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
1、健康應包括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等三個方面的完滿狀態。
2、世界衛生組織1989年又在健康的定義中增加了道德健康的內容,使健康的含義更加完整、全面。
3、不健康的心理依據心理功能受阻的程度,一般分為:心理問題、心理障礙、心理疾病。
4、心理健康的判斷標準1、統計測量標準2、臨床病理標準3、社會適應標準4、個性發展標準。
5、社會學家費孝通的觀點提出:心理衛生即講求心理健康和社會功能良好之道。心理學家潘菽提出:我們因注意身體的健康,故研究生理衛生;我們若要使心理得到健全發展,就必須注意心理衛生。
6、在古代許多醫學典籍中也都提到了有關心理健康和心理衛生的問題。如《醫學入門》中就提出內傷七情的理論,認為暴喜傷心、暴怒傷肝、積憂傷肺、過思傷脾、失志傷腎。
7、我國現代心理衛生運動的開展始于20世紀30年代,1936年4月19日在南京成立了“中國心理衛生協會”,1985年4月“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再次成立,并在泰安召開了首屆代表大會。
8、心理衛生工作目標的三個階段(1)從改善精神病人的待遇到注意精神疾病的預防;時間大致從20世紀20年代到第二世界大戰結束。(2)從關心身心因素的作用到關注社會因素的影響;時間是從第二世界大戰之后到20世紀60年代末(3)從努力提高個體的適應能力到重視人的心理素質的全面提高。時間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至今。
9、當今世界心理衛生運動的最新目標和發展趨勢是:重點是健康人的心理保健,是全社會人口的心身健康,是人生全程的心理健康。
10、心理衛生的意義:(1)有助于增強人們的心理保健意識。(2)有助于改善家庭、單位里的人際關系狀況,促進人際關系的和諧發展,緩解人際沖突,增進團體內部的凝聚力,改善家庭和單位的氣氛,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3)有助于提高人們承受壓力,耐挫力,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和創造性,提高適應環境和改變環境的能力,減少社會上的不安定因素,從根本上促進社會的發展與進步。
11、心理衛生前景:(1)學科本身的發展水平正在走向成熟與完善,而且有極強的整合功能和輻射作用。(2)社會需求逐步升溫。
12、我國的心理衛生工作于80年代重新恢復活動以來,很快就被引進了校園,起初是高校,隨后是部分中小學。
13、素質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為主要目標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14、按照目前對人才素質結構通行的劃分方法,人才素質分為生理素質、心理素質和社會文化素質三個方面。其中心理素質在人才素質結構中具有基礎與核心的作用。
15、學業成就不僅與智力水平有關,而且同非智力因素有關。
16、A型性格的人表現為進取向上,爭強好勝,急躁易怒、節奏緊張,容易得心臟病。
17、B型性格的人表現為從容不迫、溫和平靜,不容易得心臟病。
18、很多情況下,身體上的不適感并不是來自生理上的原因,而是來自心理的原因。
19、教師職業示范性的基礎主要是學生的模仿性和“向師性”。
20、馬卡連柯指出:教師職業的示范性不僅表現在教育活動中,而且表現在教師與學生接觸的所有方面。
21、積極的工作態度包括敬業和愛生兩方面。
22、一個教師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首先要熱愛自己所從事的教育事業,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23、熱愛自己的學生,是教師必須具備的基本職業素養。
24、師愛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從而使教育取得成功的前提和基礎。
25、尊重學生是教育成功的前提,是建立在正確的人性觀、師生觀基礎上的。
26、“只要有足夠的知識就能做一個好老師”
27、敏銳的觀察力是洞察學生的內心世界,掌握學生心理活動特點,并以此為基礎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的前提條件。
28、全面的教育、教學能力包括全面、深入了解學生的能力,人際溝通能力,教育診斷與指導能力,獲取新信息的能力。
29、教師的基本工作方式就是通過人際溝通來開展教育、教學活動。
30、思維能力是認識能力的核心因素,是決定一個人的理解能力的關鍵。
31、人際溝通能力包括語言表達能力和運用非語言溝通手段的能力。
32、語言表達能力是指正確運用語言詞匯傳遞信息的能力,語言在知識信息傳遞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33、非語言溝通通常是借助于手勢、體態、表情等方式來進行的。
34、教育診斷是運用教育診斷和心理診斷的技術與方法對學生的發展狀況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評價,并找出解決問題方案的過程。
35、正確的自我期待是教師自我完善的目標和動力,自我期待的水平越高,教師發展的水平也就越高。
36、教師的自我期待是指教師基于對教師角色的正確理解而形成的一種理想化的自我形象和自我期望。
37、教師心理健康的現狀及表現:情緒不穩定,自制力差人格缺陷與人際關系緊張少數有各種神經癥的表現。
38、成語中所說的“情急生智”、“狗急跳墻”等現象都是應激反應。
39、心理壓力的來源大致可分為外部和內部兩類。
40、可以分為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兩類。
41、導致挫折外部因素一般包括生活條件、工作環境、人際關系、發展機會以及各種天災人禍和意外事故等方面。
42、發的應對方式常見的有:①合理化②否認③投射④幻想⑤仿同⑥潛抑
43、消極的應對方式常見的有:①攻擊行為②逃避行為③固執行為④壓抑行為
44、積極的反應方式常見的有:①繼續努力②調整目標③替代行為④升華行為
45、減輕壓力的方法正視現實合理宣泄學會放棄自我放松
46、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陳家麟的觀點)。第一、能正確地認識現實并對之作出有效地反映。第二、要熱愛學習和工作,能在其中發揮自己的才能并取得良好的成績。第三、要樂于與人交往,人際關系融洽。第四、要情緒樂觀穩定,善于排遣消極情緒。第五,要有自知之明,嚴格要求自己,能做到自尊、自制。第六、要有正常的行為方式,即行為反映要與環境適應,在活動中要有一定的自覺性、主動性和自制力。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傳播對象
08-30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悲劇理論的歷史考察
09-17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巴烏利美保育所
06-082023年10月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復習資料:陳子昂與張若虛
09-062022年浙江自考《高級英語》復習資料(8)
09-282023年4月浙江自考高級英語課文串講筆記四
01-06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傳播技巧
08-302023年浙江自考水產繁殖育苗技術復習資料:論述題
02-272022年浙江自考英語(二)語法及翻譯復習資料(8)
10-092022年浙江自考《高級英語》復習資料(13)
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