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列出的4個選項中只有1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在括號內。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下列組織中屬于狹義行政組織的是()。
A.人民銀行 B.中國證監會 C.消費者協會 D.行政管理學會
2.行政組織作為國家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者和國家職能的執行者,其管理活動必然表現出()。
A.社會性 B.階級性 C.系統性 D.動態性
3.古埃及的最高統治者稱為()。
A.法老 B.將軍 C.天子 D.執政官
4.我國的最高國家權力機關是()。
A.全國人大 B.國家主席 C.國務院 D.中共中央
5.16世紀至18世紀,德意志、奧地利的一些財政及行政改革家和學者,由于彼此觀點接近而形成()。
A.改革學派 B.官房學派 C.改良學派 D.重商學派
6.雷格斯認為,高度工業化社會的行政組織屬于()。
A.融合型 B.核柱型 C.衍射型 D.重疊型
7.強調治國要做到“君君、巨臣、父父、子子”,維護嚴格等級秩序的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8.崇尚“道法自然”的思想象是()。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墨子
9.行政組織結構是指行政組織各要素的()。
A.對立統一關系 B.排列組合方式
C.辯證統一關系 D.辯證組合方式
10.在同一層級,按地區設置行政組織的基礎是()。
A.行政區劃 B.管理程序 C.權責關系 D.業務性質
11.法定最高決策權由兩個以上人員組成的集體所執事的行政組織體制是()。
A.首長制 B.委員會制 C.混合制 D.集權制
12.同一層級地方政府的各個行政部門均受同一行政組織首腦機關領導的體制是()。
A.集權制 B.分權制 C.完整制 D.分離制
13.國務院屬于()。
A.統率機關 B.被統率機關 C.輔助機關 D.信息機關
14.影響行政組織生存與發展的一切要素的總和,構成了行政組織的()。
A.環境 B.因素 C.制度 D.結構
15.認為行政組織首腦具有天生的領導能力和素質,必須來自高貴家族的行政文化是()。
A.血統地 B.唯意志論 C.法治論 D.依附論
16.使用一次后即失去效能的消耗性物品,稱為()。
A.設備 B.辦公用品 C.經費 D.房產
17.在某種意義上,情感型管理是一種()的管理方法。
A.以人為本 B.以法為本 C.以制度為本 D.以效率為本
18.行政組織編制方案從設計到批準實施,都要以()為基礎。
A.調查研究 B.理論學習 C.上級政策 D.國家法令
19.撒切爾夫人的行政改革顧問是()。
A.奧斯本 B.蓋布勒 C.雷納 D.屈維廉
20.日本政府的規制自由化改革開始于()。
A.1978年 B.1988年 C.1981年 D.1991年
二、多項選擇題(在每小題列出的5個選項中有2個至5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在括號內。多進、少選、錯選均無分。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1.行政組織功能的內容包括()。
A.政治功能 B.司法功能 C.經濟功能
D.文化功能 E.社會功能
2.一個國家的社會保障體系應該包括()。
A.社會保險 B.社會救濟 C.養老保險
D.醫療保險 E.失業保險
3.在盎格魯撒克遜時代,英國的行政權力中心是()。
A.御前會議 B.國王 C.賢人會議
D.樞密院 E.眾議院
4.清朝的地方行政組織有()。
A.省 B.府 C.縣 D.道 E.州
5.西蒙認為組織中影響個人決策行為的因素有()
A.權威 B.組織認同 C.信息溝通
D.培訓 E.效率
6.孫中山先生主張中華民國政府下設()。
A.立法院 B.行政院 C.司法院
D.監察院 E.考試院
7.我國的國家性質是()。
A.民主集中制 B.共產黨領導 C.人民民主專政
D.議行合一 E.無產階級專政
8.影響中央與地方權力分配的主要因素是()。
A.階級關系 B.意識形態 C.社會需要
D.公民素質 E.國家結構形式
9.在業務機關內部可以劃分()。
A.統率機關 B.被統率機關 C.綜合管理機關
D.專門管理機關 E.合署辦公機關
10.影響行政組織的國際社會環境包括()。
A.國際關系格局 B.重大國際事件 C.戰爭與和平
D.國際法 E.國際組織
11.健全、良好的行政組織制度具有()。
A.有效性 B.可行性 C.配套性 D.共事性 E.科學性
12.行政組織中目標管理方法的內容有()。
A.制定目標 B.執行目標 C.檢查成果 D.反饋 E.中央集權
13.在上報編制設計方案時,應包括的資料有()。
A.項目任務書 B.調查報告 C.原始資料
D.可行性分析報告 E.論證意見書
14.從作用的性質來看,政府職能是由保衛性、統治性職能為主轉向()為主。
A.政治性職能 B.管理性職能 C.服務性職能
D.階級性職能 E.革命性職能
15.美國預算制度改革的內容有()。
A.實行兩年期預算制 B.以結果為主 C.實行跨部門預算
D.預算節余留用 E.放松預算約束
三、簡答題作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對今)
1.簡述行政組織理論的研究意義。
2.簡述中華民國行政組織的特點。
3.簡述行政組織結構的功能。
4.簡述行政組織職能變革的主要趨勢。
5.簡述1988年我國國務院機構改革的主要內容。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l.試述鄧小平行政組織思想的主要內容。
2.試述制度條件對行政組織的影響,以及行政組織如何創建良好的制度條件。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A 2.B 3.A 4.A 5.B 6.C 7.A 8.C 9.B 10.A 11.B 12.C 13.A 14.A 15.A 16.B 17.A 18.A 19.C 20.C
二、多項選擇題
1.A C D E 2.A B C D E 3.B C 4.A B C D 5.ABCDE 6.ABCDE 7.CE 8.CE 9.CD 10.ABCDE 11.ABCE 12.ABCD 13.ABCDE 14.BC 15.ABCD
三、簡答題
l.答:(1)研究行政組織理論是為了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行政組織理論。(2)研究行政組織理論是實現行政組織科學化、民主化、法制化和現代化的需要,是社會健康發展的需要。(3)研究行政組織理論是我國當前行政組織改革的需要,為行政組織改革的實踐提供理論上的指導。(4)研究行政組織理論是優化行政工作人員的素質,提高其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的需要。
2.答:(1)中華民國的行政組織在其初創期,接受了西方三權分立與民主共和國的思想。行政權、立法權、司法權分別執掌,設參眾兩院(即國民大會),建立議會制度和內閣制度,行政組織的設置初具現代的特征,這較之封建時期是一大進步。(2)孫中山提出的政權和治權相區別,在國民大會下實行立法、行政、司法、考試、監察三權并立的思想,具有歷史的進步意義。但孫中山逝世后,這一體制并未得到真正實現。(3)從法律上確立了國民黨一黨專政的政治體制。(4)在中央與地方的關系上,民國政府沒有也不可能實現孫中山的均權制主張,而是中央集權制與地方軍閥割據并存。
3.答:(1)合理的組織結構,能有效地滿足行政組織目標的需要。(2)合理的組織結構,有利于穩定工作人員的情緒,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3)合理的組織結構,能使組織保持良好的溝通關系。(4)合理的組織結構,是提高微觀和宏觀行政效率的前提條件。
4.答:(1)從行政組織職能作用的領域來看,政府職能是由以政治職能為重心,逐漸向以經濟職能、社會事務管理職能、科技文化職能為重心轉移的。(2)從行政組織職能作用的性質來看,政府職能是由以保衛性、統治性職能為主向以管理性、服務性職能為主的方向轉變。(3)從行政組織職能的分化程度來看,其變化趨勢是由原來混淆不清的職能向高度分化的職能轉變。(4)從行政組織職能的行使方式來看,其變化的趨勢是由以人治為主,行政手段為主轉向以法治為主,以法律手段和經濟手段為主。(5)從行政組織職能作用的深度與廣度來看,行政組織的職能作用正由宏觀、微觀并重,轉為主要控制宏觀,主要管理對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有決定意義的重要事務,并用管理公民個人行為中涉及違法行為的事件。
5.答:(1)轉變職能。按照政企分開的原則,弱化直接管理職能,減少具體審批事務,加強決策、咨詢、調節、監督和信息等職能,使政府對企業由直接管理逐步轉到間接管理,從微觀管理逐步轉到宏觀管理,從部門管理逐步轉到行業管理。(2)下放權力。主要是政府向企業、事業單位和人民團體下放權力,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下放權力。(3)調整機構。主要是調整專業經濟管理部門和綜合部門中的專業管理司局,調整黨政重復設置的機構和政治體制改革要求調整的機構。國務院有工作部門72個,經過調整,減為68個。但比1982年精減時的61個機構仍多7個。(4)精簡人員??傮w上按20%的比例進行精簡,減下來的人員有些充實到缺人和需加強的部門,較多的人轉到公司、協會等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組織中去工作,達到離退休年齡的,按期辦理離休退休手續。同時將機關后勤等人員另列行政附屬編制。(5)搞好配套改革。在改革政府機構的同時,推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抓緊建立和逐步實施國家公務員制度。
四、論述題
1.答:(1)行政組織應以經濟職能為中心。將國家行政組織的中心職能及時地轉移到經濟建設的軌道上來,強調我國政府工作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這是鄧小平對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以及行政組織理論的發展所作的突出貢獻。(2)行政組織必須進行改革。首先,要改革行政組織權力過分集中的問題,合理地分配中央與地方行政組織職權的關系。其次,要改革黨政不分的問題,理順黨政關系。第三,要改革政企關系,實行政企分開,讓企業成為相對獨立的經濟實體。第四,要進行機構改革。提出了“精簡機構是一場革命”的論斷。(3)行政組織必須克服官僚主義。提高工作效率。(4)行政組織必須加強法制建設。第一,必須加強組織制度建設,健全行政法規,使政府做到依法行政。第二,要重視組織機構的編制立法。提出“編制就是法律”的論斷,主張用法規的形式來控制機構設置和人員編制。第三,主張建立嚴格的工作責任制,強調責任到人,責權一致。第四,強調必須建立科學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倡導建立老干部離退休制度,廢除實際上存在的干部領導職務終身制;強調實現干部隊伍的“四化”,即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主張加強對干部的任職任期管理,健全干部的選舉、招考、任免、彈劾、輪換制度;提倡把競爭機制引人干部人事制度,嚴格監督管理,注重實績,鼓勵競爭,創造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環境。
2.答:制度條件對行政組織的影響:(1)制度使行政組織具有相對穩定性。行政組織要完成工作任務,需要有一定的穩定性,這就必須通過制度的途徑把各種標準、觀念和規則進行規范化、固定化。(2)制度使行政組織具有統一性。龐大、復雜的行政組織系統要協調運轉,必須在上下層級之間、左右部門之間保持一致,即統一性。而這只有通過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才能予以確定,得到保證。(3)制度促進行政組織活動的法制化,有利于克服官僚主義和保持行政組織的廉潔。行政組織對社會的管理和自身管理是一種依法行政活動,應當按照法律規定的職責和程序進行,克服官僚主義,防止以權謀私。(4)制度的健全程度影響行政組織的工作效率。行政組織的制度愈健全,愈完善,其工作效率就愈高;反之則愈低。(5)制度的優劣影響行政組織的生存與發展。制度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能否最大限度地體現社會整體利益,能否最長時間地維護國家安定團結,從而影響著行政組織自身的生存。行政組織創建良好制度條件的措施有二:一是填補制度空白,使行政組織制度配套化,形成結構合理的制度網絡。行政組織中的各種管理活動,是相互依存、相互聯系的。行政組織制度要充分發揮功效,不能依靠單個制度的單獨作用,而要依靠相關制度系統的綜合作用。二是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制定出能反映行政組織運行規律的切實可行的制度。要使各種制度充分反映管理活動的客觀規律,達到科學化、民主化的要求。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自學考試英語(二)模擬練習(1)
06-112023年10月浙江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模擬試題及答案55
05-132022年浙江自考英語國家概況模擬試題
09-222023年4月浙江自考《水產動物疾病防治》模擬試題及答案(1)
02-202023年10月浙江自考《英語(二)》模擬練習題21
05-192023年浙江自考《國際私法》模擬題及答案:第2章
03-062023年4月浙江自考《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模擬題3.1
12-08自考本科英語(一)鞏固練習試題:第三章
08-24浙江自考《現代企業管理》模擬試題
05-272018年04月浙江中醫藥大學1100702護理學實踐課報考簡章
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