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們認識的起點是( )。 A、客觀事物 B、社會意識 C、感覺D、理性認識參考答案:C 2. 實踐是指( )。 A、人們主觀的活動 B、人們的一切運動 C、人們改造、保護和恢復客觀世界的一切物質活動 D、人們適應環境的活動 參考答案:C 3. “社會上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則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边@說明( )。 A、大學的研究嚴重脫離社會的需要 B、實踐產生了認識的需要和目的 C、科學發展具有獨立的一面 D、人類實踐是一個能動的過程 參考答案:B 4. 概念、判斷、推理是( )。 A、個體意識的三種形式 B、感性認識的三種形式 C、社會意識的三種形式 D、理性認識的三種形式 參考答案:D 5. 感覺、知覺、表象是( )。 A、社會心理的三種形式 B、社會意識的三種形式 C、感性認識的三種形式D、理性認識的三種形式 參考答案:C 6. 夸大感性認識,否認理性認識會導致( )。 A、詭辯論 B、經驗論 C、唯物主義 D、不可知論 參考答案:B 7. 夸大理性認識,否認感性認識會導致( )。 A、唯物主義 B、相對主義C、不可知論D、唯理論 參考答案:D 8. “從認識過程的程序說來,感覺經驗是第一的東西,我們強調社會實踐在認識過程中的意義,就在于只有社會實踐才能使人的認識開始發生,開始從客觀外界得到感覺經驗。”這體現了認識論的( )。 A、唯物主義思想B、唯心主義思想 C、辯證法思想D、經驗論思想 參考答案:A 9. “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边@句話( )。 A、說明了理論對實踐的指導意義 B、實質上是認為意識決定物質的唯心主義論調 C、說明理論有比實踐更重要的意義 D、說明理論決定實踐 哲學史上的唯理論和經驗論的共同特點是( )。 A、認為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辯證的統一 B、夸大理性認識的重要性,否認感性認識的作用 C、割裂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辯證統一 D、夸大感性認識的作用,否認理性認識的重要性 參考答案:C 10. 認識過程的兩次飛躍是:( )。 A、感性認識飛躍和理性認識飛躍 B、從感性認識到實踐的飛躍和從實踐到感性認識的飛躍 C、第一次飛躍和第二次飛躍 D、從實踐到認識的飛躍和從認識到實踐的飛躍 參考答案:D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10月浙江自考《英語(二)》模擬練習題21
05-192021年10月浙江自考《語言學概論》考前試題和答案(2)
06-092023年10月浙江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模擬試題及答案55
05-132022年浙江自考《農業經濟學》模擬題:多選題(5)
09-132022年浙江自考英語(二)考前模擬題及答案(2)
06-09自考本科英語(一)鞏固練習試題:第一章
08-242023年10月浙江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模擬試題及答案98
05-152023年4月浙江自考《公共關系學》模擬試題六十九
12-102023年4月浙江自考《水產動物疾病防治》模擬試題及答案(1)
02-202023年4月浙江自考《網絡營銷與策劃》模擬試題(6)
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