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有一種方法將生產率增長中不能歸因于勞動力的資本增長的部分歸因于技術進步,這種方法稱為:
A、全要素生產率分析。 B、局部生率分析。 C、資本深化。
D、資本寬化。 E、可持續發展。
82.經濟的產量增長率等于:
A、生產率的增長。 B、勞動和資本積累的增長率之和。
C、工時和生產率的增長率之和。
D、勞動力的邊際產量乘以工時數加上資本的邊際產量乘以資本存量。
E、私人儲蓄、政府儲蓄及國外資本凈流入之和。
83.可持續發展指的是這樣一種增長:
A、沒有過度的技術進步。 B、沒有過度的人口增長。
C、沒有過度的資本投資。 D、沒有過度地使用自然資源。
E、以上均是。
六、選擇題(Ⅲ)
1.在社會主義制度下:
A、沒有私人財產。 B、所有企業是工人合作制企業。
C、政府擁有所有主要的財產。 D、政府擁有主要的生產資料。
E、政府只是負責公共物品。
2.在共產主義制度下:
A、沒有私人財產。 B、所有企業是工人合作制企業。
C、政府擁有所有主要的財產。 D、政府擁有主要的生產資料。
E、政會只是負責公共物品。
3.以下不是共產主義制度下政府的職責的是:
A、作計劃。 B、自然資源的所有權。 C、生產資料的所有權。
D、經濟決策控制。 E、非常少的職責。
4.以下項目中,除一項外,均為社會主義制度下的政府所完全擁有。這一例外是:
A、工廠。 B、煤礦。 C、電訊系統。 D、住房。 E、鐵路。
5.以下項目中,除一項外,均為共產主義制度下的政府所完全擁有。這一例外是:
A、汽車。 B、煤礦。 C、工廠。 D、住房。 E、鐵路。
6.北美及西歐經濟之所以被認為資本主義經濟,是因為:
A、所有資本是由政府擁有的。 B、他們擁有大量的資本。
C、嚴重依賴沒有政府干預下的廠商和家庭的互動。
D、私人資本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 E、對在資本方面的投資提供大量補貼。
7.北美及西歐經濟之所以被認為市場經濟,是因為:
A、所有資本是由政府擁有的。 B、他們擁有大量的資本。
C、嚴重依賴沒有政府干預下的廠商和家庭的互動。
D、私人資本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 E、對在資本方面的投資提供大量補貼。
8.在1965―1988年間擁有最高增長率的國家是:
A、蘇聯。 B、美國。 C、印度。 D、意大利。 E、瑞典。
9.在1965--1988年間擁有最高增長率的國家是:
A、美國。 B、印度。 C、意大利。 D、瑞典。 E、中國。
10.在1965--1998年間擁有最高增長率的國家是:
A、美國。 B、中國。 C、印度。D、意大利。 E、蘇聯。
11.與大多數的市場經濟國家相比,在解體前,蘇聯式的經濟傾向于擁有 的人均產出水平和 的增長率。
A、相對高,相對低。 B、相對高,相對高。
C、相對低,相對高。 D、相對低,相對低。 E、最低,最低。
12.在1988年,美國的人均產量高于蘇聯的 ,也比中國的相應量高 。
A、7倍,40倍。 B、7倍,60倍。 C、10倍,40倍。
D、10倍,60倍。 E、20倍,40倍。
13.以下除一項外,均為工業革命的后果。這一例外是:
A、工廠的發展。 B、童工。 C、工人從農村向城市的流動。
D、社會保障。 E、不健康的工作條件。
14.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最有影響的批評者是:
A、卡爾?馬克思。 B、大衛?李嘉圖。 C、弗拉基米爾?列寧。
D、亞當?斯密。 E、約瑟夫?斯大林。
15.卡爾?馬克思相信,人類社會將從 經 和 演變。
A、共產主義,社會主義,資本主義。 B、社會主義,資本主義,共產主義。
C、資本主義,共產主義,社會主義。 D、社會主義,共產主義,資本主義。
E、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
16.“各盡所能,各取所需”這一觀點的提出者是:
A、弗攔基米爾?列寧。 B、約瑟夫?斯大林。
C、亞當?斯密。 D、卡爾?馬克思。 E、大衛?李嘉圖。
17.在K?馬克思的設想中, 應決定四個基本經濟問題的答案。
A、工人。 B、國家。 C、市場。 D、企業。 E、市場及工人。
18.在蘇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的一種形態的兩位人物是:
A、弗拉基米爾?列寧及鮑里斯?葉利欽。B、本尼托?莫索里尼及阿道夫?希特勒。C、弗攔基米爾?列寧及約瑟夫?斯大林。D、阿道夫?希特勒及約瑟夫?斯大林。E、鮑里斯?葉利欽及列昂?托洛茨基。
19.“至于說到我,我不是一名馬克思主義者”,這句話的提出者是:
A、卡爾?馬克思。 B、弗拉基米爾?列寧。
C、約瑟夫?斯大林。 D、鮑里斯?葉利軟。 E、大衛?李嘉圖。
20.以下選項中除一項外,均為經濟學家們認為的在沒有政府干預的情況下,市場不能很好處理的問題。這一例外是:
A、市場失靈。 B、外在性。 C、資源配置。
D、公共物品的足夠供應。 E、不平均。
21.根據K?馬克思的理論,價格決定于:
A、邊際成本。 B、平均成本。 C、勞動價值理論。
D、供給及需求。 E、競爭壓力。
22.根據馬克思主義理論,商品價格與其生產中發生的勞動成本間的差別是衡量( )的一個尺度。
A、市場力量。 B、資本回報。 C、勞動需求彈性。
D、廠商利潤。 E、剝削程度。
23.以下選項中除一項外,均為蘇聯式的社會主義經濟的主要成分。這一例外是:
A、中央計劃。 B、強迫。 C、政治控制。 D、激勵。 E、政治回報。
24.在前蘇聯,生產什么,以及生產多少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
A、市場。 B、政府機構。 C、工會。 D、消費者企業。 E、相對價格。
25.在前蘇聯,產品如何生產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
A、消費者及企業。 B、市場。 C、工會。 D、相對價格。 E、政會機構。
26.前蘇聯:
A、以強迫、政治控制及政治回報取代市場激勵。
B、以政治控制、政治回報及市場激勵取代強迫。
C、以政治回報、市場激勵及強迫取代政治回報。
D、以市場激勵、強迫及政治控制取代政治回報。
E、以強迫及政治控制取代政治回報及市場激勵。
27.以下選項中除一項外,均為前蘇聯主要成分。這一例外是:
A、中央計劃。 B、強迫。 C、政治控制。 D、競爭。 E、政治回報。
28.在前蘇聯,均為前蘇聯的主要成分。這一例外是:
A、報酬及提升不與表現相聯系。 B、企業沒有超過生產定額的激勵。
C、消費品及投入品的短缺廣泛存在。 D、工人與其工作不相適應。
E、投資回報決定資本配置。
29.在前蘇聯,企業的虧損通常由政府彌補,企業所面臨的這種預算約束,我們可以稱為 約束。
A、彈性。 B、調整性。 C、軟。 D、易受影響的。 E、弱。
30.在前蘇聯,約瑟夫?斯大林試圖:
A、減少消費和投資。 B、減少消費和增加投資。
C、提高工資和增加消費品的供應。 D、增加消費和減少投資。
E、增加消費和投資。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浙江自考《法基與思修》多選題及答案(221-240題)
07-062018年04月浙江工業大學3030301行政管理實踐課報考簡章
07-232022浙江自考《法基與思修》單選題及答案(301-320題)
07-072023年浙江自考《公文選讀》名詞解釋:官署上行文種
02-242023年浙江自考《運輸保險》模擬題及答案(3)
02-272023年10月浙江自考《應用文寫作》模擬試題及答案42
09-182023年4月浙江自考《文學概論》模擬題匯總(上)
02-162023年4月浙江自考《馬克思主義原理》模擬試題十六
11-222022年浙江自考《西方社會學理論》模擬試題三十
11-022023年浙江自考《公文選讀》名詞解釋:上奏文種
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