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区二区x88av_日韩三级av高清片_亚洲日本久久_丝袜亚洲另类丝袜在线

浙江自考網

咨詢熱線

15700080354 (點擊在線咨詢)
您現在的位置:浙江自考網>自考模擬題 > 正文
自考攻略

2023年4月浙江自考《刑法原理與實務》模擬試卷(含答案)

時間:2023-03-16 14:17:26 作者:儲老師

自考助學 以下自考模擬題均由浙江自考網整理并發布,考生想要了解更多關于浙江自考報名、考試、成績查詢、畢業、歷年真題、常見問答等相關信息請關注浙江自考網。

1.我國刑法分則對犯罪分類的主要根據是( B )

A. 犯罪的一般客體 B. 犯罪的同類客體

C. 犯罪的直接客體 D. 犯罪的對象

2. 甲某因被害人乙某曾與其妻子吵架,而帶領二人到乙某家中,質問乙幾句之后,便當胸一刀刺破心臟.然后又將乙某拖出房屋外,乙某倒地.甲某等人見狀未予理會,徑自離去.( B )

A.甲某構成故意傷害罪

B.甲某構成故意殺人罪

C.甲某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

D.甲某等人構成聚眾斗毆罪

3.甲因為重男輕女,將妻子剛生下才3天的女嬰包裹好放在醫院門口,躲在一邊觀察.見有 眾圍觀,議論,便放心離開.第二天一早,甲又到醫院門口察看,見女嬰還在,但女嬰卻因晚間氣溫過低被凍死.法官據此判決甲構成遺棄罪.甲的行為屬于( C ).

A. 純正的作為犯 B. 不純正的作為犯 C. 純正的不作為犯 D. 不純正的不作為犯

4.某日,黃某牽著狗在山坡上閑逛,恰遇平日與己不和的劉某,黃某即唆使其帶的狗撲咬劉某.劉某警告黃某,黃某繼續唆使狗撲咬劉某.劉某邊抵擋邊沖到黃某面前,拿石塊將其頭部砸傷,黃某見頭上流血,慌忙逃走.從刑法理論上看劉某的行為屬于哪種情況 ( B )

A.緊急避險 B.正當防衛 C.防衛過當 D.對象錯誤

5.使罪犯在有關人士幫助,監督,輔導下能更好地適應社會自由生活,減少該罪犯再次犯罪的機率.下列選項中較能體現這一觀念的制度是( C ).

A. 緩刑 B. 管制 C. 假釋 D. 減刑

6.某甲企圖投毒殺害某乙,但因為使用的毒藥沒有達到致死量,所以僅導致某乙昏迷.某甲誤以為某乙已經死亡,將"尸體"背到山中掩埋,致某乙窒息死亡.( B )

A.某甲構成故意殺人罪未遂

B.某甲構成故意殺人罪既遂

C.某甲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和幫助毀滅證據罪,屬于想象競合犯,從一重罪處罰

D.某甲構成故意殺人罪(未遂)和過失致人死亡罪,數罪并罰

7. 關于罪刑法定原則,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 C )

A.罪刑法定原則的思想基礎之一是民主主義,而習慣最能反映民意,所以,將習慣作為刑法的淵源并不違反罪刑法定原則;

B.罪刑法定原則中的"法"不僅包括國家立法機關制定的法,而且包括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制定的法;

C.罪刑法定原則禁止不利于行為人的溯及既往,但允許有利于行為人的溯及既往;

D.刑法分則的部分條文對犯罪的狀況不作具體描述,只是表述該罪的罪名.這種立法體例違反罪刑法定原則.

8. 關于因果關系,下列哪一選項是錯誤的 ( D )

A.甲故意傷害乙并致其重傷,乙被送到醫院救治.當晚,醫院發生火災,乙被燒死.甲的傷害行為與乙的死亡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

B.甲以殺人故意對乙實施暴力,造成乙重傷休克.甲以為乙已經死亡,為隱匿罪跡,將乙扔入湖中,導致乙溺水而亡.甲的殺人行為與乙的死亡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C.甲因瑣事與乙發生爭執,向乙的胸部猛推一把,導致乙心臟病發作,救治無效而死亡.甲的行為與乙的死亡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是否承擔刑事責任則應視甲主觀上有無罪過而定;

D.甲與乙都對丙有仇,甲見乙向丙的食物中投放了5毫克毒物,且知道5毫克毒物不能致丙死亡,遂在乙不知情的情況下又添加了5毫克毒物,丙吃下食物后死亡.甲投放的5毫克毒物本身不足以致丙死亡,故甲的投毒行為與丙的死亡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

9.下列哪種說法是錯誤的 ( D )

A.甲取得患有絕癥的病人乙的同意而將其殺死,甲仍然構成故意殺人罪;

B.甲以出賣為目的收買生活貧困的婦女乙后,經乙同意將其賣給一個富裕人家為妻,甲仍然構成拐賣婦女罪;

C.甲征得不滿14周歲的幼女乙同意而與之發生性行為,甲仍然構成強奸罪;

D.甲在收買被拐賣的婦女乙后,按照乙的意愿沒有阻礙其返回原居住地,對甲仍然應當追究收買被拐賣的婦女罪的刑事責任.

10.下列有關單位犯罪的說法哪一項是錯誤的 ( D )

A. 信用卡詐騙罪的主體只能是自然人

B.行政機關可以成為單位犯罪的主體

C.不具備法人資格的私營企業不能成為單位犯罪的主體

D.經企業領導集體研究決定并實施的盜竊電力的行為,可以成立單位犯罪,但不對單位判處罰金,只處罰作出該決定的單位領導和直接實施盜竊行為的責任人員

11. 某外國商人甲在我國領域內犯重婚罪,對甲應如何處置 ( A )

A.適用我國刑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B.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C.適用該外國刑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D.直接驅逐出境

12下列情形哪一項屬于自首 ( A )

A. 甲殺人后其父主動報案并將甲送到派出所,甲當即交代了殺人的全部事實和經過

B.甲和乙共同貪污之后,主動到檢察機關交代自己的貪污事實,但未提及乙

C.甲和乙共同盜竊之后,主動向公安機關反映乙曾經詐騙數千元,經查證屬實

D.甲給監察局打電話,承認自己收受他人1萬元賄賂,并交代了事情經過,然后出走不知所蹤

13.夜潛入乙家行竊,發現留長發穿花布睡衣的乙正在睡覺,意圖奸淫,便撲在乙身上強脫其衣.乙驚醒后大聲喝問,甲發現乙是男人,慌忙逃跑被抓獲.甲的行為:( B )

A.屬于強奸預備 B.屬于強奸未遂 C.屬于強奸中止 D.不構成強奸罪

14.根據我國刑法規定,下列關于首要分子的表述哪一項是正確的 ( D )

A.首要分子只能是組織領導犯罪集團的人

B.首要分子只能是在聚眾犯罪中起組織,策劃,指揮作用的犯罪分子

C.首要分子都是主犯

D.首要分子既可以是主犯,也可以不是主犯

15.甲,乙為劫取財物將在河邊散步的丙殺死,當場取得丙隨身攜帶的現金2000余元.甲,乙隨后從丙攜帶的名片上得知丙是某公司總經理.兩人經謀劃后,按名片上的電話給丙的妻子丁打電話,聲稱丙已被綁架,丁必須于次日中午12點將10萬元現金放在某處,否則殺害丙.丁立即報警,甲,乙被抓獲.關于本案的處理,下列哪一種說法是正確的 ( C )

A.搶劫罪和綁架罪并罰

B.以故意殺人罪,盜竊罪和綁架罪并罰

C.以搶劫罪和敲詐勒索罪并罰

D.以故意殺人罪,侵占罪和敲詐勒索罪并罰

16.甲在一豪宅院外將一個正在玩耍的男孩(3歲)騙走,意圖勒索錢財,但孩子說不清自己家里的聯系方式,無法進行勒索.甲怕時間長了被發現,于是將孩子帶到異地以 4000元賣掉.對甲應當如何處理 ( D )

A.以綁架罪與拐賣兒童罪的牽連犯從一重處斷

B.以綁架罪一罪處罰

C.以拐賣兒童罪一罪處罰

D.以綁架罪與拐賣兒童罪并罰

17.甲是某搬運場司機,在搬運場駕車作業時違反操作規程,不慎將另一職工軋死.對甲的行為應當如何處理 ( C )

A.按過失致人死亡罪處理

B.按交通肇事罪處理

C.按重大責任事故罪處理

D.按意外事件處理

18.1997年3月刑法修訂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頒布了幾個單行刑法和幾個刑法修正案 ( B )

A.一個單行刑法和四個修正案

B.一個單行刑法和五個修正案

C.兩個單行刑法和四個修正案

D.兩個單行刑法和五個修正案

19.我國刑法規定了_____法定原則,_____法定原則的經典表述是,"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刑法同時規定了_____相適應原則,即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_____和承擔的_____相適應;死刑只適用于_____極其嚴重的犯罪分子.在這段話的空格中:( D )

A.2處填寫"罪刑",4處填寫"罪行"

B.3處填寫"罪刑",3處填寫"罪行"

C.4處填寫"罪刑",2處填寫"罪行"

D.3處填寫"罪刑",2處填寫"罪行

20.某外國商人甲在我國領域內犯重婚罪,對甲應如何處置 ( A )

A.適用我國刑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B.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C.適用該外國刑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D.直接驅逐出境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20分)

1. 下列情形中,應視為不法侵害已經終止的是( ABCD ).

A. 不法侵害已經完結 B. 不法侵害人自動中止侵害

C. 不法侵害人已被制服 D. 不法侵害人已經喪失繼續侵害的能力

2.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實施下列哪些行為應當承擔刑事責任 ( CD )

A.參與運送他人偷越國(邊)境,造成被運送人死亡的;

B.參與綁架他人,致使被綁架人死亡的;

C.參與強迫賣淫集團,為迫使婦女賣淫,對婦女實施了強奸行為的;

D.參與走私,并在走私過程中暴力抗拒緝私,造成緝私人員重傷的.

3甲舉槍射擊乙,但因沒有瞄準而擊中丙,致丙死亡.關于本案,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ABC )

A.甲的行為屬于打擊錯誤;

B.甲的行為屬于同一犯罪構成內的事實認識錯誤;

C.甲構成故意殺人(既遂)罪;

D.甲構成故意殺人(未遂)罪與過失致人死亡罪.

4.甲,乙,丙共謀犯罪.某日,三人攔截了丁,對丁使用暴力,然后強行搶走丁的錢包,但錢包內只有少量現金,并有一張銀行借記卡.于是甲將丁的借記卡搶走,乙,丙逼迫丁說出密碼.丁說出密碼后,三人帶著丁去附近的自動取款機上取錢.取錢時發現密碼不對,三人又對丁進行毆打,丁為避免遭受更嚴重的傷害,說出了正確的密碼,三人取出現金5000元.對甲,乙,丙行為的定性,下列哪些選項是錯誤的 ( ABCD )

A.搶劫(未遂)罪與信用卡詐騙罪;

B.搶劫(未遂)罪與盜竊罪;

C.搶劫(未遂)罪與敲詐勒索罪;

D.搶劫(既遂)罪與盜竊罪

5.下列哪些選項是錯誤的 ( ACD )

A.甲,乙二人合謀搶劫出租車,準備兇器和繩索后攔住一輛出租車,謊稱去郊區某地.出租車行駛到檢查站,檢查人員見甲,乙二人神色慌張便進一步檢查,在檢查時甲,乙意圖逃離出租車被抓獲.甲,乙二人的行為構成搶劫(未遂)罪;

B.甲深夜潛入某銀行儲蓄所行竊,正在撬保險柜時,聽到窗外有響動,以為有人來了,因害怕被抓就悄悄逃離.甲的行為構成盜竊(未遂)罪;

C.甲意圖殺害乙,經過跟蹤,掌握了乙每天上下班的路線.某日,甲準備了兇器,來到乙必經的路口等候.在乙經過的時間快要到時,甲因口渴到旁邊的小賣部買飲料.待甲返回時,乙因提前下班已經過了路口.甲等了一陣兒不見乙經過,就準備回家,在回家路上因兇器暴露被抓獲.甲的行為構成故意殺人(未遂)罪;

D.甲意圖陷害乙,遂捏造了乙受賄10萬元并與他人通奸的所謂犯罪事實,寫了一封匿名信給檢察院反貪局.檢察機關經初查發現根本不存在受賄事實,對乙未追究刑事責任.甲欲使乙受到刑事追究的意圖未能得逞.甲的行為構成誣告陷害(未遂)罪.

6.下列關于刑期起算的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 ABC )

A.管制,拘役的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

B.有期徒刑的刑期,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

C.死刑緩期執行減為有期徒刑的刑期,從死刑緩期執行期滿之日起計算;

D.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刑期,從徒刑,拘役執行完畢之日或者從假釋期滿之日起計算.

7.下列哪些行為不應認定為過失致人死亡罪 (BCD )

A.甲遭受乙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在防衛過程中一棒將乙打倒,致乙腦部跌在一塊石頭上而死亡.法院認為甲的防衛行為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了重大損害,應以防衛過當追究刑事責任;

B.甲對乙進行非法拘禁,在拘禁過程中,因長時間捆綁,致乙呼吸不暢窒息死亡;

C.甲因對女兒乙的戀愛對象丙不滿意,阻止乙,丙正常交往,乙對此十分不滿,并偷偷與丙登記結婚,甲獲知后對乙進行打罵,逼其離婚.乙,丙不從,遂相約自殺而亡;

D.甲結婚以后,對丈夫與其前妻所生之子乙十分不滿,采取凍餓等方式進行虐待,后又發展到打罵,致乙多處傷口腐爛,乙因未能及時救治而不幸身亡.

8.下列哪些行為屬于法定的從重處罰情節 ( AC )

A.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甲利用職權對乙進行非法拘禁,時間長達3天;

B.軍警人員甲持槍搶劫;

C.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甲利用職權挪用數額巨大的救濟款進行賭博;

D.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甲徇私舞弊,濫用職權,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

9.下列關于罪刑相適應原則的說法哪些是正確的 (BCD )

A.罪刑相適應原則要求刑法不溯及既往

B.罪刑相適應原則要求刑事立法制定合理的刑罰體系

C.罪刑相適應原則要求刑罰與犯罪性質,犯罪情節和罪犯的人身危險性相適應

D.罪刑相適應原則要求在行刑中合理地運用減刑,假釋等制度

10.下列哪些行為不構成單位犯罪 ( ABCD )

A.甲,乙,丙出資設立一家有限責任公司專門從事走私犯罪活動

B.甲,乙,丙出資設立的公司成立后以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為主要經營活動

C.某公司董事長及總經理以公司名義印刷非法出版物,所獲收入由他們二人平分

D.某公司董事長及總經理組織職工對前來征稅的稅務工作人員使用暴力,拒不繳納稅款.

三、判斷題(每題1分,共10分)

1. 甲某犯故意傷害罪(致人重傷)被判處15年有期徒刑,應當附加適用剝奪政治權利. ( 錯 )

2.刑法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 對 )

3.凡在我國駐外大使館,領事館內犯罪的,不適用我國刑法.(錯 )

4.犯罪客體是指刑法所保護的而為犯罪所侵犯的社會主義社會的社會關系.( 對 )

5. 某甲1993年5月因為犯走私淫穢物品罪被判處2年有期徒刑,1995年5月刑滿釋放.1999年8月因為犯重大責任事故罪被依法判處2年有期徒刑,對某甲可以適用緩刑. ( 對 ) 6.從犯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 對 )

7.刑事責任由法院確定后,通過法定機關強制犯罪人承擔,犯罪人必須承擔,當事人之間不得和解.(對 )

8.緩刑不是刑種,而是刑罰的適用.( 對)

9.假釋的對象是被判處有期徒刑和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對 ) 10.正當防衛的起因條件是不法侵害的發生和存在.( 對 )

四、名詞解釋(1,2每題3分,3題4分,共10分)

1.連續犯

2.緊急避險

3.單位犯罪

1.連續犯,是指基于同一的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連續實施數個獨立構成犯罪的行為,觸犯同一罪名的犯罪形態.

2.緊急避險,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生的危害,不得已而采取的損害另一較小合法權益的行為.

3.單位犯罪,是指由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依法應當承擔刑事責任的危害社會的行為.

五、簡答題(每題5分,共10分)

1.簡述間接故意與直接故意的區別.

答:直接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間接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

直接故意與間接故意雖然同屬犯罪故意,但是這兩種故意形式還存在著重要的區別:

(1)在意識因素方面,行為人對危害行為發生危害結果的確定性認識有所不同.直接故意既可以包括認識危害結果的必然發生,也可以包括認識危害結果的可能發生;間接故意只能包括認識危害結果的可能發生,不能包括認識危害結果的必然發生.

(2)在意志因素方面,直接故意對危害結果抱著希望發生的態度,間接故意表現為放任的態度.間接故意雖然不是積極,主動的追求危害結果,但也絲毫沒有采取措施來防止結果的發生.

(3)從這兩種故意發生的情況看,直接故意直接存在于追求危害結果的犯罪行為之中,因此,具有直接追求性的特點.間接故意則必須以追求其他某種目的的行為為前提,因此,具有伴隨性的特點.

(4)從認定的要求來看,直接故意的認定不要求危害結果的發生,而間接故意的認定必須要求危害結果的發生.

2.犯罪集團的成立條件

答:犯罪集團是指三人以上為共同實施犯罪而組成的較為固定的犯罪組織,其成立必須具有以下條件:

(1)犯罪主體必須是三人以上;

(2)犯罪組織成立的目的在于實施犯罪;

(3)犯罪人所共同建立的組織具有相當的穩定性;

(4)犯罪分子之間相互糾合體出現一定的組織性.

六、論述題(10分.要求答出要點,并且對要點展開進行論述)

論述我國刑罰的目的.

答題要點:刑罰目的是指國家對制定,適用和執行刑罰所期望達到的結果.我國刑罰的目的是在于預防犯罪.預防犯罪包括兩個方面:

(1)特殊預防,即預防犯罪分子再次犯罪.并說明如何達此目的.

(2)一般預防,即通過國家制定,適用和執行刑罰以警戒不穩定分子防止他們走上犯罪道 路.并說明如何達此目的.兩種預防的關系,是互有聯系相輔相成的,不能強調一面而忽視另一面,否則就不可能全面達到刑罰目的. 一,如何達到特殊預防的目的:實現特殊預防目的的關鍵在于妥善處理剝奪,懲罰和教育改造三者的辨證關系.既要反對不要懲罰的教育萬能論,也要反對忽視教育的單純懲辦注意.必須寓教育改造于剝奪懲罰之中,把剝奪懲罰和教育改造有機地結合起來.

二、如何達到一般預防的目的:要達到一般預防的目的,應當特別注意刑罰的適當性,公開性和及時性.

1,刑罰的適當性,指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罪行的輕重及刑事責任的大小相適應.這既體現在刑事立法上,也體現在刑事審判中.

2,刑罰的公開性,指國家應將刑罰公之于眾,使全體社會成員均能知曉.

3,刑罰的及時性,指犯罪案件發生后,司法機關應當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將犯罪人緝拿歸案,交付審判,執行刑罰

七、案例分析題(每題10分,共20分.要求:得出結論并說明理由,法條評析要求符合立法原意

1. 李某系某國有外貿公司經理,2000年10月因涉嫌犯罪被捕. 李某具有以下涉案事實: 1998年6月,在一外貿業務中,李某輕信外商,擅自變更結算方式,使公司數百萬元貨物被騙,導致國家利益蒙受重大的損失.1999年3月,李某未經集體研究,將公司的錢借給好友吳某主管的某運輸公司(集體企業),2000年10月案發時,尚有80余萬元未歸還.另查,1999年底,吳某為表感謝,送1萬元給李某作為"過節費".1998年5月,張某之子因尋釁滋事被捕,

張某托李某幫忙疏通關系,李某提出要花3萬元.張某給李某4萬元,言明1萬元作為李某的"辛苦費",李某遂將3萬元送給其認識的辦案人員,使張某之子罪責得以開脫. 根據以上案情,回答下列問題:

(1)李某在外貿業務中被騙的行為應如何定罪 為什么

(2)李某將200萬元借給運輸公司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 為什么

(3)李某收受吳某"過節費"和為張某"幫忙"并收"辛苦費"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 為什么 (1)李某在外貿業務中被騙的行為應定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李某作為國家工作人員,在簽訂,履行合同中嚴重不負責任而被詐騙,導致國家利益遭受特別重大的損失,符合本罪的構成特征.

(2)李某將200萬元借給運輸公司的行為不構成犯罪.因為李某的該行為在現行刑法中尚未明文規定為犯罪(不符合挪用公款罪的構成),而是一般的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

(3)李某收受吳某"過節費"構成受賄罪,為張某"幫忙疏通關系"并收"辛苦費"的行為構成介紹賄賂罪.因為前者符合受賄罪構成特征,即屬于國家工作人員利用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某利益,收受他人財物的行為.后者為張某幫忙的行為實際上是在行賄人與受賄人之間溝通,促使行賄,受賄的實現,符合介紹賄賂罪的構成特征,至于收受"辛苦費"則屬于在介紹賄賂罪中所得的不法利益,而不單獨構成犯罪

2.1987年7月,王某因實施暴力強*而被人民法院依法以強*罪判處有期徒刑15年.后其服刑表現不錯,1999年7月被假釋.2001年3月的一天,王某盜竊一輛汽車(價值8萬元多元)而未被發現.2003年4月,王某因參與以傳播"非典"相威脅敲詐某市多所高校錢財的行為而被逮捕,其后交代了自己在假釋考驗期限內盜竊汽車的行為. 對王某適用假釋是否合法?為什么?

(1)對王某適用是合法的.因為對王某暴力強*行為定罪量刑的活動發生97年刑法實施之前,根據刑法時間效力("從舊兼從輕"原則),對該暴力犯是可以適用假釋的.(根據97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刑法時間效力問題的若干規定》第8條);

(2)需要撤銷假釋.因為其在假釋期間又犯了新罪,根據刑法第86條第1款的規定,應當撤銷假釋(犯新罪的時間有限定即假釋考驗期間內,但發現該新罪的時間原則上并無時間限定).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報名提醒

【考試時間:10月25-26日】

浙江自考服務中心

  • 微信公眾號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加關注微信公眾號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專業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 考生交流群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專業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江市| 喀喇沁旗| 迁安市| 闵行区| 焦作市| 德格县| 合肥市| 庄河市| 措美县| 东阿县| 手游| 南昌市| 新田县| 云龙县| 巴彦淖尔市| 京山县| 隆子县| 香格里拉县| 灵山县| 贡嘎县| 芒康县| 张掖市| 伽师县| 聂荣县| 南乐县| 大兴区| 高州市| 永春县| 博野县| 江永县| 德惠市| 洛浦县| 舞钢市| 左权县| 安岳县| 嘉善县| 乐山市| 尉犁县| 长春市| 罗田县| 定安县|

關注公眾號

回復“免費資料”領取復習資料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微信交流群

<<點擊收起

在線咨詢

在線咨詢

APP

APP
下載

man
聯系
微信
wxlogo
掃描
二維碼
反饋建議
反饋
建議
回到頂部
回到
頂部
app
微信客服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