是描述統計。
8.推論性統計
推論性統計,主要是依據概率論,研究如何依據有限資料對總體性質作推斷,從而使統計的功能大為擴充。是在樹立統計學派之后發展起來的,屬于比較現代的統計分析方法。
9.樣本
樣本或樣本總體,是通過抽樣得到的用以推斷總體特征的那個“部分”。
10.標志
標志是說名總體單位屬性或數量特征的名稱。
11.虛擬變量
當品質標志的變異性用離散變量來表達時,這個變量可稱虛擬變量。
12.指標體系
指標體系就是一系列有內在聯系得統計指標集合體。
13.總體和總體單位
總體,就是作為統計研究對象的、由許多具有共性的單位構成的整體。也有人稱之為母體。構成總體的每一個個體稱為總體單位,簡稱單位,也稱為個體。
六、問答題
1.答:大量觀察法,就是就總體中足夠多的單位進行調查和綜合分析,用以反映社會總體的數量特征。大量觀察法是統計調查階段的重要方法。
大數規律是隨機現象出現的基本規律,它的一般意義是:觀察過程中每次取得的結果可能不同(因為具有偶然性),但大量重復觀察結果的平均值卻幾乎接近某個確定的數值。
2.答:社會統計學與經濟統計學都是社會經濟統計學的有機組成部分。但從實際上看,它們所司的領域、研究對象以及內容和方法,都各具有特點。
就研究對象而言,經濟統計主要是從研究和反映生產力關系方面去認識社會;社會統計則主要是從研究和反映一定經濟基礎之上的上層建筑方面去認識社會。
就研究內容而言,經濟統計側重于研究和反映物質資料的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過程,經常使用度量衡單位、貨幣單位和勞動時間單位等;社會統計也使用這些計量單位,但在社會研究的許多領域,經常需要對人們的態度、觀念、行為進行度量,測量這些社會現象目前還沒有一個精確而統一的尺度,只能以近似估算或詞語表達等方式來代替。
就調查方法而言,在經濟統計中,由于其研究對象所具有的特征,全面調查、經常性調查較常用,特別是統計報表這種調查組織形式,可以定期取系統的資料;在社會統計中,由于其研究對象(如社會行為等)所具有的特征,抽樣調查更為常用。即使是經濟統計和社會統計都采用抽樣調查方法,前者常常重視抽樣推斷的方法,以達到從部分到全體的認識,后者則常常是依據社會研究的目的建立假設,然后再應用抽樣法來檢定假設是否成立。
3.答:總體作為統計研究的對象,具有三個基本特征:大量性、同質性和變異性。總
體必須由足夠多的單位所組成,各別或少數幾個單位不足以構成總體。大量性是統計運用大數定律得前提,也是統計與其他數學分析方法的一個基本區別。總體的同質性是構成總體的另一個必要條件。同質性是相對研究目的而言的,當研究目的確定之后,同質性的界限也就確定了。變異性是構成總體的第三個條件,如果個體之間沒有差異,也就沒有必要進行統計研究了。
4.答:現實總體是由一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各題所構成的。如工廠中的職工。
想象總體只存在于我們的想象之中,例如手中有十枚硬幣,做擲硬幣的試驗,看看有六枚硬幣面朝上的這種結果實現的機會是多少。通過想象,我們可以做無數次試驗,每一次試驗得到一個結果,看看六枚硬幣面朝上的可能性有多大。這就是想象總體
5. 答: 凡能用數量的多少來表示的標志,稱為數量標志,如年齡。
凡不能用數量的多少來表示而只能用文字表述的標志,稱為品質標志,如性別。
6.答:數量指標說明總體在外延上的數量特征,如人口總數、居民收入、產品產量等,一般都以總量指標的形式出現。
質量指標說明總體在內涵上的數量特征,如人口密度、勞動生產率、產品價格等,一般
都以相對指標或平均指標的形式出現。
7.答:推論統計有兩個基本內容:
(1)參數估計,即由樣本的指標數值推斷總體的相應指標數值,它包括點估計和區間估計;
(2)假設檢驗,即就社會研究中提出的某種假設應用抽樣方法來加以統計檢驗。
8.答:統計指標和標志都是質的規定性和量的規定性的結合,它們之間有聯系也有區
別。主要區別是:
(1)指標是說明總體特征的,標志是說明總體中各單位特征的;
(2)指標只能用數值表示,而標志中有不用數值而用文字表示的品質標志這種情況。
主要聯系是:
(1)、指標名稱和標志名稱具有對應關系,在統計研究中兩者往往是同一概念;
(2)、指標數值是由總體單位的個數和數量標志的標志值匯總而來的。
9.答:(1)制定計劃
(2)統計調查
(3)統計整理
(4)統計分析
(5)統計報告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浙江自考《法基與思修》多選題及答案(221-240題)
07-062018年04月浙江工業大學3030301行政管理實踐課報考簡章
07-232022浙江自考《法基與思修》單選題及答案(301-320題)
07-072023年浙江自考《運輸保險》模擬題及答案(3)
02-272023年浙江自考《公文選讀》名詞解釋:官署上行文種
02-242023年10月浙江自考《應用文寫作》模擬試題及答案42
09-182023年4月浙江自考《文學概論》模擬題匯總(上)
02-162023年4月浙江自考《馬克思主義原理》模擬試題十六
11-222022年浙江自考《西方社會學理論》模擬試題三十
11-022023年浙江自考《公文選讀》名詞解釋:上奏文種
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