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區招生考試委員會各成員單位,各市、縣(市、區)招生考試委員會、教育局、招生考試院(考試中心、招生辦),各高等學校:
根據《教育部關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學〔2022〕1號)精神,為確保我區2022年普通高校考試招生(以下簡稱高考)工作安全、平穩、有序實施,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壓實考試招生工作責任
各地各單位要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切實加強對高考工作的組織領導。各市、縣(市、區)招生考試委員會是本行政區域內組織高考、治理考試環境、做好考試疫情防控、整肅考風考紀、維護考試招生安全穩定的責任主體,主要負責同志是第一責任人,各級教育行政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分管負責同志和招生考試機構主要負責同志是直接責任人。高校是本校考試招生工作(含特殊類型招生)的責任主體,主要負責同志是第一責任人,分管負責同志是直接責任人。各級招生考試委員會成員單位要各司其責、密切配合,全力以赴做好高考組織管理和服務保障工作。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負責同志要對考試招生重大事項親自把關、親自協調、親自督察,層層壓實考試安全主體責任。各地要加強各環節風險梳理和排查,成立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考試類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完善防范各類涉考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預案,確保出現涉考突發情況后能快速反應和處置到位。重大事件處置決策要向當地黨委政府請示匯報,并及時報告自治區教育廳。
二、科學精準防疫,確保涉考人員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一)精準制定防疫方案。各地要認真總結近年高考組考防疫工作經驗,嚴格落實國家、自治區國家教育考試組考防疫及自治區疫情防控最新要求,將高考組考防疫列入當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的工作重點,結合當地實際精準制定組考防疫方案,并以當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的名義印發實施??记鞍l生疫情的地區,要根據疫情發展情況及時調整組考防疫措施,嚴格按照“統一領導、屬地管理、部門協同”的原則,組織教育、衛生健康、交通運輸、公安等部門做好考場設置、消毒及有關考生轉運等各項保障工作。各校須制定有關特殊類型招生考試組考防疫工作方案,合理安排考試時間,積極采取線上等非現場方式,減少人員聚集和流動。
(二)嚴格落實防疫措施。各地各單位要堅決做到應考盡考,不因疫情影響高考、不因高考引發疫情傳播。要強化報名、命題、制卷、考試、評卷、錄取等環節防疫措施,確保各項組考防疫措施落實到位。要配備充足防疫物資,強化考試招生場所消殺、通風等工作,設置必要的隔離考場、隔離設施。要加強考生與考試工作人員防疫知識和操作培訓,確保所有考生和考試工作人員熟知防疫知識和操作流程,原則上安排接種過新冠病毒疫苗的人員擔任考務工作,并為每個考點配備防疫副主考。要加強考前考生和考試工作人員的健康監測,妥善做好非綠碼、因疫情防控滯留或封控考生的應考服務。如有本地考生因疫情原因滯留外地不能正常參加考試的,該生源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門要切實履行主體責任,主動協調滯留地的教育行政部門做好妥善處置。要加強考生、考試工作人員入場時的健康碼、行程碼排查和體溫檢測,對于健康排查或監測異常的考生,要嚴格按照組考防疫方案進行應急處置。
三、筑牢安全防線,確保考試平穩順利
(一)綜合治理考試環境。各地要加強部門協調,組織教育、網信、公安、保密、市場監管等部門,集中開展凈化涉考網絡環境、打擊銷售作弊器材、打擊替考作弊、凈化考點周邊環境、清理整頓涉考培訓機構和助考中介等專項行動,營造良好的考試環境。
(二)強化試卷風險管控。各地各校要從嚴要求,強化風險意識,把安全保密工作擺在突出重要位置,采取有力措施應對組考防疫工作面臨的風險挑戰。要加大對命題、制卷、運送、保管、分發、施考、評卷等關鍵環節、關鍵人員的監督管理力度,嚴格執行回避制度,確保試卷、答題卡絕對安全。
(三)嚴防手機等電子設備作弊。各地各校要加強標準化考點設備維護、升級,配足配齊無線電信號(含5G信號)屏蔽設備。各級招生考試機構應會同公安、保密、無線電管理等部門,采取人防、物防、技防等多重手段,加大人員入場檢測力度,強化考點手機存放管理,嚴防考生和考試工作人員攜帶手機、高科技作弊器材等進入考場,有效屏蔽考生在考試期間可能出入區域的無線信號。要加強協同處置突發事件,嚴防考試安全事故發生。因考試工作人員入場安檢工作不到位造成嚴重后果的,將對相關責任人嚴肅問責。
(四)嚴肅考風考紀。各地各校要廣泛開展誠信教育和警示教育,大力宣傳相關法律法規,教育和引導學生知法守法、拒絕作弊。要嚴格落實四級考務工作培訓制度,重點加強防范高科技作弊的培訓,將考務培訓落實到考區、考點、每一個崗位、每一名工作人員,確保考務人員業務熟練、操作規范。要嚴格執行考場監考、考點巡考和考場視頻回放倒查制度,依法嚴厲打擊利用手機、無線電等高科技手段作弊、替考和群體性考試舞弊等行為,并采取溯源倒查措施,從源頭上打擊高考作弊行為。
四、規范監督管理,確保招生錄取公平公正
(一)嚴格執行信息公開制度。各地各校要嚴格執行國家、省級、高校、中學四級信息公開制度,認真落實招生信息“十公開”要求,自覺接受紀檢監察部門及利益相關者的監督。要暢通社會監督舉報渠道,完善考生申訴和學校仲裁機制,及時回應處理各種問題。
(二)嚴格執行招生規定。各高校要深入實施招生“陽光工程”,嚴格執行國家招生計劃和我區招生政策規定,認真遵守高校招生“30個不得”“八項基本要求”等工作紀律。要規范大類招生工作,合理制定大類招生培養方案和分流方案。要完善高職分類考試招生,在自治區招生考試院的指導下落實“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的評價方式和選拔制度,優化分類考試內容、形式和招生錄取機制,做好高等職業院校單獨考試招生和高等職業院校對口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自主招生考試組織、錄取等工作。
(三)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招生考試機構要協調有關部門嚴格審核考生的戶籍、學籍和實際就讀情況,嚴厲打擊“高考移民”,對于通過非正常戶籍學籍遷移、戶籍學籍造假、出具虛假證明材料等手段獲取考試資格的考生依法依規進行嚴肅處理。要認真落實考試招生工作監管責任,加強對報名、考試、錄取的全過程監督,會同教育紀檢部門加大違規查處力度,對協助出具虛假材料干擾資格審核、因疏于管理造成考場秩序混亂、作弊情況嚴重、招生違規嚴重的,依法依規對相關責任人嚴肅處理并追責問責。
五、加強宣傳引導,營造良好考試招生氛圍
(一)深入實施“高考護航行動”。各地各校要在交通出行、噪音治理、防暑降溫、信息安全、分數公布、志愿填報、錄取查詢等方面進一步加強綜合保障,為考生提供優質的考試招生全流程服務。要努力創造條件,為殘障考生提供合理便利。要充分做好考試期間可能出現的極端天氣、自然災害等突發情況的應對準備工作。
(二)優化考生志愿填報服務。各地各校要充分發揮主渠道作用,為考生提供形式多樣的志愿填報指導服務,增強志愿填報指導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各地要加強志愿填報管理,聯合網信、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加強對社會培訓機構或個人開展志愿填報咨詢活動的監管,嚴厲打擊收費不規范、價格欺詐、虛假招生宣傳、高價志愿填報指導等違規行為。
(三)做好考生咨詢服務。各地各校要加強正面引導,全面做好政策解讀、信息查詢、溫馨提示等服務工作,主動公開咨詢電話和違規舉報電話,準確解答考生疑惑,迅速化解網絡負面輿情,及時妥善處置信訪事件,切實維護考生合法權益。
(四)嚴禁炒作“高考狀元”。嚴禁各地各校以各種方式公布、宣傳、炒作或變相炒作“高考狀元”“高考喜報”“高考升學率”“一本率”“上線率”“高分考生”等信息,不得給年級、班級、教師下達升學指標,不得將升學率與教師評優評先及職稱晉升掛鉤,一經發現將對相關部門及責任人嚴肅問責。各普通高中要教育、引導考生及家長不得參與“高考狀元”等宣傳、游行、炒作等活動。
請各市、縣(市、區)招生考試委員會辦公室將本通知轉發至本行政區域招生考試委員會各成員單位、普通高中和職業學校。
附件:廣西2022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
廣西壯族自治區招生考試委員會
2022年4月12日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江西省政府非稅收入票據(電子)查詢打印方法
11-02江西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提前批高職(??疲╀浫¢_始
08-032023年甘肅省報考定向培養軍士考生報到地點安排表
06-19福建省各設區市教育招生考試機構地址及聯系電話
05-132003年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錄取控制分數線
12-102005年河南省普通高考報名人數近72萬
12-05河南省2004年高職高專一批部分院校征求志愿報考與投檔情況
12-06江西省2023年普通中專中高職對接招生計劃及分專業一覽表
07-28陜西省2023年報考定向培養軍士體檢醫院、地點及咨詢電話
06-08河南省公布2005年普招體育、音樂、美術統考專業合格分數線
12-05