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簡述新民主主義文化的基本特征。
答:一定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給予巨大影響和作用于一定的社會的政治和經濟。新民主主義文化是新民主主義政治、經濟在思想文化上的反映,并為新民主主義政治和經濟服務的,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是無產階級領導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其基本特征是:
第一,無產階級的領導,是指新民主主義文化是由無產階級文化思想即共產主義思想領導的,是否以共產主義思想為指導,是新民主主義文化同舊民主主義文化相區(qū)別的標志。
第二,新民主主義文化是民族的,強調的是文化的民族形式。這種文化是反對一切奴化思想,主張中華民族獨立的,帶有我們民族的特性,是以民族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的。
第三,新民主主義文化是科學的,強調的是科學的內容,這種文化反對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張實事求是,客觀真理,主張理論和實踐的統(tǒng)一。
第四,新民主主義的文化是大眾的,強調的是大眾的方向。這種文化應該為全民族。的工農大眾服務,逐漸成為他們的文化,因此是最民主的文化。
112.簡述武裝斗爭與非武裝斗爭的關系。
答:中國革命的敵人是異常強大的,也是異常兇狠的,這就決定了中國革命就必須以武裝斗爭為主要式。但是,著重武裝斗爭,并不是說可以放棄其他的斗爭形式。其他形式的斗爭必須圍繞著武裝斗爭,也是非常必要的。沒有其他形式的配合,武裝斗爭就不可能取得勝利。
首先,必須使武裝斗爭和非武裝斗爭在形式上相互配合。毛澤東說:“在中國,主要的斗爭形式是戰(zhàn)爭,而主要的組織形式是軍隊。其他一切,例如民眾的組織和民眾的斗爭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都是一定不可少,一定不可忽視,但都是為著戰(zhàn)爭的?!备鶕?jù)這個指導思想,中國共產黨正確地把武裝斗爭這個主要斗爭形式同其他許多的必要的斗爭形式,在全國范圍內或者直接地或者間接地配合起來,從而保證了革命戰(zhàn)爭的勝利。
其次,必須使農村工作與城市工作相互配合。武裝斗爭是中國革命的主要形式,黨的工作重心必須放在農村革命根據(jù)地。但是,不是說可以放棄或者忽視在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敵人占領區(qū)(即“白區(qū)”)的工作。這些城市工作的開展,對于革命的武裝斗爭起到了配合的作用,成了中國革命的又一條戰(zhàn)線。
上述這些,就是武裝斗爭與非武裝斗爭形式間的辯證關系。
113.簡述井岡山農村革命根據(jù)地建立的歷史意義。
答:1927年9月,毛澤東領導湖南秋收起義受挫后,他正確地分析了敵強我弱的形勢,果斷地決定放棄攻打長沙的計劃,率領部隊向敵人統(tǒng)治力量薄弱的湘贛邊界羅霄山脈中段進軍。起義部隊于10月下旬到達井岡山地區(qū),建立了全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jù)地。
井岡山農村革命根據(jù)地的建立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它把革命的退卻和革命的進攻有機地結合起來,成功地實現(xiàn)了中國革命的偉大戰(zhàn)略轉變:它開辟了在革命低潮形勢下重新聚集力量,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新道路。
114.為什么說農民問題是中國革命的基本問題?
答:中國共產黨一向認為,農民問題是中國革命的基本問題。
關于農民革命的理論問題,是毛澤東一生中最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重大貢獻之一。他通過各種途徑深人農村,調查研究,接觸農民,先后發(fā)表了《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國民革命與農民運動》和《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等文章。闡明了農民問題的極端重要性。
第一,毛澤東分析了中國農民在中國社會中的地位,指出農民問題是中國革命的中心問題。他說,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帝國主義和統(tǒng)治階級壓迫榨取的對象主要是農民。
第二,農民是中國的基本群眾,是中國革命的主力軍。
第三,毛澤東強調無產階級領導農民斗爭在推翻反動政權,建立人民革命政權中的重大作用。幾千年來,土豪劣紳大地主憑借著反動政權壓榨農民,農民革命“非推翻這個壓榨的政權便不能有農民的地位,這是現(xiàn)時中國農民運動的一個最大的特色”。在農村,國民革命需要―個大的變動,這個變動就是把地主權力打下去,把農民權力長上來。
115.簡述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的土地革命路線和分配土地的方法。
答:毛澤東在革命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逐步形成了中國共產黨的比較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線。
經過實踐中的反復摸索,到1931年,中國共產黨在總結土地革命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了一條比較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線和正確進行土地分配的方法,即:依靠貧農,聯(lián)合中農,限制富農,保護中小工商業(yè)者,消滅地主階級,變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為農民的土地所有制;以鄉(xiāng)為單位,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原耕地基礎上,實行抽多補少,抽肥補瘦。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yè)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浙江自考《國際私法》模擬題及答案:第2章
03-062022年自學考試英語(二)模擬練習(1)
06-112023年4月浙江自考《水產動物疾病防治》模擬試題及答案(1)
02-202023年10月浙江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模擬試題及答案55
05-132023年10月浙江自考《英語(二)》模擬練習題21
05-192023年4月浙江自考《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模擬題3.1
12-082023年4月浙江自考犯罪學(一)模擬試題及答案匯總(上)
03-16自考本科英語(一)鞏固練習試題:第三章
08-242023年10月浙江自考《英語(二)》模擬題及答案5
06-21浙江自考《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模擬試題
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