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字母填在題干的括號內)
1.把一般原理、法規、規律具體化,屬于( )
A.形成概念體系 B.運用概念
C.下定義 D.日常概念
2.沒有預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
A.隨意注意 B.不隨意注意
C.有意注意 D.隨意后注意
3.在一個注視點來不及移動的短暫時間內把握對象的數量是( )
A.注意的廣度 B.注意的穩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轉移
4.強度相差較大的兩個音同時到達聽覺器官,而只能感受其中一個聲音,這是( )
A.聽覺的適應 B.聽覺的絕對閾限
C.聽覺的差別閾限 D.聲音的掩蔽
5.由一定強度并成為對機體起破壞性的刺激引起的感覺是( )
A.觸覺 B.溫度覺
C.痛覺 D.壓覺
6.人們憑借某些分析器得來的關于物體的大小、形狀、立體、距離、方位等的正確認識,這種知覺是( )
A.空間知覺 B.時間知覺
C.運動知覺 D.錯覺
7.我們曾經去過北京的天安門廣場,看過天安門之后,至今在頭腦中還能浮現出天安門城樓的形象,這是( )
A.運動表象 B.一般表象
C.記憶表象 D.想象表象
8.在想象活動中,起重要作用的腦部位是( )
A.大腦右半球 B.大腦左半球
C.額葉區 D.下丘腦
9.概念形成的基本過程是( )
A.分析和綜合 B.抽象和概括
C.比較和分類 D.系統化和具體化
10.下列備選答案中,哪一項不屬于發散思維的特點?( )
A.思維的敏銳性 B.思維的流暢性
C.思維的獨特性 D.思維的變通性
11.下面列舉的“概念”含義中,哪一項是不正確的?( )
A.概念是社會發展過程中形成的
B.概念在一定歷史時期具有穩定性
C.概念的掌握是個體的學習過程
D.概念的形成是先天和后天結合的過程
12.哪種強度的動機更有利于解決問題的效率?( )
A.較弱的動機 B.過弱的動機
C.中等強度的動機 D.過強的動機
13.下面列舉的“言語”含義中,哪一項是不正確的?( )
A.言語是社會現象
B.言語是交際過程本身
C.演講、指示、寫作是不同方式的言語活動
D.言語離不開語言
14.通過后天學習獲得語文、數學及其他科學知識內容的能力,是( )
A.模仿能力 B.認知能力
C.流體能力 D.晶體能力
15.艾賓浩斯對遺忘的研究發現:遺忘進程是不均衡的,它的規律是( )
A.越來越快 B.越來越慢
C.先快后慢 D.先慢后快
16.主體接受內外刺激,在腦中有關部位形成一定的暫時神經聯系,并留下一定的“痕跡”,這是( )
A.記憶的識記過程 B.記憶的保持過程
C.記憶的再認過程 D.記憶的回憶過程
17.當知覺對象的條件在一定范圍內發生變化時,被知覺的對象保持相對穩定,這是( )
A.知覺的選擇性 B.知覺的整體性
C.知覺的恒常性 D.知覺的理解性
18.最先對被試者在圖片屬性的辨認與組合中形成概念進行研究的心理學家是( )
A.布魯納 B.海勃來爾
C.赫爾 D.希斯特懷特
19.獲得知識、完成活動中最主要的心理條件是( )
A.流體能力 B.晶體能力
C.認知能力 D.操作能力
20.提出轉換生成理論的心理學家是( )
A.班杜拉 B.喬姆斯基
C.吉布森 D.道林
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在每小題的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二至五個正確的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字母分別填在題干的括號內,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
21.注意的理論有哪些?( )
A.過濾器理論 B.主動加工模型理論
C.衰減器理論 D.注意的復合理論
E.注意的起伏理論
22.顏色的特性有( )
A.色調 B.彩色
C.無彩色 D.明度
E.飽和度
23.判斷時間間隔的精確性方面最強的前兩種分析器是( )
A.視覺分析器 B.聽覺分析器
C.觸覺分析器 D.運動覺分析器
E.平衡覺分析器
24.回憶的種類有( )
A.直接回憶 B.間接回憶
C.無意回憶 D.有意回憶
E.追憶
25.表象的屬性有( )
A.直觀性 B.概括性
C.由知覺到思維的過渡環節 D.直接性
E.理解性
26.思維過程包含有( )
A.分析、綜合 B.抽象、概括
C.比較 D.具體化、系統化
E.聯想
27.布魯納在概念形成的實驗中,提出概念形成的方式是( )
A.關系逆轉 B.維度逆轉
C.變式的運用 D.掃描策略
E.聚焦策略
28.解決問題的階段,一般分為( )
A.準備階段 B.發現問題
C.明確問題 D.提出假設
E.驗證假設
29.言語過程包括( )
A.言語表達過程 B.言語的感知過程
C.言語的理解過程 D.言語的組織過程
E.言語的交往過程
30.世界衛生組織把低常兒童分為( )
A.輕度 B.中度
C.重度 D.極重度
E.發育不全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
填空題(本大題共8小題,每空1分,共10分)
31.注意的基本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
32.知覺和感覺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的關系。
33.不以客觀事物的規律為依據,主要是憑借個人的好惡,這種想象為________________。
34.凡是有三條邊線,三個角構成的幾何圖形都是三角形,這是通過思維________________的結果。
35.經過仔細研究特殊事例或文字資料之后形成一般結論,都屬于________________推理。
36.在概念的掌握過程中,變式運用得不充分,會出現兩種錯誤,一種是________________,另一種是________________。
37.檢驗假設可以________________,直接去檢驗,也可以通過_______________間接地檢驗。
38.能力最完備的結合,使人能創造性地完成多種復雜活動,這稱之為________________。
名詞解釋(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2分,共8分)
39.守恒
40.靈感
41.關系概念
42.定勢
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43.個性傾向性對認知活動有何影響?
44.顏色混合的三條規律是什么?
45.什么是聯想?聯想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46.解決問題的理論主要有哪幾種?
6論述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14分)
47.能力的個別差異表現在哪些方面?研究它的意義何在?
7案例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14分)
48.在印度,發現一個狼窩中有兩個裸體女孩,其中大的7—8歲,小的只有兩歲,他們由狼撫養長大。狼孩的生理結構和軀體生長發育,同一般兒童沒有多大差異,但在心理活動方面卻相差甚遠。狼孩不會說話,不懂人類的衣、食、住、行,不會計算,見人恐怕懼、緊張,手腳并用,著地爬行,夜間活動,每早三時左右總要引頸長嚎一陣;怕光、怕火、怕水;不吃素食,大的狼孩雖然已經7—8歲,但智育發展的程度只相當于6個月的嬰兒所懂得的事情。后來經過精心教育和訓練四年才學會6個詞,6年學會了直立行走,七年學會45個詞,17歲的時候,只相當于3—4歲的幼兒智力。
從狼孩的案例分析環境及早期教育對人的智力發展的影響。
全國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認知心理試題參考答案
課程代碼:00471
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B 2.B 3.A 4.D 5.C
6.A 7.C 8.A 9.B 10.A
11.D 12.C 13.A 14.D 15.C
16.B 17.C 18.A 19.C 20.B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21.ABC 22.ABE 23.BC 24.ABCDE 25.ABC
26.ABCD 27.DE 28.BCDE 29.ABC 30.ABCD
三、填空題(本大題共8小題,每空1分,共10分)
31.對信息的選擇
32.整體和部分
33.空想
34.概括
35.歸納
36.擴大概念 縮小概念
37.付諸實際 智力活動
38.天才
四、名詞解釋(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2分,共8分)
39.J?皮阿杰理論中的較為重要名詞。是指某物體從一種形態轉變為另一種狀態時,它的物質含量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是不變的。兒童要到8—11歲之間,才能獲得守恒概念。
40.在創造發明過程中,是主體以全部精力解決所思所想的問題時,突然引出頓悟,從而解決或導向解決問題的思維狀態。
41.形成概念的關鍵在于各屬性之間的關系,而不是各屬性顯示的特性。如“左邊”、“右邊”、“較大”、“較小”,都是用來表示幾個相關連事物之間的關系。
42.是未被意識的,對一定活動的心理準備狀態。它是由于重復某種習慣性的態度、認識方式和行為方式時而產生的。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43.個性傾向性是指決定人對事物的態度和行為方式的動力系統,它以積極性和選擇性為特征,包括需要、動機、興趣、愛好、理想、價值觀等。
人在掌握社會經驗和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中,總是通過這些內部世界實現的,它是人以不同程度的積極性組織自己的行為,有目的有選擇地對客觀世界進行反應。
44.(1)補色律。凡兩色相混合而產生白色或灰色(無彩色),這兩色為互補色,如紅色和青綠色,黃色和紫色,都能配對而成為互補色。
(2)中間色律。在混合兩種非補色時,便產生一種新的介于它們兩者之間的中間顏色,如紅色和藍色相混合產生紫色,紅色和黃色相混合產生橙色。
(3)代替律。相混合的顏色,都可以由不同顏色混合后產生的黃色或由其他顏色混合而產生黃色,跟藍色混合,便產生同樣的顏色。
45.聯想是事物間相互聯系和關系的反映,是已建立起的暫時神經聯系的復活。它是由當前感知的事物回想起與它有關的另一事物或由一種思想引發出另一種思想。
其表現形式有:
接近聯想、相似聯想、對比聯想、因果關系聯想。
46.解決問題主要有三種理論
(1)桑代史的嘗試錯誤理論;
(2)苛勒的頓悟理論;
(3)解決問題的程序研究。
六、論述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14分)
能力差異可概括為以下幾方面:
(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差異;
(2)能力水平差異;
(3)能力表現早晚差異。
研究能力的個別差異的意義:
(1)教師掌握學生個別特點,進行因材施教的重要依據。
(2)以個別差異為依據,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做到人心其才,才盡其用。
七、案例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14分)
48.環境:是指除基因外,影響基因表現的全部因素,包括在母體內胎兒的環境,出生后物質的、社會的,精神文化環境。
狼孩依靠母體生存并發展,成為獨立的人并在不斷生長、發育。(發現狼孩后,可分出性別及估計年齡。)
但由于某種原因她們由狼哺育,由于脫離社會生活,人性(人的心理生活的內容及水平)得不到發展,智力受到損害(案例中的種種表現)
這種孩子回到人類社會,由于他們錯過了早期教育的機會(研究證明,從初生到4歲是人的智力發展的決定時期,豐富的環境刺激對兒童智力發展至關重要,特別是社會性交往。)他們就很難發展到正常人的智力水平。
以上就是“2022年浙江自考認知心理模擬真題一”的全部內容,希望可以幫到各位。浙江浙江自考網為廣大成考生提供免費咨詢與考試資料下載服務。關注我們,第一時間了解浙江自考最新政策等信息。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10月浙江自考《資產評估》模擬題:第4章
08-052022年自學考試英語(二)模擬練習(1)
06-112023年10月浙江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模擬試題及答案98
05-152023年4月浙江自考《稅法》模擬題一
03-222023年4月浙江自考《刑法學》模擬試題12.5
12-242023年4月浙江自考《水產動物疾病防治》模擬試題及答案(1)
02-202023年10月浙江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模擬試題及答案55
05-132023年4月浙江自考《社會學概論》模擬試題十三
02-082022年浙江自考《農業經濟學》模擬題:多選題(5)
09-132023年10月浙江自考《英語(二)》模擬練習題21
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